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李恪要钉钉子了
關燈
小
中
大
第717章李恪要釘釘子了
第二日在朝會的時候,魏征當着滿朝文武的面,彙報了調查飛虎軍一案的詳情。
“啟奏皇上,據老臣查實,因之前籌練飛虎軍的時候,國庫沒能撥出出夠的軍響,是以太子殿下禀承皇上的意思,私下募捐所需軍資。
” “因此,一些明顯不合規定的人打着捐獻的名義,混入了飛虎軍中,比如岑大人的内侄胡禮賢,杜大人的外甥周延德,還有齊王的小舅子梁思進,薛國公長孫順德的女婿羅恩勝等人,都是這樣的情況。
” 魏征清朗的聲音在殿内回響着:“正因為他們踴躍捐獻,所以太子殿下以飛虎将軍的名義,暫時任命他們為檢校中朗将軍職,一來用以挑選飛虎軍軍卒;二來也看看他們的能力是否勝任。
” “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們雖然對飛虎軍籌建有所貢獻,但卻無法勝利其所領職務,在臣領旨進駐飛虎軍之前,太子殿下已經打算将他們都撤下來了。
” “當然,因為他們的不合格,确實有一些京中纨绔子弟混入了飛虎軍,經過篩查,現已全部清除出去。
” “一些朝臣和百姓并不知道其中詳情,将捐獻軍資的行為當成了腐蝕現象,産生了極大的誤會,而且他們并不知道,飛虎軍并未成軍,軍中将校乃至普通軍卒都未被朝庭予以承認。
” “所以,就算其内部有些不良的現象,也不在大唐律管轄範圍,不夠成犯罪。
” 此時站在文臣前方的李格和李泰臉色陰沉,十分不忿的看着魏征,明顯一幅置疑的神情。
不過,高坐龍椅之上的李世民卻是十分滿意,眼神不時掃過兩人,使得兩人不敢橫生事端。
而其他的臣子們知道此事已被皇帝接手後,也不敢再起釁,雖然大家心裡都知道怎麼回事,卻不敢将事情挑破。
李世民滿意的點了點頭:“魏征啊,那經你查實,飛虎軍在這半月之内,共籌集了多少經費呢?” “禀皇上,經老臣查實,共籌集軍資一百九十餘萬貫。
” 此話一出口,除了站在首位的李言臉色如常外,李格和李泰都是臉色漲紅,怎麼可能?僅兩家所出就達到了兩百萬貫,而魏征才查出一百九十萬貫,明顯是有人從中在搗鬼。
兩人立馬轉頭看向李世民,似乎想向李世民告發。
誰知迎來的卻是極為淩厲的警告目光,兩人神情一窒,一種讓人心慌的想法躍上心頭,确實有人搞鬼,不過不是魏征,也不太子,而是坐在龍椅上的李世民。
一想到這裡,兩人急忙低下頭,再也不敢置疑了。
魏征卻是面色如常的說道:“皇上,事實證明,這種籌集軍資的事情不利于監管,容易慈生腐蝕現象。
老臣及禦吏台上下一緻認為,此風不可漲,此例不可開,還請皇上下旨,以後無論是誰,皆禁止打着捐獻名義擅自籌集軍資。
” “嗯,愛卿言之有理。
” 得了一筆橫财的李世民心情十分舒爽:“此事朕之前确實想的簡單了,沒想到這其中還有這麼大的隐患,這也是之前沒有經驗,即然這樣,那這種事情以後就不可以再施行。
” “太子,魏征所說,你都聽清楚了嗎?”李世民對着李言說道。
李言站出來老老實實應道:“是父皇,都是兒臣莽撞了,不但差點害了自己,還險些連累了三弟四弟五弟,還請父皇治罪.” “算了,你還年輕,年輕人犯些錯,走些彎路是正常的,朕也是這麼過來的。
” 李世民大度的包容了少年太子:“不過,這次的事情也證明了,在軍伍之事上,伱的經驗還是太淺了,做為一個泱泱大國的儲君,不知兵可不成,飛虎軍還是繼續交給你。
” “你要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将飛虎軍練成一支強軍,其戰力至少要不輸于武德九年的時候。
” “是,父皇,兒臣尊旨!” 李恪和李泰看着李世民和李言兩人當着滿朝文武的面演戲,心裡即是恨的牙癢癢又心痛自家的銀子,這次兩位王爺損失都達一百萬貫以上,由其是齊王,更是将在外面多年搜刮的銀子耗了個幹淨。
還好齊王不在朝上,不然恐怕馬上就要造反了. 魏征報了不足二百萬貫,可兩人雖然沒有親自參與其中,卻都知道,恐怕李世民這次所獲,還要再翻上十倍。
但卻沒人敢捅穿,誰會知道李世民竟然真的出面替太子扛過了這趟子事兒,有了皇帝的背書,誰敢不怕死的往上沖,而那些普通的臣子們都不敢生事了,做為兒子的李恪和李泰哪敢節外生枝? 甚至害怕李世民會追究自己為什麼會拿那麼多錢替親信買官,他們可是知道魏征把飛虎軍内的事情查了個底朝天,現在沒有問他們的責,估計已經是看在他們為北伐做出貢獻的份上了。
