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新征途一路向洋(六)

關燈
    按照國家海洋資源管理局和中國海洋科學研究院總院的年度科考計劃安排,海科院将從三月份開始對從全國各地基層海科所等相關海洋部門選拔出來的優秀海洋專業科技人員進行為期三個月的集中培訓,全面為夏季六月份開始的中國赴北冰洋及北極科考活動做好基礎工作。

     三月份終于來到了東海市這個秀美旖旎的海濱之城,中國海洋科學研究院總院正式開始對從全國各地選拔而來的優秀海洋科研工作人員以及專職海員進行了集中培訓,全面系統地重點學習了與北冰洋和北極圈相關聯的各類專業海洋理論知識和最新研發投入使用的智能AI專業科考設備儀器的操作規程、安全使用方法、日常例保及常見故障診斷設備儀器的維修等等實際操作技能的傳授。

     進入三月,春寒料峭,那陣陣冷風,還依然帶着一些凜涼的寒意,但這些寒冷絲毫不會影響到大家早起早讀的學習熱情;吹不散中國海洋科學研究院總院裡那種火熱濃厚的學習氣氛。

     在中國海洋科學研究院總院的培訓基地中心,一場盛大空前的科考人員集中培訓正在這裡緊鑼密鼓有條不紊地展開着。

     這群來自全國各地選拔而來的優秀海洋科研工作人員及海員們,大家有緣齊聚一堂,一起共同學習着專業的海洋知識及科考船舶上各類設備儀器的實際操作技能。

    在他們的眼神中,都閃爍着對未知深藍世界探索的渴望以及對海洋世界科學考察工作的那份濃濃熾熱的激情。

    這是一群懷揣着崇高深藍理想并且具備勇敢無畏追求的逐夢者。

    他們即将踏上一段充滿挑戰與驚喜的征途,那就是一路向洋向着東北方那片遙遠而神秘的北冰洋和北極圈前進,去探知那片神秘未測的深藍奧秘和冰川覆蓋下的銀白世界的面貌真相。

     在這群衆多的培訓人員中,有一個人的名字格外引人注目,這就是潛龍。

    他可是着名的海洋科學家,在世界海洋科研領域早已經是聲名遠揚了。

    這一次,他又再次被委以重任,成為中國赴北冰洋及北極圈科學考察隊的隊長和考察船總指揮長。

    他的身影挺拔而堅毅,眼神中透露着一種沉穩與睿智的光芒,仿佛在他的面前,所有的困難都隻是一種暫時的挑戰。

    潛龍做為這一次赴北冰洋及北極圈科考隊隊長和考察船總指揮長,他深知自己在未來的北冰洋及北極圈的科考任務中所要承擔起的多項重要職責和應該具備的工作能力,這些職責和工作能力主要包括五個方面:1.組織和指揮科考隊日常工作,作為隊長和總指揮長,他将負責整個科考隊的組織、協調和指揮工作,确保科考任務的順利進行。

    2.專業知識和設備操作培訓,在出發前,潛龍會與隊員們一起參加為期三個月的專業知識和科考船設備實際操作培訓,重點學習與北冰洋和北極圈相關聯的各類專業知識。

    3.執行科考任務,在科考過程中,潛龍将負責指揮科考船的航行和各項科考作業的實施,包括海洋綜合調查、海冰綜合調查、洋中脊地質和地球物理調查等具體的海上科考工作。

    4.具備應對惡劣天氣和突發情況的優秀處置能力,這就是在面對北冰洋惡劣的自然環境和突發狀況時,潛龍需要具備冷靜的決策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确保在一路航程中科考船和隊員的安全。

