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丰收

關燈
    遼陽城外的這些個海東移民,雖然個子上,較遼東大明和女真人要矮小瘦弱得多,但這些個海東移民,卻比之女真人等,更加的适應遼東的土地耕種方式。

     加上朝廷為了扶持遼東的開發,将三山浦港開辟成為了軍商兩用海港,其實嚴格來說,三山浦港并不能算是商港,能夠到達三山浦港的那些個商人,全都是有門路,在戶部及市舶司那邊走了關系的。

     這些‘戶商’,在領取了特殊通行牌照之後,來往與天津大沽及新修建的山東萊州港,不斷地運輸遼東目前所急需的耕牛和百姓。

     山東這個大明的人口大省,在遼東的開發上,依舊貢獻出了它的一份力量,那就是張居正主持的人口遷移,将多餘的人口,大量的往遼東通過海路運輸過去。

     自從市舶司頒布了耕牛稅收減免的政策起,這些海商就精心挑選了各種強壯的海外耕牛運送回大明。

     不是說這些商人良心發現,不随便就拉頭牛運回大明,而是市舶司要求,上岸之後的耕牛及馬匹等,必須經過市舶司檢驗之後,才能得到應有的稅收減免。

     這些商人都是無利不起早的主,那裡會拉着些病牛,就回大明,這不是白白害自己損失一大筆銀錢嗎。

     自然是把海外的那些個健壯的耕牛或者馬匹,運送回大明了,其中還有一個意外的收獲,那就是,南方運輸入京的戰馬,第一次超過了茶馬貿易所得數額。

     這些從小亞細亞運送過來的高大戰馬,讓皇太子朱翊釴欣喜不已,為此,朱翊釴特意命太仆寺優選良種戰馬,與大明的河西等戰馬進行配種生育,繁衍出大明自己的優質戰馬出來。

     而山東那邊,在張居正的主政之下,利用自身人口優勢,不斷地申請各種優質項目,落戶山東,其中最為矚目的便是說服了皇太子朱翊釴,将大明第一家化肥手工坊落戶在山東萊州府處。

     盡管随後天津州那邊,也開設了另外一家化肥坊,南京那邊,海瑞也緊随其後,申請到了一家,但張居正眼光獨到的優先生産出來之後,即使的輸送入遼東,将山東化肥之名,徹底的打開了局面。

     河南各個商人更是聞風而動,大肆的采購化肥入豫地銷售,以至于天津知州袁忠開始銷售化肥之時,竟然打不入河南那邊的市場,為此不得不通過海路方式,反而銷往閩粵兩地。

     不得不說,張居正在治理地方及辦事能力上,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他及時的發現,大明目前專利法大行其道,商品名牌成為了重要的一個标識。

     為此,張居正将山東出産的化肥,在自己主政的山東直接注冊,‘魯牌’化肥一時風頭無量,要不是南京化肥坊靠着地利優勢,運輸成本低廉的優勢,在張居正不斷地籌謀下,還真打不過山東化肥坊的攻勢。

     三大化肥坊,山東‘魯牌’,天津‘花牌’,南京‘豐牌’,将大明的市場徹底的瓜分幹淨,更是遠銷朝鮮及海東,開始顯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