誰能想到太子真的一文
“啟奏皇上,據老臣查實,因之前籌練飛虎軍的時候,國庫沒能撥出出夠的軍響,是以太子殿下禀承皇上的意思,私下募捐所需軍資。
” “因此,一些明顯不合規定的人打着捐獻的名義,混入了飛虎軍中,比如岑大人的内侄胡禮賢,杜大人的外甥周延德,還有齊王的小舅子梁思進,薛國公長孫順德的女婿羅恩勝等人,都是這樣的情況。
” 魏征清朗的聲音在殿内回響着:“正因為他們踴躍捐獻,所以太子殿下以飛虎将軍的名義,暫時任命他們為檢校中朗将軍職,一來用以挑選飛虎軍軍卒;二來也看看他們的能力是否勝任。
” “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們雖然對飛虎軍籌建有所貢獻,但卻無法勝利其所領職務,在臣領旨進駐飛虎軍之前,太子殿下已經打算将他們都撤下來了。
” “當然,因為他們的不合格,确實有一些京中纨绔子弟混入了飛虎軍,經過篩查,現已全部清除出去。
” “一些朝臣和百姓并不知道其中詳情,将捐獻軍資的行為當成了腐蝕現象,産生了極大的誤會,而且他們并不知道,飛虎軍并未成軍,軍中将校乃至普通軍卒都未被朝庭予以承認。
” “所以,就算其内部有些不良的現象,也不在大唐律管轄範圍,不夠成犯罪。
” 此時站在文臣前方的李格和李泰臉色陰沉,十分不忿的看着魏征,明顯一幅置疑的神情。
不過,高坐龍椅之上的李世民卻是十分滿意,眼神不時掃過兩人,使得兩人不敢橫生事端。
而其他的臣子們知道此事已被皇帝接手後,也不敢再起釁,雖然大家心裡都知道怎麼回事,卻不敢将事情挑破。
李世民滿意的點了點頭:“魏征啊,那經你查實,飛虎軍在這半月之内,共籌集了多少經費呢?” “禀皇上,經老臣查實,共籌集軍資一百九十餘萬貫。
” 此話一出口,除了站在首位的李言臉色如常外,李格和李泰都是臉色漲紅,怎麼可能?僅兩家所出就達到了兩百萬貫,而魏征才查出一百九十萬貫,明顯是有人從中在搗鬼。
兩人立馬轉頭看向李世民,似乎想向李世民告發。
誰知迎來的卻是極為淩厲的警告目光,兩人神情一窒,一種讓人心慌的想法躍上心頭,确實有人搞鬼,不過不是魏征,也不太子,而是坐在龍椅上的李世民。
一想到這裡,兩人急忙低下頭,再也不敢置疑了。
魏征卻是面色如常的說道:“皇上,事實證明,這種籌集軍資的事情不利于監管,容易慈生腐蝕現象。
老臣及禦吏台上下一緻認為,此風不可漲,此例不可開,還請皇上下旨,以後無論是誰,皆禁止打着捐獻名義擅自籌集軍資。
” “嗯,愛卿言之有理。
” 得了一筆橫财的李世民心情十分舒爽:“此事朕之前确實想的簡單了,沒想到這其中還有這麼大的隐患,這也是之前沒有經驗,即然這樣,那這種事情以後就不可以再施行。
” “太子,魏征所說,你都聽清楚了嗎?”李世民對着李言說道。
李言站出來老老實實應道:“是父皇,都是兒臣莽撞了,不但差點害了自己,還險些連累了三弟四弟五弟,還請父皇治罪.” “算了,你還年輕,年輕人犯些錯,走些彎路是正常的,朕也是這麼過來的。
” 李世民大度的包容了少年太子:“不過,這次的事情也證明了,在軍伍之事上,伱的經驗還是太淺了,做為一個泱泱大國的儲君,不知兵可不成,飛虎軍還是繼續交給你。
” “你要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将飛虎軍練成一支強軍,其戰力至少要不輸于武德九年的時候。
” “是,父皇,兒臣尊旨!” 李恪和李泰看着李世民和李言兩人當着滿朝文武的面演戲,心裡即是恨的牙癢癢又心痛自家的銀子,這次兩位王爺損失都達一百萬貫以上,由其是齊王,更是将在外面多年搜刮的銀子耗了個幹淨。
還好齊王不在朝上,不然恐怕馬上就要造反了. 魏征報了不足二百萬貫,可兩人雖然沒有親自參與其中,卻都知道,恐怕李世民這次所獲,還要再翻上十倍。
但卻沒人敢捅穿,誰會知道李世民竟然真的出面替太子扛過了這趟子事兒,有了皇帝的背書,誰敢不怕死的往上沖,而那些普通的臣子們都不敢生事了,做為兒子的李恪和李泰哪敢節外生枝? 甚至害怕李世民會追究自己為什麼會拿那麼多錢替親信買官,他們可是知道魏征把飛虎軍内的事情查了個底朝天,現在沒有問他們的責,估計已經是看在他們為北伐做出貢獻的份上了。
誰能想到太子真的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