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第十周,放假啦
關燈
小
中
大
了這個情況,整個過程很順暢。
因為老師表示孩子是第一次有這種情況,其實公布這件事情就是想讓孩子知道他沒交作業是被看到的,所以我告訴孩子是合适的。
老師覺得及時的敲打,對孩子來說是有效的。
另外,老師也說他确實沒有在課前及課後及時給到孩子清晰的要求,這部分是他的問題。
最後老師說,特别喜歡這個孩子,所以會給他高點的要求。
我特别開心,我希望老師們能給予這個孩子高一些的要求,幫助和支持到這個孩子! 感謝老師們! --------------------------------------------------------------------------------------------- 2022.4.30 假期過了一半多了。
這幾天,兒子都和我異常的順暢,是因為我不啰嗦啦? 今天,兒子說“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媽媽,你不能打我!” 原來,他的老師把一張海報發給了同學們。
兒子立馬就把海報發給了我,還要求我必須馬上就看。
我一看,4月30日,國際不打小孩日。
好吧,不打小孩,本來就沒想要打,這反而引起了我一連串的聯想。
如果我碰巧打了兒子,兒子肯定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覺得天底下最壞的就是他媽媽了,在國際不打小孩日還打了他,我想着想着就覺得挺好笑的! 今天的疫情防控又緊張了,因為我們家附近也有了病例。
所以,下周又會打回家上學嗎?老師們也在等政府的通知。
兒子說,“我可想要上學!” 我也想讓你上學。
但是如果疫情要求,我也沒辦法。
但是,好像我沒有上次那麼反對兒子在家裡了,好像我們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了。
--------------------------------------------------------------------------------------------- 2022.5.1 今天是兒子假期最後一天,下午的時候聽到兒子說物理作業交了,老師給了個滿意的回複。
我趕緊鼓勵說好,這個時候是要給孩子一些贊許的,否則他會很不滿意。
至少也要和老師站在一邊吧。
我原來不是這樣的,我原來會覺得自己缺的作業補上不是應該的嘛,還要誇。
所以,我還是把錯誤看得比較嚴重的,對于“應該”還是有自己一貫的執着的。
因此,很少誇孩子,以前就是根本找不到誇的點啊! 現在,我能了,雖然孩子作業沒有交,但是利用假期補上了,就是可以給予鼓勵的。
突然想到,就像最近我和一位好朋友談到教育的最終本質是“自我教育”,沒有人能教育别人,最終的教育,一定是自己願意,自己想要。
從剛才的例子來說,以前對于作業沒交的小錯誤我不誇他,甚至批評指責,就是想從外面來督促他,來教育他;(我們的父母就是這麼教育我們的,我們也逃不開這個延續。
) 後面的做法,我沒有指責他,而是在他補救回來後給他以誇獎,這個是誇獎他彌補的過程,是對他犯錯的允許。
所以,重點不是你今天犯錯了,重點是你今天改正錯誤了。
“人恒過,然後能改”,選自孟子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老祖宗都說了,人是要犯錯的,誰都不可避免。
所以,允許别人犯錯,尤其是允許自己犯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好吧,今天好像看到一點點錯誤背後更深的地方了。
--------------------------------------------------------------------------------------------- 再說說,打掃屋子。
直到第四天的下午五點多鐘,我都沒有看到兒子打掃,我那顆焦慮的心又要開始有所動了,但我忍了一會兒。
後來有點忍不住了,我對兒子說“提早到九點檢查。
”原來我們約定是九點半。
兒子說,“就九點半,你反而給我時間少了。
” “好吧”,我讓步了,不想和他頂着。
上次的吵架就是我們倆誰也不讓步造成的。
後來,七點多鐘兒子才開始做家務。
做之前,他問我“有哪些地方需要弄,這次你和我說一下,是我主動問你的。
” 還記得嗎?三天前的吵架就是因為我主動要告訴他同樣的内容導緻的。
看來,差别就是:是我要給他,還是他主動要。
看來,這個就說明了前面我發現的,無法教育别人,隻能啟動别人的自我教育啊。
我說了幾個地方,可能免不了又有點啰嗦,後來兒子表示可以結束了,我就結束了。
然後呢,兒子比往常要賣力很多,他頭一次把自己床上的各種被子枕頭疊好放在了雙層床的上面,還有他掃地掃了兩遍,雖然還是沒有掃幹淨。
最後我檢查的時候,我掃給兒子看,兒子說“你厲害!”我還說,“可能你太久沒有打掃了,所以一兩遍還打掃不幹淨吧。
”我沒有責怪他。
我還指出了洗衣機那邊需要擺整齊。
最後就是廁所,我告訴兒子可以用刷子刷幹淨,兒子說“這怎麼弄?弄不幹淨!” 于是,我就穿上雨鞋,現身說法,做給兒子看。
兒子看到說“哦,你早點告訴我呀,原來可以這麼做呀。
” 我發現,其實我還是要教給孩子生活的本事,雖然都是些小小的事情,但是不會就是需要教的,不要因為事小而不為,也不要期待孩子沒有做過就會自然學會。
這是父母應盡的責任,尤其是當媽媽的,需要教給孩子一些生活的智慧的。
所以,我決定,有意識地把一些生活的竅門或者常識一點一點教給孩子,讓孩子知道後去實踐,這樣他就學會了。
當然,還得在他願意的前提下。
