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李言的感悟(上)

關燈
    第715章李言的感悟上 做為一個即得階層權力核心的李言卻有另外一種感悟,從陰謀論的角度來揣測,或許大唐高層是想讓這些隋末反王出身的驕兵悍将們都在突厥一戰中報效了,給國家消彌一些隐患。

     要不然戰前還在匡道府任折沖都尉的蘇定方怎麼會出現在雲中戰場上,梁建方也是,這并不是孤例,還有很多類似出身的将領們都在戰前被大面積抽調,布署到了前線戰場上。

     美其名曰立功的機會大家都有,朝庭不會忘記任何一個人的,也不會區别對待,實則是高層想用敵人來解決自己不方便解決的問題。

     李言眼神複雜的看了眼蘇定方和梁定方,或許他們在曆史上也不知道,所謂的建功立業的機會,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實際上是朝庭想把他們送入地府的一條通道。

     隻是蘇定方命大,逃過了一截,事後的長期雪藏,更是說明了這一點兒,大唐的權力高層根本就不信任他們。

     當然了,也不能完全說是不信任,更深刻的原因是國朝安定之後,即得利益的權貴階層不原意有更多的人來瓜分自己的蛋糕,所以對這些後來者和慢了一步者,找出各種理由在進行屏蔽和設置壁壘。

     這一點就算李世民這個帝王也做不了主,他不可能為了一些歸降的曾經敵對陣營的臣子們,去和一直擁護自己的力量們做對,是以對于這種權力圈子之間傾軋,也隻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除非那些人危脅到自己的地位,那時候李世民才會想辦法應對,可實際上皇帝和圍繞在自己身邊的權力圈子的利益是一緻的。

     劉邦的沛縣利益集團,老朱的淮西利益集團,都是這樣的,就算皇帝想找平衡,也是在這個圈子内部找,這個圈子本身對于外來者是排斥的,根本原因就是想壟斷國朝中樞的權力,獨占資源,不被他人分享。

     但這種情況也不能長期存在下去,不然一個大國的權力被一個小圈子長期占據,其他龐大地域所産生出來的人才融入不進來,長期得不到信任,時間久了,就會對朝庭失望。

     進而組建新的權力圈子,到哪時,就會反過來制約朝庭。

     時間長了,中樞政令不暢,失去對新圈子的控制和掌握,就會形成藩鎮割據和地方高度自治,再惡化下去,就會出現反叛和對抗,進而改朝換代。

     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朝庭中樞的權力核心一定要長期吸納各地的人才,而且權力階層本身也要有良性的内部竟争,将一些陳腐朽爛的力量給排斥出去。

     不斷的更新換代,這樣才能保持一個王朝核心血液的新鮮,彙集天下最精明強幹的一批人,治理好天下。

     索性貞觀期蘇定方出不了頭,所以李言就主動的将蘇定方收入東宮,也不要去參加什麼北伐了,在東宮好好的避避風頭,等到後期再大發神威,攻城滅國。

     現在剛好可以将精力放到對這些外患的前期了解和探察上,這樣以後蘇定方由錦衣衛轉而領兵征伐的時候,就會對這些外族敵人和勢力的情況了如指掌。

     打起仗來也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見蘇定方沒有意見,李言叮囑道:“定方你以後就不要管突厥的事情了,将所有的精力放在西域幾個大的勢力身上,要對西域諸國的情況搞清弄透,爛熟于心。

    ” “大唐收拾完突厥後,早晚要和西北、東北的勢力對上,到時候,你就要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你的任務不是輕了,而是非常重,于私來說,關系着我們錦衣衛在突厥大戰後,是否依然被朝庭倚重的關鍵。

    ” “于公來說,關系着大唐的長治久安。

    至于東北的室韋、鞨靺、高句麗、新羅、百濟等,伱先兼顧着,等以後我找到合适的人選再接手,你看怎麼樣?” 蘇定方默默的點了點頭:“殿下放心,老臣知道輕重的。

    ” 安排完梁建方和蘇定方的任務後,李言又轉過頭對王玄策說道:“玄策,孤将五百人調入你的鎮撫司,你要妥善安排。

    ” “鎮撫司的任務是監管錦衣衛,是确保這麼一股力量不會失控的最主要約束力量,你将一百人分入梁将軍的千戶所,将兩百人分入蘇将軍的千戶所,負責紀律約束和監督。

    ” “你們兩人都要全力配合,錦衣衛負責打探敵方情報,而鎮撫司負責監督,各司其職。

    ” “另外兩百人組建執法部門,什麼都不幹,隻負責武力清除錦衣衛内部的違紀和失控力量,是錦衣衛最後的暴力機構,平時要訓練刺殺、投毒等各種鎮壓剿滅方式,确保完成孤” “呃是完成朝庭和皇上交付的各種光榮使命。

    ” 說到這裡李言小臉一紅,差點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來了,不過梁建方、蘇定方和王玄策則是一臉認同的點了點頭,錦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