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出游计划

關燈
    那個演講比賽,最後是王雪婷一個人去的,拿了二等獎。

     而經過那次辯論後,付穎感覺自己像是一戰成名,至少班級裡事情少很多了,連平時問一問題目的同學幾乎都不來找她了。

     付穎覺得挺好的,自己複習更安靜。

    是他們要問題,不是自己上趕着要教人,她樂得清閑。

     付家地裡的土豆和玉米也已經種下去了,剩下的就是零零碎碎的工作,付玉有空就去弄一點。

     種下的桑樹苗活得多,雖然挖的坑淺,但是隻死了兩株,付玉把後院的移過去補種了,也就沒什麼事了。

     付穎的生活也就是學習為主,放學和付哲在房間寫作業,幫着在房間看一下小朋友,讓付玉騰出手做點别的事。

     而在王瑞軒日漸穩步的學步時間中,高一下學期的第一次月考,付穎穩定第一名。

     他們“近路穩赢”的小組進步不是最大的,沒拿到小組獎勵,但是林錦程也前進了幾名,不是付穎多積極的幫他,而是靠他自己的能力提升的。

     他們小組成員,其實還不算是太熟,包括付穎和陳璐也是,僅限于平時問問題,就事論事的關系。

    付穎不會跟陳璐主動聊天,陳璐也從來沒約過付穎一起上廁所、周末出去玩。

     其他小組多少存在一樣的情況,所以在三月底的周一班會課,班主任宣布了農曆三月三的出遊活動。

     放到城裡,應該是叫春遊,每學期出去玩一趟,去遊樂場或者動物園這樣的地方,要交旅遊費,還要自己帶一堆吃的。

    這個活動别管家長認不認可,願不願意多花這個錢,反正在學生之間,是很受歡迎的。

     農村會比較少組織這樣的活動,首先場地沒得選,農村隻有大山和田地,什麼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動物園、博物館,都是沒有的。

    其次出行不方便,學校不可能去縣裡租一輛53座的大巴車回來,就為了載學生出去玩,而鎮上的小型客運車載不下,費用也太貴,所以隻能去步行能到的地方。

    最後是學校為了學生的安全考慮,可能不會組織,也不允許老師随意組織出遊的。

     所以付穎挺意外的,居然有出遊活動。

     班主任沒說去哪,隻是說要出去玩,目的是拉近同學的關系,親近大自然。

    然後讓每個小組自己制定一個計劃,商量出行時間、準備物品、注意事項等。

    周三晚自習的時候小組代表來講述自己組的規劃,并回答其他組問題。

    票數最多的組有出遊零食禮包。

     周一宣布完,下午放學的時候付穎約好了小組成員讨論,付穎做會議組織者,陳璐做登記者。

     在中午的時候,付穎就已經大緻想了下需要讨論的問題,習慣了未雨綢缪,加上這些東西不提前想好,讨論的時候很容易偏離主題、浪費時間。

     出遊問題大緻是這些:目的地,出發和返程時間,預計路程,當天天氣,準備物品(着裝、零食、午餐、水、藥品、垃圾袋、紙巾),活動安排(是否有遊戲安排、活動道具準備),紀律與安全問題(随時清點人數,預防迷失、溺水等情況),預算(備用金)。

     下午一放學,等其他同學走的差不多了,付穎把桌子反過來,就準備開始讨論了。

     “雖然今天才周一,但是我習慣早解決問題,所以我希望我們今天盡量把這個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