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 心理竞赛

關燈
    大二是新的一個學年,付穎也正式申請了心理學和英語兩門專業同修,有了大一的良好表現,這次更為順利。

     付穎也不是随便選的,她的第二門專業,在教育學和英語中糾結過。

     教育是她最終要走的路,和心理學的應用也相輔相成。

     可是心理學的專業詞彙很多和英語相關,她在學習中能更好的提升英語,英語好學起心理學也更事半功倍。

     她在圖書館花了兩天去查資料,終于定下來還是英語。

     教育這條路,如果可以,她是想教英語的,就像她義教時,教的英語課堂,也是她下意識的選擇。

     而且學了那麼多年英語,不再隻是簡單的背背單詞,做做題,英語其實快變成她的第二母語了。

     她可以用中文思考,可以用粵語跟人聊任何話題,也可以用英語和國際友人無障礙溝通。

     英語唯一差一點的,也就是一些俚語和太古老的用法她可能不能很好的懂那些點。

     所以她想把英語學到極緻,既然學了,就别東一榔頭,西一棍子。

     而且學到極緻,才能更好的教育,最終效果隻會更好。

     所以付穎正式開始修兩門課程。

     新生入學,社團也會招新,義教也迎來了換屆。

     大四的兔子準備實習,要卸任部長職位,零零接任部長,就要在她們這批大二的老幹事裡選一個接任副部長,也默認是下一任部長。

     兔子找到付穎,跟她說希望她當副部長。

     付穎還是拒絕了,做個普通幹事,她還能有很多時間做其他事,要是當了副部長,經常要開會啥的,要是再遇到别的部門不做實事,隻會擺架子的,她得跟人吵起來。

     她明确的表明不想做副部長,但是仍舊會做好輔助工作。

     兔子也沒強求,然後部門會議的時候宣布零零正式部長,金依依接任副部長職位,其他老幹事輔助。

     青協那邊繼續留下來,但羽毛球社團付穎還是退了,新的社團她沒再選運動類的,綜合下來選了心理社團。

     有了大一的基礎,付穎就想實踐了,介紹的同學說心理學社團會有更豐富的活動,包括一些聽心理學講座,參加一些比賽什麼的。

     像付穎這樣大二換社團的也有,但更多是選擇退了就不參加别的了,所以新成員以大一的為主。

     心理社更為自由,除了少數活動要參加,别的都是自由選擇。

     周末的活動因為遊樂場兼職,付穎都沒參加,其他的一些講座,有通知到她也去聽了下。

    有趣的就聽,無趣的湊合人頭,自己在下面學習。

     說起來也好笑,在自習室還要醞釀一會才能進入高效學習狀态,在下面聽講座的時候,隻要她不想聽,她就能馬上進入學習狀态。

     大二終于可以考四六級了,她一個講座能刷兩張四級試卷。

     國慶後,心理社組織了心理學知識競賽,付穎以為是挺專業的那種比賽,結果報了名才知道,就是個活動。

     知識競賽居然提前給了題庫可以背的啊,付穎拿到題庫的時候都懵了,還能這樣的嗎? 聽說參加比賽的都有拿到題庫,付穎也無奈的看了下,其實就是一些心理學知識的運用,隻是範圍圈定了而已。

     比賽初試是筆試,一群人坐在階梯教室,每人發一張試卷答題,題目有單選,多選,填空,簡答。

     題庫全是一條條知識點,沒說題型,不熟的可能沒反應過來就容易選錯,這算是無形的多一層篩選方式。

     付穎對這些知識可太熟了,控制速度答完,感覺離滿分不遠。

     果然,98分第一名。

     筆試的前十五名進入決賽。

     決賽就正規點,也是從題庫中選題,但是拆分成了不同數字的題庫,需要決賽的人在舞台上進行搶答,有時間限制,比較考臨場反應。

     前十五名不是各自為戰,而是抽簽成四組,每組五個人,進行三輪比拼。

     第一輪,選擇題,一号同學從題庫中選一個數字,裡面包含5道單選題,三道多選題,答對積一分,答錯不扣分,滿分8分。

     第二輪,名次解釋題,二号同學也是從題庫中選一個數字,對該心理學名次進行解釋,由老師負責打分,一題3分,共五題,滿分15分。

     第三輪,理論運用,三号同學對題目中出現的故事推斷出是哪個心理學知識,再用該心理學知識結合生活進行進一步闡述,也是由老師打分。

     其實算是有四輪,第四輪就是參賽隊伍對别的隊伍的話題和引用進行反駁,這個由觀衆投票,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