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李言的感悟(下)
關燈
小
中
大
第716章李言的感悟下
可李言深知,李世民是支撐李唐帝國的擎天之柱,毀掉容易,可江山社稷,萬千生靈,這麼大一個攤子怎麼辦?
毀掉原來的柱子,就要立一根新的柱子!
毀掉了原來的,自己又撐不起來,那麼頭上的大殿就會轟然坍塌,大唐帝國會陷入萬劫不複的深淵,乾坤倒轉,生靈塗碳,天下大亂,那時候還談什麼完成任務?
完成任務的障礙不在李世民,也不在時間,而在于李言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的撐起大唐江山。
這麼一個泱泱大國的治理,事情太多了,四周的外患和敵國,百姓的生存和發展,中樞的權貴世家,地方的豪門望族,各階層的矛盾調和,各民族的和諧容洽,相容共生。
思想的統一,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還有随時可能發生的天災人禍,和需要救助的弱勢群體,基本保障等等。
這些問題哪一個,都比和李恪李泰那些兄弟們争嫡來得複雜和艱難。
現在想想,諸子争嫡還是最簡單和容易的一關,大清王朝的時候,李言勝得太僥幸了,幸好隻待了十天。
若是時間一長,疆域龐大的清帝國,非讓李言給弄得四分五裂,亂七八糟的。
治理一個國家,哪有那麼簡單? 李言知道,後面雍正時期的官紳一體納糧,攤丁入畝,整頓吏治,整理旗務,才是真正的硬骨頭,更不用說西北的準葛爾叛亂,康雍乾三朝帝王,打了七十多年才平定下來。
這些都不是當時的李言能應付的下來的,而此時大唐面臨的問題,不會比大清的時候少,因為交通的不便,生産力的落後,還有幾百年實力堪比王侯的大世家們的存在,問題隻會更多。
李言現在想想都感到吃驚,李世民是怎麼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時間,打造出那麼一個幅員遼闊、多民族共生的強盛帝國的。
各種社會矛盾都是怎麼解決的? 迫在眉捷決定大唐命運的傾國戰争和朝庭内部的各種伺機待變的利益集團,這些都如同一座座大山一樣,沉重的壓在李世民肩膀上,李言雖然不擔主要責任。
但隻要有心,就能感受到那種山雨欲來、大廈将傾的窒息感。
遠得不說,就算是眼前的大唐,統合了自身的關隴集團、前隋遺臣、薛舉集團、劉武周集團、王世充集團、窦建德集團、蕭銑集團等隋末的十八路反王的遺留勢力。
那些草頭王們都不在了,可他們下面的人卻不能都殺光。
朝中彙聚的臣子也是來自各個勢力,面對這些人心不一,出身不同的群體,如何調合他們之間的矛盾? 當然,也未必人人都有二心,大多數人還是想過太平日子的,可世上無所謂忠誠,忠誠隻是因為背叛的籌碼太低。
這些人中的多數都不算十惡不赫,隻是在亂世中苦苦掙紮的普通百姓,若是天下安定,生活無憂,子孫幸福,自然會本本份份的度完一生,一輩子都是忠臣。
可萬一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再加上朝庭對地方掌握力度不夠,這些人就會揭杆而起,重新攪亂天下。
更何況這些人裡本身就有一些迫于無奈,暫時蟄伏的野心家,無時無刻不在暗中攪風攪雨,對這一部份人的壓制和管理,也是消彌隐患,穩定天下的需要,更是朝庭的責任和使命。
在這種情況下,還要應對北方的突厥,想想都讓人頭大。
在來大唐之前,李言看到過一份資料,在後世人人稱道的盛世貞觀一朝,期間的反叛和平亂的戰争幾乎從未間斷過: 貞觀元年正月辛醜,燕郡王李藝反于泾州,伏誅。
貞觀元年十二月戊申,利州都督李孝常、右武衛将軍劉德裕謀反,伏誅。
貞觀六年正月癸西,靜州山獠反,右武衛将軍李子和敗之。
貞觀九年正月,黨項羌叛。
三月庚辰,洮州羌殺刺史孔長秀,附于吐谷渾。
貞觀十二年二月甲子,巫州獠反,夔州都督齊善行敗之;十月乙未,鈞州山獠反,桂州都督張寶德敗之。
十一月己巳,明州山獠反,交州都督李道彥敗之。
十二月辛巳,壁州山獠反,右武候将軍上官懷仁讨之。
貞觀十三年四月甲申,中郎将阿史那結社率反,伏誅。
貞觀十四年三月,羅、窦二州獠反,廣州總管黨仁弘敗之。
貞觀十五年正月,衛士崔卿、刁文懿謀反,伏誅。
貞觀十七年正月,代州都督劉蘭謀反,伏誅。
貞觀十八年十二月戊午,李思摩部落叛。
貞觀二十二年四月丁巳,松州蠻叛,右武候将軍梁建方敗之。
以上這些都是大唐的内部叛亂,還是有資格記載在史冊個影響較大的,有些小的都沒顧得上,這還沒有包括大唐與突厥、薛延陀、高昌、吐谷渾、高句麗等國家或部落的戰争。
