第62章 环环相扣步步为营

關燈
    資良瑜認真聽完謝皦對羅姶及端明遭遇的哭訴,這兩日他想去尋謝玿,謝玿總在忙,他不便打擾。

     不過就算如此,他也理解為何謝玿會處置羅姶及端明二人。

     “皦皦,你認為你義父做錯了是嗎?” 謝皦紅着眼,道: “義父仿佛變了個人似的,全然不顧多年情分,這般冷漠的義父,叫我害怕。

    ” “無怪乎你會這般想。

    ” 資良瑜歎道: “在旁人看來,确實會覺得這般行事過于無情。

    可是皦皦,你隻是在端明二人的角度看,你是否替謝玿考慮過?他為什麼會這麼做?他是否有什麼苦衷?” “若你隻是從另二人的角度看待此事,武斷地認為謝玿冷漠無情,我想,你定是會傷他的心。

    ” 謝皦愣住,她确實,未替謝玿設身處地地想,隻是覺得他不該這般對端明與羅姶。

     資良瑜道: “在多數時候,兩個親近之人發生沖突,人們往往會為勢弱者考慮,而要求勢強者遷就。

    ” “世人總有千條規則來約束他人,世人心中亦各有權衡,兩者遇上,權衡便傾斜了,往往忽視另一方之公道。

    ” 謝皦頓覺愧疚,資良瑜柔聲道: “皦皦,謝玿絕對信任于你,你若心有疑問,何不找他問清楚?” “倘若有些事他暫時不想告訴你,還請你給他一些時間,回想你們相處這些年,他是如何包容你們的,如今也請包容包容他。

    ” “小叔叔……” 謝皦落下淚來,道: “我方才,對義父說了些混賬話。

    ” 資良瑜溫柔一笑道: “他會原諒你的。

    ” “可我舍不得端明,我想要他們好好的。

    ” 資良瑜道: “那便互相體諒,江湖雖大,然而無處不相逢。

    人生苦短,然而千次可回眸。

    此時離别,亦可約定再見。

    于端明,未嘗不是新生。

    ” 謝皦怔住,細細品味資良瑜的話,低頭道: “皦皦明白了,多謝小叔叔教誨。

    我即刻去尋義父,向他道歉。

    ” 資良瑜打趣道: “隻是道歉嗎?雖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然而兩手空空,到底羞愧,何不精選禮物,來個錦上添花?” 謝皦會意,朝資良瑜行了一禮,道: “請小叔叔賜教。

    ” 資良瑜燦爛一笑,如沐春風: “會編絡子嗎?” …… 大明宮,溫室殿。

     皇帝卧軟塌,天師坐在一旁,殿裡空氣暖洋洋,皇帝惬意地眯上眼。

     “冬寒,聽道樓太過簡陋,朕打算将這溫室殿賜給你住,也省得你往返辛勞。

    ” 天師和煦回應: “謝陛下厚愛,我乃修道之人,冬寒易于靜心養氣。

    ” 帝“嗯”了一聲,接過話來,道: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國師不愧為國師。

    隻是國師清淡,也有需靠冬寒靜心之事嗎?” 天師笑了笑道: “到底是肉體凡胎,未能免俗。

    ” 天師心裡暗道,寒冷則頭腦清醒,免得他頭腦一熱,忍不住就想弄死這皇帝。

     皇帝住的宮殿,他嫌惡心。

     皇帝不知想到什麼上去了,笑得意味深長,問道: “修道之人,若有肉欲如何?” 此話一出,天師眼裡閃過狠戾,神情未變,語氣重了些,警告道: “陛下,慎言。

    ” 帝識趣閉嘴,擡手佯扇了自己一嘴巴,道: “是朕失言,天師莫要怪罪。

    ” 他對天師,到底是心懷敬畏。

     帝正眼瞧着天師,暗暗稱奇,笑容略有些小心地問道: “天師生得俊美,何故摒棄俗世,潛心修道?” 天師語氣淡然,道: “佛門四大皆空,參禅悟道,行善積德,或可立身成佛。

