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二周
關燈
小
中
大
----------------------------------------------------
從這件事請扯出之前的一件事情還是挺好的,把之前的不愉快也處理了一下。
确實從這件事情上,我也在反思,我是不是忽略掉一些什麼?或者我們這麼做的深層原因是什麼? 兒子說,這兩件事情是一樣的,我們都沒有及時通知到他。
我們沒有把他當做家裡一員,覺得告不告訴他都沒關系?還是我們忽視了他已長大,忽略了他有被告知的需求?還是我們就是沒有尊重到他? 我沒有想得太清楚,但是我會繼續再覺察的。
--------------------------------------------------------------------------------------------- 2022.3.4 昨天晚上,兒子過來和我聊天。
他說,他發現他的英語有進步了。
我問他,怎麼發現的? 他說,課堂上很多題目他都會回答了。
他還表示,他明白為什麼老師要把他分到A組了。
(假期裡,他曾經因為不願意很多作業而質疑老師為什麼要把他分到A組。
) 挺好的,至少他看到自己有進步了! --------------------------------------------------------------------------------------------- 兒子還告訴我,他默寫的一篇古文通過了。
這件背誦古文的事情,是假期裡我和他争吵過的,因為當時他不想做,而我堅持讓他做。
兒子說,隻有一小半同學通過了,第一個念的就是他的名字,所以他通過了。
沒通過的同學還要重新默寫。
然後他說,“我知道你想知道,所以我告訴你。
” 兒子又說,“但是我可以不告訴你的,不是必須的。
” 我說,“是,但是媽媽需要知道你要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
” 兒子還是堅持,他沒有義務告訴我。
好吧,不知道他的點在哪裡,是因為他要自己決定嗎? ---------------------------------------------------------------------------------------------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下午,我和兒子去派出所去辦身份證,結果到了才發現要到另一個派出所去辦,因為學籍不在這個區,所以今天沒有辦成功。
于是,兒子埋怨得不行,說就是因為我沒有查詢好,害得他白跑了一趟。
還強調說他周五本來就挺累的,不想跑。
他的态度非常不好,就在埋怨,我也不示弱,也用和他一樣的态度回應他。
最後,他說下次再去辦,我們倆不要一起去,因為和我去常常會搞砸。
于是我就和他不歡而散了,我不理睬他就走了,很生氣。
兒子是騎車來的,而我是走路,因為我不喜歡騎車。
結果他騎車先到了家,而我就邊走邊思考這件事情。
我對自己說,這一切都與我有關,發生在我身邊的一切我都要負責,所以我盡管難過,還是要直接面對自己的情緒,不想逃避。
正好兒子不在身邊,反而給了我時間和空間。
我發現我覺得自己很委屈,因為我做了很多事情,包括讓爸爸把戶口本快遞過來,帶他去拍照片然後拿回執,還有在網上約時間,而兒子就因為我有一點沒有注意,就埋怨我,好像之前做的那些也沒有用了。
我還發現當自己很委屈的時候,身體的反應是如鲠在喉的感覺。
我一個人走在路上,忍不住還流了眼淚。
最後我想,确實因為我忽略了學籍所在的區,使得這次沒有辦成功,确實也是事實。
但是,我做了很多,我覺得我還是盡力了,對于我沒有注意的部分,我也要接納。
所以,兒子雖然不體諒我,但是我還是要擁抱我自己的。
誰做事情沒有做錯的時候呢? 我自己很生氣的時候,真的都不想給兒子做飯了,心想我做了那麼多,你不體諒,就揀我做錯的說。
但後來慢慢平靜下來了,這大概就是孩子的不成熟吧,他還沒有到能真正同理到别人的時候。
于是,我就打算回家了就不理他了。
--------------------------------------------------------------------------------------------- 結果到了家,看到兒子把手機乖乖地放在了走廊上;而且,我回家後,他主動打招呼。
