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龙腾一代中央处理器

關燈
    理特性(高載流子遷移率)加持下,龍騰一代的單顆圖形處理核心同樣擁有非常強勁的性能,不僅擁有着高達3.56PFlops的單精度浮點性能(例如某4090顯卡,其GPU核心的單精度浮點性能大概在80TFlops),甚至雙精度浮點性能也能達到0.85PFlops,非常的恐怖。

     第三,集成緩存單元,可以說是内存(RAM),但也完全不是内存,因為一個緩存單元其實是分為了好幾個部分的。

     除了基礎RAM的部分外,還有各個核心之間進行通信時的數據緩存部分,也就是傳統的L1、L2以及L3緩存,以及圖形處理核心在工作時使用的顯示内存部分,也就是即顯存。

     因為制程限制的原因,在數據處理核心和圖形處理核心已經占據大部分面積的情況下,剩下的空間已經是非常小了。

     但就是這樣的情況下,設計師們也依然給塞進了2個超大的緩存單元,單顆緩存單元容量達到了驚人的256GB,總緩存達到了512GB,這大小在以往的應用場景中,也就隻有那些大型服務器才會用到如此之大的内存容量了。

     而現在,僅僅在一枚隻有45*57mm大小的芯片中,便能達到了如此大的規模,這已經是矽基芯片想都不敢想的水平了。

     有了如此規模的緩存容量後,所以他們才采取了集成方案,這樣系統在管理時就可以進行動态分配,有效的提高了芯片的數據處理能力,也算是變相的提升性能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除此之外,基于碳基材料設計的集成緩存單元,還擁有着極高的傳輸速率,達到了驚人的MT/s,同時它的延遲還遠低于最新一代DDR6版本的内存,僅有不到1%。

     最後的存儲單元,其實就是硬盤,同樣是得益于碳基材料極其優越的高載流子遷移率特性,以至于存儲單元在擁有極大容量的同時,傳輸速度也相當的快,再加上因為集成在芯片内部,數據處理核心可以直接通過内部線路訪問存儲單元。

     因此,在未受到外部接口、協議、線路質量等幹擾的情況下,龍騰一代中央處理器的存儲單元,其讀取速度達到了驚人的120TB每秒,甚至寫入速度也能達到80TB每秒。

     至于存儲單元的大小,則不同于緩存單元這樣的固定大小,而是采用了多個版本設定。

     最小的容量版本為20TB,還有50TB、100TB...等等,最大容量可達500TB,兩個單元疊加,最大容量達到了1000TB。

     不過由于芯片内部空間大小的限制,基礎版的封裝規格已經裝不下更大的存儲單元了。

     所以,50TB以上版本的芯片封裝大小将會有所增加,最大的規模達到了52*63mm,差不多又巴掌大了。

     但就算如此,該處理器也已經逆天的令人發指了。

     其數據處理核心的性能不僅碾壓了當時世界上由美麗國按摩店公司推出的最新一代基于2nm制程工藝打造,擁有極其恐怖的256個核心,總計512線程,并号稱世界最強的第7代線程撕裂者處理器,甚至性能一度碾壓了接近2倍。

     要知道這還是沒有計入圖形核心的性能數據呢! 喜歡黑科技:從造船廠被制裁開始!請大家收藏:()黑科技:從造船廠被制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