    浮華世,虛苦勞神,我不願為物所困,自認無活佛之心,故求去情去欲,清淨無為,羽化登仙。

    ” 帝聽着天師那清泉般悅耳的聲音,腦海中已想到佛子靜坐,于金身般若下閉目誦經,轉眼仙鶴伴祥雲飛舞,天師乘騎青牛,微笑着,周身仙氣飄渺,踏波蓬萊。

     這是……長生! 長生……長生……此身若得長生法,不死靈軀,與天齊壽!這世間,再無人可奈他半分。

     正适時何公公端着一碗藥羹入内來,放在帝面前。

    帝坐正了身子,抓起勺子往嘴裡一勺一勺送着藥汁。

     天師的眼中一片晦澀,細細看他的表情,便會發現那刹那閃過微不可察的竊喜與蔑視。

     天師并未開口過問皇帝的身子,倒是皇帝主動将自己的情況說出: “這些日子總覺得身子乏得很,太醫院那些個屍位素餐的,卻是瞧不出半分問題,這方子,還是貴妃硬叫朕服下的。

    ” 帝臉上流露出憔悴,有些自嘲地自言自語道: “到底是天寒倦怠,還是上了歲數了,身子骨不如從前了。

    ” 帝瞧着天師,雖是笑着和他說話,可臉上寫滿落寞: “先帝駕崩前,也如朕這般。

    父皇,去得很安詳。

    ”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天師沒說話,神色淡然,垂眸思索。

    帝忽而将笑容一收,殷切地看着天師,問道: “天師,朕有可能成佛嗎?” 天師神情一滞,眼珠一轉,視線落在帝身上,意味不明地笑了一聲,而後臉偏向一旁,嘴唇緊抿,不知在想些什麼。

     帝見天師這反應,不甘與害怕卷上心頭,緊張地追問天師道: “不可嗎?那成仙呢?” 天師張了張口,想說什麼,莫名笑了兩下,轉回臉直視帝王,臉上笑容很深,那一雙眼卻格外淩厲。

    他笑道: “陛下,竟想成佛嗎?” 帝品出了天師話語中的一絲玩味,不以為意道: “若是都不行,天師,這世上可有不老仙丹?” “朕從前總覺得先王苦求仙丹,欲得長生不老,是愚不自知。

    可如今遇見天師,朕忽而悟了,朕若想永固天下,須得長生。

    ” “天師,這世間,果真有不老仙丹嗎?” 天師笑道: “萬千世界,有許多事我未曾涉獵,不過以天子之力,或許可得一線機緣。

    ” 這下可把皇帝哄開心了,喜上眉梢道: “朕即刻安排下去,方丈、瀛洲、蓬萊、海外,總會找到的。

    ” 廣袖下,天師手指緊緊蜷在一起,他面色如常,溫和道: “看來陛下因無源之疾而甚是苦惱。

    ” 帝笑了笑,道: “人之常情。

    ” 天師笑道: “陛下功勳卓爾,隻是不曾上達天聽,怕是上蒼誤以為陛下……德不配位,故而降下災禍,以示警戒,這正是陛下體乏,而禦醫無從下手之元兇。

    ” 皇帝大驚: “原來如此麼……敢問天師,此劫何解?” “自然是叫上蒼知曉陛下之功德。

    ” 帝略一思索,大手一揮道: “那朕辦一場無與倫比的飨神宴,迎八方神明。

    ” “不止,”天師出聲打斷,“宴會之樂,隻能傳達敬神之心,若要表白功德,如此是不夠的。

    ” 帝心裡隐隐有了一個答案,卻還是虛心請教天師: “請天師指教。

    ” 天師微微一笑,吐出兩個字: “封禅。

    ” 帝深吸一口氣,果然如此。

     若要将自己的功勳德行上達蒼天,唯有封禅,唯有他來祭祀天地,在大典上親口告訴皇天後土,他如何開創這太平盛世的。

     思及此,帝眼裡顯露出癫狂,他怎麼會忘了呢,他讓天下百姓安居樂業,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