後來,他還說,要過來坐一坐。
我開始是虎着臉,一副不想他來的樣子。
于是,兒子說,算了,你不願意就算了。
我反而心軟了,心想着他主動示好,我也退一步吧,于是就說“你來吧。
” 然後,兒子主動說“我們說說剛才的事情吧!” 結果兒子就重複了之前的觀點,就是說因為我的原因害得他白跑了。
我說,那媽媽做的其他很多的準備,你也看到了吧。
兒子說,我當然要說你做得不好的,誰還會說你做得好的呀。
我說,當然要先鼓勵做好的部分,再說不好的。
好吧,我告訴他,以後長大些可能就會做了。
然後,兒子還說之前有很多事情都是這樣,都是因為我沒有查清楚害得他白跑了。
還表示說,我不會動腦子,之前發生的錯誤,這次用新的方式又發生了。
我就告訴他,媽媽确實這次讓你白跑了,但是我不是故意的。
另外媽媽會盡量修正之前做錯的,但是可能還是有考慮不周的時候。
所以,媽媽做事情可能就是達不到你的要求。
所以,以後你能自己做的你就自己做,就盡量不要和我一起。
等到你21歲,你就可以離開了,你就更加不用和我一起做了。
(說這句話的時候,我還有點難過。
) 如果需要我的地方,我盡量幫助;其他能自己做的,就自己做吧! --------------------------------------------------------------------------------------------- 我覺得,兒子對身邊的人要求這麼高,目前他還看不到别人做的努力,隻看到别人做得不合适的地方對自己的影響。
15歲多的孩子還沒有成長出同理心來,所以仍然是隻考慮到自己。
當然,我覺得也和我們以前處理事情的方式也有關系吧。
所以對于兒子的狀況,我會體諒到他的不成熟。
同時,我要愛護我自己,幫助我自己去渡過心裡的難受。
我有委屈,我看到了,但接納自己。
還有,我也要告訴孩子:他如果長期去埋怨同伴,同伴都不願意和他在一起。
也許更重要的是,讓我這個操心的媽媽早點把一些事情的責任給到這個孩子,而不是自己去做,讓孩子去曆練。
當然,我還是一如既往地去鼓勵他,即使他有多做,多走,白白做的事情,我會繼續寬容地對待。
喜歡和上高中的兒子一起成長請大家收藏:()和上高中的兒子一起成長
确實從這件事情上,我也在反思,我是不是忽略掉一些什麼?或者我們這麼做的深層原因是什麼? 兒子說,這兩件事情是一樣的,我們都沒有及時通知到他。
我們沒有把他當做家裡一員,覺得告不告訴他都沒關系?還是我們忽視了他已長大,忽略了他有被告知的需求?還是我們就是沒有尊重到他? 我沒有想得太清楚,但是我會繼續再覺察的。
--------------------------------------------------------------------------------------------- 2022.3.4 昨天晚上,兒子過來和我聊天。
他說,他發現他的英語有進步了。
我問他,怎麼發現的? 他說,課堂上很多題目他都會回答了。
他還表示,他明白為什麼老師要把他分到A組了。
(假期裡,他曾經因為不願意很多作業而質疑老師為什麼要把他分到A組。
) 挺好的,至少他看到自己有進步了! --------------------------------------------------------------------------------------------- 兒子還告訴我,他默寫的一篇古文通過了。
這件背誦古文的事情,是假期裡我和他争吵過的,因為當時他不想做,而我堅持讓他做。
兒子說,隻有一小半同學通過了,第一個念的就是他的名字,所以他通過了。
沒通過的同學還要重新默寫。
然後他說,“我知道你想知道,所以我告訴你。
” 兒子又說,“但是我可以不告訴你的,不是必須的。
” 我說,“是,但是媽媽需要知道你要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
” 兒子還是堅持,他沒有義務告訴我。
好吧,不知道他的點在哪裡,是因為他要自己決定嗎? ---------------------------------------------------------------------------------------------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下午,我和兒子去派出所去辦身份證,結果到了才發現要到另一個派出所去辦,因為學籍不在這個區,所以今天沒有辦成功。
