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5章 三个条件(三)
關燈
小
中
大
第1255章三個條件三
李言這一策,雖狠,卻着實是用心良苦,透着菩薩心腸。
恐怕從此以後,大唐就要開始勵精圖治、吸納人才、任用賢臣、懲治不法、打擊庸堕、鼓勵農耕、發展百業,争取把大唐建設成一個君明臣賢、百姓擁護的強大帝國。
以圖早日打敗突厥,将右賢王一脈的威脅給徹底鏟除掉。
當然,自己留在草原上的血脈,不管是為了将來入主中原,取而代之,還是為了自保,也一樣要奮發圖強,力争上遊。
草原也不是可以安穩度日的地方,他更像中原的戰國時代,諸侯王遍地,隻要你懈怠,就會被其他部族趕上。
若是出了像颉利這樣的枭雄,一樣會被盡數屠滅。
李言能保他們一時,卻保不了子子孫孫,未免将來堕落,隻好也給他們上一道緊箍咒。
不想被大唐王朝天涯海角的追殺,就要永遠做草原的主宰,永遠手握雄兵。
這樣才能始終安全,長久流傳。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想要長生久世,就要始終處于憂患之中,砥砺前行,奮勇拼博,這才是天地大道。
窦誕和李道宗都是深深的一歎,對李言的眼光和胸襟都有了新的認識,對方很是難纏。
房玄齡更是一臉複雜,攤上這麼一個敵人,不知道對大唐是福還是禍。
他現在才發現,從颉利到施羅疊,再到現在的右賢王,一個比一個難纏,一個比一個陰險。
相對而來,每次侵入大唐,殺人放火,勒索錢财糧響的颉利,倒是最好對付的。
李言的兩條,不涉及任何的錢财,也沒有土地、城池、百姓、軍械的要求,卻處處都是用意深遠,影響到未來無窮的事情。
以他的眼光,當然能看出,對方的手段有多厲害。
他甯願對方索要錢财,哪怕是再傾一次府庫,也不想接受這樣的條件。
隻是,對方的神情告訴他,對方也知道這些要求,遠比錢财和土地城池要重要。
這些虛的東西,對颉利那種暴君和莽夫來說,毫無意義,但對志存高遠,胸有錦繡的右賢王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
對方隻要有強大的武力,遲早能把這些東西變虛為實。
從此以後,大唐的頭頂上,就懸上了三尺長劍,也多了一個要命的敵人。
“這最後一條,就容易多了。
” 見三人不說話,李言笑道:“我知道,中原慣用制衡手段來對付草原,不過那都是異族人稱雄的時候了。
在本王的統治下,決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 “施羅疊和他那五萬人,都在你們大唐。
” “若是本王沒有猜錯的話,想來以李世民的眼光,肯定會和施羅疊握手言和,共同對付本王。
甚至想在以後,扶持施羅疊在東部草原做大,牽制本王。
” “本王要你們把他們全部斬殺,以除後患。
” “當然,施羅疊現在已經是你們的盟友了,讓你們對自己的盟友動手,你們總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也沒關系,剛好本王這裡有八十萬大軍,若是你們不方便的話,本王可以親自動手,讓你們看一回熱鬧。
” 窦誕、李道宗和房玄齡心中又是一沉,早知道兵臨城下的談判沒那麼容,可對方的條件,依然超出了他們的預料。
對方不要錢、不要絹、不要糧,甚至土地、城池、女人、軍械等對突厥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資源,一樣沒要,隻要了一些在一般人看來很虛的東西。
曆來皇帝都是最核心的一環,朝中重臣勳貴居于廟堂之上,也是穩如泰山。
天下大亂也好,外敵入侵也罷,死的都是底層的人,總是威脅不到他們身上。
現在倒好,攤上這麼一個對手,不屠戮底層,不颠覆王朝,而是直接盯着他們這些人。
刹時間,就讓他們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窦誕、李道宗和房玄齡現在隻有感歎,幸好對方是李家的人,若是一個沒有交情的人,或者是草原人,有了這樣的遠見卓識和雄才偉略,中原才真的是危險了。
而現在,對方的漢人身份,決定了中原沒有民族危亡的風險;對方李氏宗親的身份,又決定了大唐這個王朝不會改變;真正的威脅,隻有李世民這二房一脈。
第一點對房玄齡來說很重要,第二點對窦誕和李道宗來說很重要,至于第三點,就和他們沒關系了,那是李世民的事情。
誰叫你當初在玄武門内殺的那麼痛快,而在玄武門外又沒有把活兒做幹淨,留下了一支血脈流落草原,終成大患。
沒想到二十年前射出去的一箭,落到了二十年後的自己身上吧!