喜歡和上高中的兒子一起成長請大家收藏:()和上高中的兒子一起成長
因為老師表示孩子是第一次有這種情況,其實公布這件事情就是想讓孩子知道他沒交作業是被看到的,所以我告訴孩子是合适的。
老師覺得及時的敲打,對孩子來說是有效的。
另外,老師也說他确實沒有在課前及課後及時給到孩子清晰的要求,這部分是他的問題。
最後老師說,特别喜歡這個孩子,所以會給他高點的要求。
我特别開心,我希望老師們能給予這個孩子高一些的要求,幫助和支持到這個孩子! 感謝老師們! --------------------------------------------------------------------------------------------- 2022.4.30 假期過了一半多了。
這幾天,兒子都和我異常的順暢,是因為我不啰嗦啦? 今天,兒子說“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媽媽,你不能打我!” 原來,他的老師把一張海報發給了同學們。
兒子立馬就把海報發給了我,還要求我必須馬上就看。
我一看,4月30日,國際不打小孩日。
好吧,不打小孩,本來就沒想要打,這反而引起了我一連串的聯想。
如果我碰巧打了兒子,兒子肯定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覺得天底下最壞的就是他媽媽了,在國際不打小孩日還打了他,我想着想着就覺得挺好笑的! 今天的疫情防控又緊張了,因為我們家附近也有了病例。
所以,下周又會打回家上學嗎?老師們也在等政府的通知。
兒子說,“我可想要上學!” 我也想讓你上學。
但是如果疫情要求,我也沒辦法。
但是,好像我沒有上次那麼反對兒子在家裡了,好像我們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了。
--------------------------------------------------------------------------------------------- 2022.5.1 今天是兒子假期最後一天,下午的時候聽到兒子說物理作業交了,老師給了個滿意的回複。
我趕緊鼓勵說好,這個時候是要給孩子一些贊許的,否則他會很不滿意。
至少也要和老師站在一邊吧。
我原來不是這樣的,我原來會覺得自己缺的作業補上不是應該的嘛,還要誇。
所以,我還是把錯誤看得比較嚴重的,對于“應該”還是有自己一貫的執着的。
因此,很少誇孩子,以前就是根本找不到誇的點啊! 現在,我能了,雖然孩子作業沒有交,但是利用假期補上了,就是可以給予鼓勵的。
突然想到,就像最近我和一位好朋友談到教育的最終本質是“自我教育”,沒有人能教育别人,最終的教育,一定是自己願意,自己想要。
從剛才的例子來說,以前對于作業沒交的小錯誤我不誇他,甚至批評指責,就是想從外面來督促他,來教育他;(我們的父母就是這麼教育我們的,我們也逃不開這個延續。
) 後面的做法,我沒有指責他,而是在他補救回來後給他以誇獎,這個是誇獎他彌補的過程,是對他犯錯的允許。
所以,重點不是你今天犯錯了,重點是你今天改正錯誤了。
“人恒過,然後能改”,選自孟子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老祖宗都說了,人是要犯錯的,誰都不可避免。
所以,允許别人犯錯,尤其是允許自己犯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好吧,今天好像看到一點點錯誤背後更深的地方了。
--------------------------------------------------------------------------------------------- 再說說,打掃屋子。
直到第四天的下午五點多鐘,我都沒有看到兒子打掃,我那顆焦慮的心又要開始有所動了,但我忍了一會兒。
後來有點忍不住了,我對兒子說“提早到九點檢查。
”原來我們約定是九點半。
兒子說,“就九點半,你反而給我時間少了。
” “好吧”,我讓步了,不想和他頂着。
上次的吵架就是我們倆誰也不讓步造成的。
後來,七點多鐘兒子才開始做家務。
做之前,他問我“有哪些地方需要弄,這次你和我說一下,是我主動問你的。
” 還記得嗎?三天前的吵架就是因為我主動要告訴他同樣的内容導緻的。
看來,差别就是:是我要給他,還是他主動要。
看來,這個就說明了前面我發現的,無法教育别人,隻能啟動别人的自我教育啊。
我說了幾個地方,可能免不了又有點啰嗦,後來兒子表示可以結束了,我就結束了。
然後呢,兒子比往常要賣力很多,他頭一次把自己床上的各種被子枕頭疊好放在了雙層床的上面,還有他掃地掃了兩遍,雖然還是沒有掃幹淨。
最後我檢查的時候,我掃給兒子看,兒子說“你厲害!”我還說,“可能你太久沒有打掃了,所以一兩遍還打掃不幹淨吧。
”我沒有責怪他。
我還指出了洗衣機那邊需要擺整齊。
最後就是廁所,我告訴兒子可以用刷子刷幹淨,兒子說“這怎麼弄?弄不幹淨!” 于是,我就穿上雨鞋,現身說法,做給兒子看。
兒子看到說“哦,你早點告訴我呀,原來可以這麼做呀。
” 我發現,其實我還是要教給孩子生活的本事,雖然都是些小小的事情,但是不會就是需要教的,不要因為事小而不為,也不要期待孩子沒有做過就會自然學會。
這是父母應盡的責任,尤其是當媽媽的,需要教給孩子一些生活的智慧的。
所以,我決定,有意識地把一些生活的竅門或者常識一點一點教給孩子,讓孩子知道後去實踐,這樣他就學會了。
當然,還得在他願意的前提下。
喜歡和上高中的兒子一起成長請大家收藏:()和上高中的兒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