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流放

關燈
    ,他又話鋒一轉,語氣中多了幾分柔和與無奈:“然而,朕亦需顧及家族和諧與國家安定。

    衡陽王新喪,朕心甚痛,實不願再添殺戮。

    廣州雖遠且艱苦,但或能讓他在那裡真正反思己過,洗心革面。

    朕便依你所言,将劉義康流放至廣州。

    ” 劉休遠立于大殿一隅,面色微沉,眼神中閃爍着複雜的光芒。

    他微微低垂的眼簾後,是翻騰不息的思緒與難以言喻的不滿。

    父親的決定,如同一塊巨石投入他原本平靜的心湖,激起了層層漣漪。

    他深知劉義康的勢力,也理解父皇維護皇室顔面與國家穩定的苦心,但流放廣州的決定,在他看來,似乎過于仁慈,甚至有些縱容。

     “阿父定是顧慮重重,才做出此等決定。

    ”太子暗自思量,心中雖有不滿,卻也漸漸理解了父皇的難處。

    他歎了口氣,努力平複内心的波瀾,讓自己看起來更加沉穩。

     然而,這份沉穩之下,卻隐藏着他對未來的深深憂慮。

    他深知,劉義康雖被流放,但其影響力并未完全消除。

    他在朝中仍有黨羽,在民間也有聲望,一旦有機會,他完全可能卷土重來。

     “臣以為,流放庶人至廣州,雖顯仁德,卻難保萬全。

    ”劉休遠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内回蕩,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般敲擊在衆人的心上,“朝中黨羽未除,民間輿情未穩,若庶人在外勾結外敵,或是其黨羽趁機作亂,後果不堪設想。

    ” 此言一出,大殿内頓時一片嘩然。

    衆人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劉義隆的臉色也沉了下來,他沒想到太子會如此直接地挑戰自己的決定。

     “太子,你的擔憂朕已明了。

    ”劉義隆終于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但流放庶人于廣州乃朕之決定,不可輕易更改。

    ” 劉休遠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陛下決定流放庶人至廣州,實乃仁德之舉,臣深感敬佩。

    但臣以為,僅憑流放恐難以徹底消除其影響力與威脅。

    故臣建議,在流放的同時,加強對其黨羽的監視與清理工作,以防他們趁機作亂。

    同時,也需加強邊疆防務與情報收集工作,以防庶人或其黨羽與外敵勾結。

    ” 劉義隆微微眯起雙眼,手指有節奏地輕輕敲擊着龍椅的扶手,眉心蹙起,似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朝堂之上一片寂靜,仿佛連空氣都凝固了一般,所有人都屏息以待,不敢發出絲毫聲響。

    時間仿佛停滞了,每一秒都顯得格外漫長。

     過了好一會兒,劉義隆才緩緩開口,他的聲音在這寂靜的朝堂中顯得格外清晰:“太子所言,不無道理。

    此事朕自會斟酌。

    ”他的目光掃過殿下衆人,帶着讓人難以捉摸的深邃。

     随後,劉義隆轉過頭,目光落在一旁的中書舍人戴法興身上,聲音低沉而嚴肅:“戴法興,朕命你速去安成傳旨,流放劉義康及家人至廣州。

    ” 戴法興心頭一顫,連忙跪地領旨:“臣遵旨,定不辱使命。

    ” 喜歡芳草萋萋王鹦鹉請大家收藏:()芳草萋萋王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