于是,兒子埋怨得不行,說就是因為我沒有查詢好,害得他白跑了一趟。
還強調說他周五本來就挺累的,不想跑。
他的态度非常不好,就在埋怨,我也不示弱,也用和他一樣的态度回應他。
最後,他說下次再去辦,我們倆不要一起去,因為和我去常常會搞砸。
于是我就和他不歡而散了,我不理睬他就走了,很生氣。
兒子是騎車來的,而我是走路,因為我不喜歡騎車。
結果他騎車先到了家,而我就邊走邊思考這件事情。
我對自己說,這一切都與我有關,發生在我身邊的一切我都要負責,所以我盡管難過,還是要直接面對自己的情緒,不想逃避。
正好兒子不在身邊,反而給了我時間和空間。
我發現我覺得自己很委屈,因為我做了很多事情,包括讓爸爸把戶口本快遞過來,帶他去拍照片然後拿回執,還有在網上約時間,而兒子就因為我有一點沒有注意,就埋怨我,好像之前做的那些也沒有用了。
我還發現當自己很委屈的時候,身體的反應是如鲠在喉的感覺。
我一個人走在路上,忍不住還流了眼淚。
最後我想,确實因為我忽略了學籍所在的區,使得這次沒有辦成功,确實也是事實。
但是,我做了很多,我覺得我還是盡力了,對于我沒有注意的部分,我也要接納。
所以,兒子雖然不體諒我,但是我還是要擁抱我自己的。
誰做事情沒有做錯的時候呢? 我自己很生氣的時候,真的都不想給兒子做飯了,心想我做了那麼多,你不體諒,就揀我做錯的說。
但後來慢慢平靜下來了,這大概就是孩子的不成熟吧,他還沒有到能真正同理到别人的時候。
于是,我就打算回家了就不理他了。
--------------------------------------------------------------------------------------------- 結果到了家,看到兒子把手機乖乖地放在了走廊上;而且,我回家後,他主動打招呼。
後來,他還說,要過來坐一坐。
我開始是虎着臉,一副不想他來的樣子。
于是,兒子說,算了,你不願意就算了。
我反而心軟了,心想着他主動示好,我也退一步吧,于是就說“你來吧。
” 然後,兒子主動說“我們說說剛才的事情吧!” 結果兒子就重複了之前的觀點,就是說因為我的原因害得他白跑了。
我說,那媽媽做的其他很多的準備,你也看到了吧。
兒子說,我當然要說你做得不好的,誰還會說你做得好的呀。
我說,當然要先鼓勵做好的部分,再說不好的。
好吧,我告訴他,以後長大些可能就會做了。
然後,兒子還說之前有很多事情都是這樣,都是因為我沒有查清楚害得他白跑了。
還表示說,我不會動腦子,之前發生的錯誤,這次用新的方式又發生了。
我就告訴他,媽媽确實這次讓你白跑了,但是我不是故意的。
另外媽媽會盡量修正之前做錯的,但是可能還是有考慮不周的時候。
所以,媽媽做事情可能就是達不到你的要求。
所以,以後你能自己做的你就自己做,就盡量不要和我一起。
等到你21歲,你就可以離開了,你就更加不用和我一起做了。
(說這句話的時候,我還有點難過。
) 如果需要我的地方,我盡量幫助;其他能自己做的,就自己做吧! --------------------------------------------------------------------------------------------- 我覺得,兒子對身邊的人要求這麼高,目前他還看不到别人做的努力,隻看到别人做得不合适的地方對自己的影響。
15歲多的孩子還沒有成長出同理心來,所以仍然是隻考慮到自己。
當然,我覺得也和我們以前處理事情的方式也有關系吧。
所以對于兒子的狀況,我會體諒到他的不成熟。
同時,我要愛護我自己,幫助我自己去渡過心裡的難受。
我有委屈,我看到了,但接納自己。
還有,我也要告訴孩子:他如果長期去埋怨同伴,同伴都不願意和他在一起。
也許更重要的是,讓我這個操心的媽媽早點把一些事情的責任給到這個孩子,而不是自己去做,讓孩子去曆練。
當然,我還是一如既往地去鼓勵他,即使他有多做,多走,白白做的事情,我會繼續寬容地對待。
喜歡和上高中的兒子一起成長請大家收藏:()和上高中的兒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