    5.在國際合作與交流上,潛龍還将要負責與國外科研機構的合作與交流,推動我國在北冰洋科學研究領域的發展。

     培訓的日子在緊張而井然有序中進行着,每一天的上午是專業理論知識學習;下午則是上科考船專業設備儀器的實際操作和練習。

     作為專業的赴北冰洋及北極科考的專用科考船,其通常所具備的科考設備及儀噐主要有以下這些先進的科考設備:一.大氣與海冰環境調查設備:包括氣象遙感衛星接收系統、氣象觀測設備、海-氣通量觀測設備、海冰觀測設備以及大氣觀測與采樣設備。

    二.海洋水體環境調查設備:如走航式多普勒聲學海流剖面儀(ADCP)、表層海水走航監測系統等,用于實時測量和記錄海洋水體的各種參數。

    三.極區海洋生态與生物多樣性調查設備:包括多通道浮遊生物采集器、生物儲量評估回聲積分儀系統等,用于研究極地海洋的生态和生物多樣性。

    四.地形地貌與淺地層剖面系統:如多波束測深儀、淺地層剖面儀等,用于探測海底地形和地質結構。

    五.沉積物與底栖生物采樣系統:包括箱式采泥器、蚌式采泥器、多管采泥器和電式抓鬥等,用于采集海底沉積物和底栖生物樣本。

    六.地球物理調查系統:如海洋重力儀、磁力儀、海底地震儀(OBS),用于進行地球物理勘探。

    七.海洋地震勘探系統:配備240道地震探測系統,用于海底深部的精細化探測和油氣資源評估。

    八.水下機器人觀測采樣作業系統:包括遙控潛水器(ROV)等,用于水下觀測和采樣作業。

     此外,還有實驗分析室儀器,這些包括:①物理實驗室,配備萬米測深儀、多普勒海剖面儀、魚探儀、自動氣象站等探測設備用于監測和分析海洋物理參數。

    ②第一通用實驗室:主要用于進行表層海水連續觀測,以及海洋生物、海洋地質相關的研究。

    ②第二通用實驗室:主要為海洋化學實驗提供相關實驗設備和場所,如水樣分析、海洋植物分析等。

    ③低溫實驗室:提供恒定的低溫環境,用于需要在低溫條件下進行的實驗項目。

    ④月池車間:存放着物理海洋研究的重要設備——CTD(溫鹽深多參數海洋觀測系統),用于采集不同深度的海水樣本。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每一天的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還沒有完全穿透晨霧及雲層時,學員們就已經在教室裡坐得整整齊齊,他們溫習并熟記着那些專業的海洋理論知識。

    在正式上課的時候,在講台上,經驗豐富的教授們開始深入淺出形象生動地傳授着與北冰洋和北極圈相關聯的各類專業海洋知識和航海經驗技能,諸如如何用肉眼看雲辨天識天氣、如何在海上風暴來臨前采取哪些緊急應對避險措施等等。

     授課的各個學科博士後教授們從北冰洋獨特的海洋生态系統說起,談及那裡生活的許許多多奇形怪狀的浮遊生物,談及這些海洋中的精靈們又是如何在冰冷的海水中構建起了一個又一個微小并且充滿神奇多彩的絢燦生物世界;再談到北極圈裡那些冰川覆蓋下那種複雜的地質構造和冰雪下那些未知的神聖世界;談到海面上巨大的冰川又是如何移動飄移及消融的,這些又将會怎樣影響塑造改變着地球上的一些地貌。

    … 潛龍坐在這些年輕學員們的中間,他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着所涉及的專業課程中的重點學習内容。

    他自始至終專心認真地傾聽着講台上這些教授們的細緻講解,偶爾他也會皺起眉頭思考着什麼,随後又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每一個新的知識點,對于他來說,都像是一塊拼圖,逐漸拼湊出北冰洋和北極圈這片神秘區域的完整畫卷。

     除了各類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外,實踐能力中的科考船設備實際操作培訓更是重中之重。

    在中國海洋科學研究院總院實際科考設備培訓實習基地中心,一艘仿真的混合金屬與木制的先進科考船模型擺放在這個專門的培訓場地中間,它就像是一個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