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第六周和第七周

關燈
    2022.3.29 這一周,是兒子在農場最後一周了。

     前兩天,看到老師發的一段小視頻,兒子在前面打頭陣,爬上一個小山坡,他到了上面,對着鏡頭伸出兩個手指頭,說“耶”!然後,是他的兩個同學陸續上來,最後一個同學模仿他的動作。

     我看到兒子的狀态,不由感慨:孩子在外面和在家裡是如此得不同。

     在家裡,他好像還要媽媽照顧;但在外面,俨然一個獨立的孩子。

     我想到兒子兩歲半到三歲在幼兒園的時候,有一天我接他放學,看到他背着一個小鐵鍬,俨然一個辛勤的小勞動者,他那麼自信滿滿,與他在家裡的表現也完全不同。

     所以,我是不是已經成了他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肯定是的,尤其我的思想又比較容易固化,又無法理解現在年輕人們所追求的東西,又想把自己的經驗教給孩子,确實孩子們在父母面前被綁縛了手腳,使得他們沒法大刀闊斧地幹,沒法大膽地犯錯! 所以,我要後退,再後退!閉嘴,再閉嘴! --------------------------------------------------------------------------------------------- 2022.4.9 本來我計劃兒子農耕回來那一天我也回到他身邊,結果因為需要再陪爸媽幾天,于是我就提前和兒子商量。

    但我告訴他外公外婆的情況之後,兒子先提出來“你晚點回來好了。

    ”于是,我們就約定好清明假期兒子獨自渡過,假期後那個周末我回家。

     其實,兒子當時表示的就是我越晚回家越好,而且他還說“正好給我機會練習做飯”。

    我知道他就是想嘗試下媽媽不在的日子。

    好吧,正好這是個機會。

     清明假期,兒子學校放四天,正好農耕結束就是四天的假期。

     我手機開着,以便于兒子能找到我。

     結果兒子打來了很多次,有幾種情況: 第一種,問做飯怎麼做。

    他煮餃子,問我用什麼鍋,裝多少水,怎麼煮,怎樣算熟。

    兒子問得很細,越問我越汗顔。

    我一邊保持着耐心地告訴他,尤其是熟沒熟,你可以嘗嘗看;另一邊又在反思,是不是我給他煮飯的機會太少了,簡直菜鳥嘛。

    怪不得誰,隻能怪父母沒有給孩子機會。

    好在還沒有說到他獨立之後,才發現自己不會做。

     所以,這次清明假期,兒子至少會煮馄饨了,會做意大利面了,會煎半成品的雞排了,也是很大的進步。

     第二種,放假的第一天,兒子就打電話來,說有點無聊,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