舍身處地的生活在風暴核心,李言經常幫李世民處理奏折朝務,接觸到更多的核心機密才知道,李世民的帝位坐得并不踏實和安心,說在火爐上坐着也并不為過,所以李言一點也不羨慕九五之尊的風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
這麼一個泱泱大國的治理,事情太多了,四周的外患和敵國,百姓的生存和發展,中樞的權貴世家,地方的豪門望族,各階層的矛盾調和,各民族的和諧容洽,相容共生。
思想的統一,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還有随時可能發生的天災人禍,和需要救助的弱勢群體,基本保障等等。
這些問題哪一個,都比和李恪李泰那些兄弟們争嫡來得複雜和艱難。
現在想想,諸子争嫡還是最簡單和容易的一關,大清王朝的時候,李言勝得太僥幸了,幸好隻待了十天。
若是時間一長,疆域龐大的清帝國,非讓李言給弄得四分五裂,亂七八糟的。
治理一個國家,哪有那麼簡單? 李言知道,後面雍正時期的官紳一體納糧,攤丁入畝,整頓吏治,整理旗務,才是真正的硬骨頭,更不用說西北的準葛爾叛亂,康雍乾三朝帝王,打了七十多年才平定下來。
這些都不是當時的李言能應付的下來的,而此時大唐面臨的問題,不會比大清的時候少,因為交通的不便,生産力的落後,還有幾百年實力堪比王侯的大世家們的存在,問題隻會更多。
李言現在想想都感到吃驚,李世民是怎麼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時間,打造出那麼一個幅員遼闊、多民族共生的強盛帝國的。
各種社會矛盾都是怎麼解決的? 迫在眉捷決定大唐命運的傾國戰争和朝庭内部的各種伺機待變的利益集團,這些都如同一座座大山一樣,沉重的壓在李世民肩膀上,李言雖然不擔主要責任。
但隻要有心,就能感受到那種山雨欲來、大廈将傾的窒息感。
遠得不說,就算是眼前的大唐,統合了自身的關隴集團、前隋遺臣、薛舉集團、劉武周集團、王世充集團、窦建德集團、蕭銑集團等隋末的十八路反王的遺留勢力。
那些草頭王們都不在了,可他們下面的人卻不能都殺光。
朝中彙聚的臣子也是來自各個勢力,面對這些人心不一,出身不同的群體,如何調合他們之間的矛盾? 當然,也未必人人都有二心,大多數人還是想過太平日子的,可世上無所謂忠誠,忠誠隻是因為背叛的籌碼太低。
這些人中的多數都不算十惡不赫,隻是在亂世中苦苦掙紮的普通百姓,若是天下安定,生活無憂,子孫幸福,自然會本本份份的度完一生,一輩子都是忠臣。
可萬一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再加上朝庭對地方掌握力度不夠,這些人就會揭杆而起,重新攪亂天下。
更何況這些人裡本身就有一些迫于無奈,暫時蟄伏的野心家,無時無刻不在暗中攪風攪雨,對這一部份人的壓制和管理,也是消彌隐患,穩定天下的需要,更是朝庭的責任和使命。
在這種情況下,還要應對北方的突厥,想想都讓人頭大。
在來大唐之前,李言看到過一份資料,在後世人人稱道的盛世貞觀一朝,期間的反叛和平亂的戰争幾乎從未間斷過: 貞觀元年正月辛醜,燕郡王李藝反于泾州,伏誅。
貞觀元年十二月戊申,利州都督李孝常、右武衛将軍劉德裕謀反,伏誅。
貞觀六年正月癸西,靜州山獠反,右武衛将軍李子和敗之。
貞觀九年正月,黨項羌叛。
三月庚辰,洮州羌殺刺史孔長秀,附于吐谷渾。
貞觀十二年二月甲子,巫州獠反,夔州都督齊善行敗之;十月乙未,鈞州山獠反,桂州都督張寶德敗之。
十一月己巳,明州山獠反,交州都督李道彥敗之。
十二月辛巳,壁州山獠反,右武候将軍上官懷仁讨之。
貞觀十三年四月甲申,中郎将阿史那結社率反,伏誅。
貞觀十四年三月,羅、窦二州獠反,廣州總管黨仁弘敗之。
貞觀十五年正月,衛士崔卿、刁文懿謀反,伏誅。
貞觀十七年正月,代州都督劉蘭謀反,伏誅。
貞觀十八年十二月戊午,李思摩部落叛。
貞觀二十二年四月丁巳,松州蠻叛,右武候将軍梁建方敗之。
以上這些都是大唐的内部叛亂,還是有資格記載在史冊個影響較大的,有些小的都沒顧得上,這還沒有包括大唐與突厥、薛延陀、高昌、吐谷渾、高句麗等國家或部落的戰争。
舍身處地的生活在風暴核心,李言經常幫李世民處理奏折朝務,接觸到更多的核心機密才知道,李世民的帝位坐得并不踏實和安心,說在火爐上坐着也并不為過,所以李言一點也不羨慕九五之尊的風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