恐怕從此以後,大唐就要開始勵精圖治、吸納人才、任用賢臣、懲治不法、打擊庸堕、鼓勵農耕、發展百業,争取把大唐建設成一個君明臣賢、百姓擁護的強大帝國。
以圖早日打敗突厥,将右賢王一脈的威脅給徹底鏟除掉。
當然,自己留在草原上的血脈,不管是為了将來入主中原,取而代之,還是為了自保,也一樣要奮發圖強,力争上遊。
草原也不是可以安穩度日的地方,他更像中原的戰國時代,諸侯王遍地,隻要你懈怠,就會被其他部族趕上。
若是出了像颉利這樣的枭雄,一樣會被盡數屠滅。
李言能保他們一時,卻保不了子子孫孫,未免将來堕落,隻好也給他們上一道緊箍咒。
不想被大唐王朝天涯海角的追殺,就要永遠做草原的主宰,永遠手握雄兵。
這樣才能始終安全,長久流傳。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想要長生久世,就要始終處于憂患之中,砥砺前行,奮勇拼博,這才是天地大道。
窦誕和李道宗都是深深的一歎,對李言的眼光和胸襟都有了新的認識,對方很是難纏。
房玄齡更是一臉複雜,攤上這麼一個敵人,不知道對大唐是福還是禍。
他現在才發現,從颉利到施羅疊,再到現在的右賢王,一個比一個難纏,一個比一個陰險。
相對而來,每次侵入大唐,殺人放火,勒索錢财糧響的颉利,倒是最好對付的。
李言的兩條,不涉及任何的錢财,也沒有土地、城池、百姓、軍械的要求,卻處處都是用意深遠,影響到未來無窮的事情。
以他的眼光,當然能看出,對方的手段有多厲害。
他甯願對方索要錢财,哪怕是再傾一次府庫,也不想接受這樣的條件。
隻是,對方的神情告訴他,對方也知道這些要求,遠比錢财和土地城池要重要。
這些虛的東西,對颉利那種暴君和莽夫來說,毫無意義,但對志存高遠,胸有錦繡的右賢王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
對方隻要有強大的武力,遲早能把這些東西變虛為實。
從此以後,大唐的頭頂上,就懸上了三尺長劍,也多了一個要命的敵人。
“這最後一條,就容易多了。
” 見三人不說話,李言笑道:“我知道,中原慣用制衡手段來對付草原,不過那都是異族人稱雄的時候了。
在本王的統治下,決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 “施羅疊和他那五萬人,都在你們大唐。
” “若是本王沒有猜錯的話,想來以李世民的眼光,肯定會和施羅疊握手言和,共同對付本王。
甚至想在以後,扶持施羅疊在東部草原做大,牽制本王。
” “本王要你們把他們全部斬殺,以除後患。
” “當然,施羅疊現在已經是你們的盟友了,讓你們對自己的盟友動手,你們總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也沒關系,剛好本王這裡有八十萬大軍,若是你們不方便的話,本王可以親自動手,讓你們看一回熱鬧。
” 窦誕、李道宗和房玄齡心中又是一沉,早知道兵臨城下的談判沒那麼容,可對方的條件,依然超出了他們的預料。
對方不要錢、不要絹、不要糧,甚至土地、城池、女人、軍械等對突厥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資源,一樣沒要,隻要了一些在一般人看來很虛的東西。
曆來皇帝都是最核心的一環,朝中重臣勳貴居于廟堂之上,也是穩如泰山。
天下大亂也好,外敵入侵也罷,死的都是底層的人,總是威脅不到他們身上。
現在倒好,攤上這麼一個對手,不屠戮底層,不颠覆王朝,而是直接盯着他們這些人。
刹時間,就讓他們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窦誕、李道宗和房玄齡現在隻有感歎,幸好對方是李家的人,若是一個沒有交情的人,或者是草原人,有了這樣的遠見卓識和雄才偉略,中原才真的是危險了。
而現在,對方的漢人身份,決定了中原沒有民族危亡的風險;對方李氏宗親的身份,又決定了大唐這個王朝不會改變;真正的威脅,隻有李世民這二房一脈。
第一點對房玄齡來說很重要,第二點對窦誕和李道宗來說很重要,至于第三點,就和他們沒關系了,那是李世民的事情。
誰叫你當初在玄武門内殺的那麼痛快,而在玄武門外又沒有把活兒做幹淨,留下了一支血脈流落草原,終成大患。
沒想到二十年前射出去的一箭,落到了二十年後的自己身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