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不解君心道作无情

關燈
    謝玿剛從地方回京,還有兩月餘便進年關,一年裡大大小小的事都要做個了結,權責交接,諸事繁雜,謝玿自然忙得腳不沾地。

     而自帝言語敲打謝玿後,便處處留意,好在謝玿處事規矩,帝一時之間也挑不出什麼毛病。

     不過帝有意提拔他人,譬之如付肴,要事若能不交給謝玿則盡量不交,連帶着與謝玿來往密切的官員也受牽連,意圖一點點架空謝玿的權力。

     不止謝玿,滿朝文武都瞧出來了,隻是如今才妄圖制衡謝玿,是否太遲了些? 可轉念一想,無論什麼世道,都不乏趨炎附勢之輩。

    無論帝王如何昏庸,隻要手握權力,便可生殺奪予,若帝王有意打壓,謝玿隻怕難以翻身。

     謝玿心緒難平,說不清是不甘還是怨恨。

     與帝王博弈,步步為營,如履薄冰,可骨子裡的為臣之道,士人之心,叫他牽挂這社稷蒼生。

     走過這風雨飄搖的十餘年,盡心為這家國,難道因帝王忌憚打壓,便可坐視不管、潇灑棄之了嗎? 謝玿一如既往,愈是風雨喧嚣之時,愈是挺直了腰杆,紫金绶帶下,傲骨如青竹堅韌。

     謝府。

     謝玿召來端明,書房會面,謝玿坐着,擡眸看着端明,目光溫和,端明站在他面前,視線垂落地上。

     忽憶起那年,端明跪在泥濘裡,希冀地朝那人投去求救的眼神,而謝玿撐傘站在雨簾中,垂眸看他,眼帶一絲悲憫。

     兩人很久未像這般面對面交談。

     謝玿見端明來了,擡手沏了一杯茶,推向書案對面,又給自己沏了一杯,道: “端明,坐吧。

    ” “……是。

    ” 端明坐下,神色不自在地瞥了幾眼謝玿,問道: “爺,您有何吩咐?” 謝玿笑了笑,抿了口茶水,道: “替我找個人。

    ” 端明聞言松了口氣,人也不似方才那般緊張: “爺盡管吩咐。

    ” “此人不知你可有印象,八年前,我與夫人大婚前,見到的那位江湖術士,倫晚。

    ” 端明瞬間回憶起來,隻是記憶中倫晚的臉已然模糊,他還是盡職回應道: “屬下記得,定為爺尋得倫晚。

    ” 謝玿點頭,道: “越快越好。

    ” 端明聞言便要起身抱拳,謝玿擡手示意其坐好,和顔悅色道: “江湖路遠,此去不知何時再見,望你平安歸來,我會打點人四處接應。

    ” “端明,待你歸來,我會還你自由身,保你後世衣食無憂,你跟了我十年,本來早應成家立業。

    此次,便當是為我做的最後一件事。

    ” 端明猛然擡頭,反應過來謝玿在說什麼,他離席跪地,直視謝玿,眼圈瞬間紅了。

     “爺說過要端明一路相伴。

    ” 謝玿垂眸,道: “端明,不必如此。

    ” “十年來你勞苦功高,我也不曾格外開恩于你。

    如今局勢動蕩,前途未蔔,跟着我,或是死路一條。

    ” “你跟着我十年,聽令而行,不若遠走高飛,你當有自己的人生。

    ” 端明眼裡淚水滾動,他猛地磕頭,難過道: “屬下從不覺得成為爺的手下是恥辱。

    ” “屬下以此為榮,您是上天賜予屬下的無上殊榮。

    能得您垂憐,已是上天給予屬下最大的恩賜。

    ” “便是前方死路一條,屬下也會護在爺身前,旁人莫想傷到爺,除非屬下先成為屍骨。

    ” 謝玿歎了口氣,道: “你既生了那般心思,再跟着我,倒是我拘着你了,徒惹不痛快,不若早早離開。

    ” “況且,我自認沒做什麼格外厚待你之事,我亦想早日放你自由。

    ” 端明擡頭,淚水滑落,他痛哭道: “爺的救命之恩,端明沒齒難忘,端明今後不會再有異心,請求爺留下端明!不要趕端明走!” 端明的額頭重重砸在地上,謝玿扭頭,不忍道: “不過舉手之勞。

    ” “可自那時起,端明的命就是爺的了,爺若想取,随時可以拿去。

    隻求爺,不要趕走端明!” 端明以頭搶地,起落間,大滴淚珠砸落地上,濺開水花。

     謝玿心生恻隐,端明苦苦哀求。

     謝玿内心掙紮一番,還是決定讓端明去過自己的生活,端明不止是心腹,早已是謝玿的家人。

     謝玿相信端明可以照顧好自己,他不會再拘着他,也不會再留下他。

     于是謝玿起身,将不斷磕頭的端明留在書房内,自己獨自離去。

     端明則跪在書房前,天寒地凍,期盼可以跪動謝玿的心。

     人來人往,少不了被人瞧見,心生觸動,将要此事報給謝皦。

     此時謝玿正在謝皦屋内坐着,原來是離開書房後便來尋謝皦,因眼下尚有一事未解決。

     謝皦命人給謝玿倒上一杯甘酪,又端來點心,推薦給謝玿,道: “義父,這是新招的廚子做的貴妃紅,女兒覺得味道不錯,義父嘗嘗。

    ” 謝玿順着謝皦的意思拈起一塊咬了一口,點頭贊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确實可口,你若喜歡,多做些,但每次切莫多食。

    ” 謝皦乖巧一笑,眼眸明亮道: “多謝義父關心——不知義父前來所為何事?” 謝玿放下手中的甜點,問她道: “羅姨娘近來可有異常?” 謝皦回憶道: “自義父歸來,便幾乎不見羅姨娘出西苑,女兒曾見姨娘在義父回京當晚去見了小叔叔一面,當時便覺姨娘狀态不對,派幼桐去探聽,姨娘閉口不談。

    這幾日聽西苑下人來報,姨娘整日神情恍惚,像是離魂之症。

    ” 謝皦面露擔心,道: “女兒正想尋時間去瞧一瞧姨娘,隻是不知姨娘與小叔叔有何淵源。

    ” 謝玿神色冷淡,沉吟道: “原來如此。

    ” 随後對謝皦道: “既然如此,再留在府中,恐姨娘與良瑜再相遇,更加刺激姨娘,不利于其修養——皦皦,你在郊外尋一處莊子,将姨娘送去,好生照顧,派人看守,叫姨娘安心養病。

    ” 謝皦大吃一驚,看向謝玿。

     這哪裡是為了養病,義父分明是直奔姨娘而來,無論姨娘如何,義父的目的隻怕是定要将她送出府。

     相安無事這麼多年,突然如此,變故就隻有良瑜小叔叔。

     謝皦應下此事,猶豫再三,開口詢問謝玿: “義父,恕女兒多心,良瑜小叔叔年方十九,又是您的故人,又與姨娘相識,現如今姨娘因小叔叔發了瘋,義父亦有意将他二人分開。

    皦皦實在不解,望義父告知。

    ” 謝玿看着謝皦,他不想蒙騙自己的女兒,思來想去,謝玿挑了個穩妥的說法: “良瑜,是我曾經的愛人。

    ” 一句話,把謝皦雷得外焦裡嫩。

     她想破腦袋也沒理清楚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好像很好理解,可饒她再聰明,也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