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辽东铁路提上日程

關燈
    在發現了北海之後,譚綸第一次感覺到,遼東還是缺人,而且是缺額巨大,要治理這麼大的一塊地盤,人口很是重要,首先譚綸就想到了大山東。

     張居正雖然在不斷地遷移走山東多餘的流民,但張居正也不是毫無目的的就進行人口遷移,那些有恒産的長子,首先就會被各地的官府給留籍原地。

     被遷移走的,都是那些個家中二子,或者破産無田的農戶子,有恒産的,張居正那是寶貝的緊,如何肯就這麼讓他們遷移出去。

     譚綸來信,張居正看後,隻同意再遷移萬戶過去,便不肯再加派遷移了,實在是經過張居正這麼一番大遷移,山東自己的人口已經趨于平穩。

     若是在進行大規模的遷移,首先山東自己本身的糧食種植,就得受到影響,張居正不可能為了你譚綸的功績,而使自己主政的山東出現田地荒蕪的場面。

     無奈,譚綸将目光放到了即将改封海東的朝鮮王治下,朝鮮國小然民衆,而遼東地廣人稀,正好兩相互補,将朝鮮國百姓遷移過來,不就補足了遼東缺人的困境了嗎。

     不僅如此,譚綸還告知那些在三山浦港貿易的‘戶商’們,讓他們前往南方等地的時候,宣揚一下遼東這邊,遍地都是金子,滿地都是傻狍子等着那些無地流民過來。

     為了鞏固遼東,内閣商議過後,第一次主動的在大朝會上,提出修建京師到天津至錦州遼陽沈陽,直至龍江城的必要鐵路航線。

     這一條遼東鐵路,目前來講,修建之後是注定十幾年之内,若不靠着戶部的補貼,是注定要虧損的,但高拱這個眼光毒辣的首輔,即時的發現了遼東的重要性。

     尤其是化肥出現之後,遼東耕地大面積的增産,更是讓高拱看到了遼東的巨大潛力,這樣一個未來的糧食大省,如何能夠就這麼放任其不管不顧。

     尤其是皇太子殿下曾經跟自己說過,鞑靼人現在占據的草原地底下,深埋着目前大明所急需的煤炭,蒸汽火車的便捷性毋庸置疑,現在北直隸各行各業,隻要是有能力,能夠使用上蒸汽機頭的,全都下了訂單給造辦監。

     造辦監為了能更快的制造出所急需的機頭,更是單獨分割出一個廠來,專門用來生産研發蒸汽機,蒸汽機更是開始出現小型化的趨勢。

     這點高拱全都看在眼裡,作為大明變法領路人,對待新鮮事物,高拱都極為的熱心,西山的煤炭開采,顯然已經是供給不上目前京師城内的所需了。

     北直隸及山西的鐵路還在修建,山西出産的煤炭又不能及時的運送入京,即使以後山西鐵路通了之後,從山西直接運送到遼東,也是路途遙遠,遠不及遼東這邊自己修建一條。

     在派遣大軍出塞,占據住塞外土地,進行煤炭開采,而被皇太子殿下命名為‘通遼府’的遼河一帶,煤炭開采已經如火如荼的正在進行之中。

     蒸汽機也随之進入了遼東地界,應用在了煤炭開采之中,如今的遼東,可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