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要求是一种引领,示弱也是

關燈
    我有點着急了,因為兒子帶回來的箱子要理一理,英語音标還沒有做呢,他呆了一天,什麼都沒有做,隻是看書了。

    于是我就說“兒子,你趕緊把箱子理一理吧,英語還要學,桌子也要裝。

    再過一個小時,我就睡覺了。

    ” 兒子一下子不高興了,“你要睡覺你睡呗,桌子我就不裝,我隻收拾東西。

    ”于是把東西收拾好了。

     好吧,其實後來我覺得自己做得有點兒不太合适,不應該把這幾件事情一起說,而且以我要睡覺作為要求,他肯定更加不願意做啦。

     再說今天,上午的時候,我笑着對兒子說,“什麼時候裝桌子呀。

    ” 兒子說“你洗碗,我就來裝桌子。

    我覺得裝桌子比較有趣,不想洗碗。

    你洗吧,你比較喜歡。

    ” 我說“我也更喜歡裝桌子,碗還得你來洗。

    ” 兒子說“那好吧,我就不裝桌子了。

    ” 我說“行!”然後他把碗洗幹淨了,桌子沒裝。

     到了下午,我和兒子一起看了一部老師建議的影片,趁着情緒還不錯,我說“兒子,把桌子裝好吧,裝好就可以用了。

    ”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兒子說“我早上說了,我洗碗了,就不裝。

    ” 我說“這是兩件事情,洗碗是我們本來約定好的,裝桌子是另一件事情,我們一起裝。

    ” 他說,“但我現在就不想裝。

    ” 我說“好吧,那就不裝。

    或者先放在走廊裡,等我回來我們再裝吧。

    ” 兒子又說了一遍,“反正我現在就是不想做。

    ” 我大聲說,“可以不做,沒問題。

    ” 我心裡也打定了主意,不做就不做吧,我也不想強迫。

     于是我做自己的事情,就不管他了。

     他在自己房間裡做啥,我不知道,但我們之中的門是開着的,這次他沒有主動把門關上。

     過了十分鐘,兒子說“你把桌子拿到我屋來裝吧!” 我心裡偷笑,好吧,終于願意裝了。

     于是,我們倆就開始配合着裝桌子了。

     裝的過程還是蠻愉快的,我發現孩子的能力是挺強的,也不需要看說明書,自己就能搗鼓好了。

    我呢,就給他當下手,扶扶桌子啦,遞個螺絲啥的。

    此時,不正好給他機會表現嗎? 我有意誇獎他說“很厲害嘛,都不用看說明書!” 後來一個墊片找不見了,我找了半天。

    兒子說他去找,誰知道一去他就找到了。

     那他就更得意了,“這還找不見,不是有眼睛就行嗎?” 最後全部弄完之後,我一個人搬不出去,因為門有點兒小,于是又有了他用武之地,他嘁哩喀喳一拿,全部搞定。

     最後,我由衷地贊美了他一句“你還真不錯!多虧你,桌子才裝好!” 當時我就看到他其實是很得意的,很開心的,但就是忍住不表現出來,捂着個嘴,很有趣。

     桌子的事情終于結束了,晚上終于能坐到桌子邊上吃飯了,太好了! 這件事情我想說的是這個孩子需要更多的機會去表現出他自己的能力。

    他的媽媽和爸爸都比較強勢,過往,他表現的機會不多,現在随着他慢慢地長大,他确實開始比父母強了,他需要更多的展現。

     并且,成人是要學會示弱的。

    即使在學校,老師也是要示弱的,尤其小學高年級的老師,也需要給孩子們更多的機會去嘗試,去展現他們自己。

     示弱也是一種方式的引領,引領并非一定是要求,或者需要指引某個方向,有的時候可以創造一些環境,一些條件來讓孩子們自己體驗,他們自然能有所收獲。

     這種方式可能需要更多的智慧吧。

     我希望我能有更多這樣的智慧。

     喜歡和上高中的兒子一起成長請大家收藏:()和上高中的兒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