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以史为鉴(九)
關燈
小
中
大
第764章以史為鑒九
盡管劉邦已經是天縱之才了,一生活了61歲,48歲開始起兵,6年後,54歲就登基做了皇帝,剩下的7年還東征西讨,為了不讓自己替代項羽的舊事重演。
平定了張耳、吳芮、英布、臧荼、韓王韓信、齊王韓信、彭越、盧绾等八個異姓王。
平均一年一個還不夠,在這個時代,搞定一個地方割據勢力很可能就要打好幾年,而六邦卻在年近甲的時候,一年一個,他是在和命運搶時間啊! 長年征戰,一個年輕力壯的中年人都受不了,何況一個甲的老人,正是因為長期的奔波勞累,讓劉邦耗盡了最後的精血。
若非如此,待在長安城中享受生活,好好調息。
用一國家的資源來供養,依劉邦的身體,就是再活個十幾年也不是問題。
李世民也是多年軍伍生涯,他知道那種高強度的做戰生活,對人身體精力的消耗和摧殘有多大。
自己一個剛剛年過三十的人,就留下了一身的毛病。
每當陰雨天氣,腿都疼的直不起身。
這麼一想,李世民頓時對漢高祖升起了無限的敬仰和尊崇之情。
“劉邦和父皇不同,他在以他為首的功臣利益集團中的年齡基本是最大的,其他陳平、曹參、周勃、樊哙都比他小,這也就意味着,在劉邦走後,這些人依然會長期活躍在朝堂上,執掌大權。
” 李言說到這裡,憂慮的說道:“他們是劉邦的兄弟和臣子,隻要劉邦在,他們就是大漢的忠臣孝子,但劉邦不在,換了劉邦的兒子,他們的忠心還能剩下多少呢?” “在權力面前,又沒有了制約,誰能把持住自己?” “劉邦尚在,張耳、英布、彭越這種後來風雲際會結識的豪傑則罷了,可像盧绾這種跟着劉邦長期打天下的好兄弟都背叛了,誰又能保證周勃、樊哙、陳平這些人會永遠忠誠于那個做在龍椅上的娃娃呢?” “若是沒有了強有力人士的庇護,劉盈也好,劉如意也罷,劉邦的這些兒子們,說不定這輩子都沒有成長起來的時間了?” “有些力量,無所謂正邪對錯,你能駕馭得住,就是維持穩定的可靠堅定力量;可若駕馭不住,最大的危險可能來自于它,父皇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 李言說到這裡略略頓了頓,看了眼眼色沉重微微颔首的李世民,繼續說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子房先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兒,才堅決支持劉盈上位,呂後攝政,依托劉氏諸侯王和呂氏外戚的影響力,制約住功臣集團,先确保江山留在劉呂兩家,然後再從容去解決呂氏的問題。
” “時間是最寶貴的,也是最無情的.” “它可以帶走劉邦,也能解決呂稚,更能讓劉邦的兒子們安然成長,随着時間的流逝,呂後的問題,皇子弱小的問題,功臣攬權的問題,都可以水到渠成的被解決掉。
” 李言伸出兩根手指在李世民面前晃了晃,然後說道:“當時劉邦的江山面臨兩個危機,一是諸侯王擁兵自重,二是驕兵悍将把持朝政;而前者被劉邦解決了。
” “但又制造了一個新問題,就是後來的劉氏諸侯王發起的七國之亂。
” “後者被張良解決了,但也制造了一個新的問題,就是後來的諸呂之亂。
” 李言說到這裡感歎道:“子房先生說的一點兒也不錯,任何事情,任何一種選擇都會有利有弊,無非是看取舍罷了。
他和劉邦用兩個新問題,代替了兩個老問題。
” “後者是眼前的燃眉之急,而前者是未來的心腹大患。
” “可這一取一舍之間,最寶貴的時間就被争取出來了。
有了這個時間,秦末亂世那鍋沸騰的開水就可以冷卻下來,天下百姓就可以慢慢安頓下來,所以,時間是對江山穩定最珍貴的東西。
” “不管再嚴重的問題都可以慢慢去解決,也都可以得到解決,關鍵是有沒有那個時間?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無論是呂氏之亂還是七國之亂,不都被解決了嗎?” 李言話音一落,李世民神情一震,随後神情變得無比凝重,随後慢慢的閉上了眼睛,陷入了沉思。
這段曆史太寶貴了,先賢的智慧果然是無窮的,他給了自己極大的啟發。
原來問題還可以這樣解決,在矛盾大到一定程度,無法兩全的時候,寅吃卯糧! 可以用未來的隐患,換取現在的安甯。
然後把未來的事情交給子孫後代去解決,若是太過急迫,就會像隋炀帝一樣,現在都沒有了,哪還有什麼未來? 李世民将自己代入當時漢高祖的處境中,發現無論自己
平定了張耳、吳芮、英布、臧荼、韓王韓信、齊王韓信、彭越、盧绾等八個異姓王。
平均一年一個還不夠,在這個時代,搞定一個地方割據勢力很可能就要打好幾年,而六邦卻在年近甲的時候,一年一個,他是在和命運搶時間啊! 長年征戰,一個年輕力壯的中年人都受不了,何況一個甲的老人,正是因為長期的奔波勞累,讓劉邦耗盡了最後的精血。
若非如此,待在長安城中享受生活,好好調息。
用一國家的資源來供養,依劉邦的身體,就是再活個十幾年也不是問題。
李世民也是多年軍伍生涯,他知道那種高強度的做戰生活,對人身體精力的消耗和摧殘有多大。
自己一個剛剛年過三十的人,就留下了一身的毛病。
每當陰雨天氣,腿都疼的直不起身。
這麼一想,李世民頓時對漢高祖升起了無限的敬仰和尊崇之情。
“劉邦和父皇不同,他在以他為首的功臣利益集團中的年齡基本是最大的,其他陳平、曹參、周勃、樊哙都比他小,這也就意味着,在劉邦走後,這些人依然會長期活躍在朝堂上,執掌大權。
” 李言說到這裡,憂慮的說道:“他們是劉邦的兄弟和臣子,隻要劉邦在,他們就是大漢的忠臣孝子,但劉邦不在,換了劉邦的兒子,他們的忠心還能剩下多少呢?” “在權力面前,又沒有了制約,誰能把持住自己?” “劉邦尚在,張耳、英布、彭越這種後來風雲際會結識的豪傑則罷了,可像盧绾這種跟着劉邦長期打天下的好兄弟都背叛了,誰又能保證周勃、樊哙、陳平這些人會永遠忠誠于那個做在龍椅上的娃娃呢?” “若是沒有了強有力人士的庇護,劉盈也好,劉如意也罷,劉邦的這些兒子們,說不定這輩子都沒有成長起來的時間了?” “有些力量,無所謂正邪對錯,你能駕馭得住,就是維持穩定的可靠堅定力量;可若駕馭不住,最大的危險可能來自于它,父皇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 李言說到這裡略略頓了頓,看了眼眼色沉重微微颔首的李世民,繼續說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子房先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兒,才堅決支持劉盈上位,呂後攝政,依托劉氏諸侯王和呂氏外戚的影響力,制約住功臣集團,先确保江山留在劉呂兩家,然後再從容去解決呂氏的問題。
” “時間是最寶貴的,也是最無情的.” “它可以帶走劉邦,也能解決呂稚,更能讓劉邦的兒子們安然成長,随着時間的流逝,呂後的問題,皇子弱小的問題,功臣攬權的問題,都可以水到渠成的被解決掉。
” 李言伸出兩根手指在李世民面前晃了晃,然後說道:“當時劉邦的江山面臨兩個危機,一是諸侯王擁兵自重,二是驕兵悍将把持朝政;而前者被劉邦解決了。
” “但又制造了一個新問題,就是後來的劉氏諸侯王發起的七國之亂。
” “後者被張良解決了,但也制造了一個新的問題,就是後來的諸呂之亂。
” 李言說到這裡感歎道:“子房先生說的一點兒也不錯,任何事情,任何一種選擇都會有利有弊,無非是看取舍罷了。
他和劉邦用兩個新問題,代替了兩個老問題。
” “後者是眼前的燃眉之急,而前者是未來的心腹大患。
” “可這一取一舍之間,最寶貴的時間就被争取出來了。
有了這個時間,秦末亂世那鍋沸騰的開水就可以冷卻下來,天下百姓就可以慢慢安頓下來,所以,時間是對江山穩定最珍貴的東西。
” “不管再嚴重的問題都可以慢慢去解決,也都可以得到解決,關鍵是有沒有那個時間?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無論是呂氏之亂還是七國之亂,不都被解決了嗎?” 李言話音一落,李世民神情一震,随後神情變得無比凝重,随後慢慢的閉上了眼睛,陷入了沉思。
這段曆史太寶貴了,先賢的智慧果然是無窮的,他給了自己極大的啟發。
原來問題還可以這樣解決,在矛盾大到一定程度,無法兩全的時候,寅吃卯糧! 可以用未來的隐患,換取現在的安甯。
然後把未來的事情交給子孫後代去解決,若是太過急迫,就會像隋炀帝一樣,現在都沒有了,哪還有什麼未來? 李世民将自己代入當時漢高祖的處境中,發現無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