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中宫

關燈
    四月甲子日,立夏,蕭明月站在未央宮閣道隐約望見北阙輪廓,春燕飛去,杜鵑啼鳴,山水滄池之間漸起白霧,樓阙高懸于天,似訣别,又似相逢。

     故人不可見,猶如浮雲散。

     幼時在書堂,夫子多次訴說長安城花天錦地,瑤台瓊室,于是蕭明月就去問陸九瑩,長安皇宮真的很美嗎? 彼時陸九瑩九死一生,獨行來到憉城,經曆過凄風苦雨的她始終言笑晏晏,望着遙遠的西邊回道:“長安自是很美的,皇宮也美,尤其是未央宮,很高,很壯觀。

    ” 宋家當時也是本地較有名氣的工匠,蕭明月很好奇:“是誰蓋得未央宮呢?” 陸九瑩還記得曾在林義王府讀過的簡冊,上頭寫着:“‘臣不勝大願,昧死請陛下,诏有司度長安地,作天子之宮曰未央,為漢家建萬世無窮之業。

    ’” 她說:“蕭相治未央宮,立東阙、北阙、前殿、武庫、太倉,宮殿布局輝煌,壯麗無比。

    高祖曾斥責未央宮室浮靡,蕭相答:‘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後世有以加也’。

    ” 年幼的蕭明月皺起眉頭:“一個姓蕭的工匠。

    ” 陸九瑩順着她的話說:“蕭相不是一般的‘工匠’,大父曾說蕭氏高識遠見,乃一代人傑。

    他不僅是治室,更是治世。

    ”說罷望着蕭明月的眉眼又道,“既都姓蕭,說不定還與你同族呢。

    ” *** 蕭明月再憶過往心間微熱。

    立于旁側的宮中小侍女不知她為何突然停了腳步,正要催促的時候,便見太子陸涺走至廊中。

    廊中郎衛得到太子示意便與那小侍女一道退下,讓出道來。

     閣道中隻餘他二人。

     陸涺與蕭明月有一丈之距,他望着層層疊疊的宮殿,緩緩開口:“高祖與蕭氏識于微末,蕭相一生為吏,安邦定國,其舉世功勳為後人永記。

    ” 蕭明月聞聲回頭,見着多日不見的陸涺有片刻沉默。

    自打他們在河畔與刺客以命相搏後,再見難以一如既往,彼時他是六藝之師的水居,現在他姓陸,是一國儲君。

     蕭明月雙手交疊至胸前,微微屈膝,斂下雙眸:“奴婢見過太子殿下。

    ” 陸涺擡袖示意,言語溫和:“不必多禮。

    明月,你可像以往那般喚我先生,或是水居都行。

    ” “殿下,”蕭明月略有拘謹,鄭重說道,“在尚林苑時大家不知殿下真實身份,才喚一聲先生,彼時民女頻頻越禮,與殿下以友相交是為大不敬,如今我随九翁主進宮待嫁,必當循規蹈矩,謹言慎行。

    ” 陸涺笑着說:“聽你的意思,以往與我相交很是不規矩,也很不謹慎。

    明月,那時我二人生死一線,你不是說,若在此身死,也不枉結識一場。

    想來,是騙我了?” “當然不是。

    ” “我知曉了,你是在怪我沒有救你,也沒有救九翁主。

    ” 蕭明月道:“我從未這般想過。

    ” 聽到她自稱我,陸涺微微松了心弦。

     蕭明月又說:“廣靈王與鎮北侯謀反定是亂了朝堂,殿下是太子,當是勞心焦思。

    殿下曾讓倚華到獄中給我送藥,還替九翁主上書,已然有心相幫。

    ” 陸涺不做辯解,因為其中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隐秘,他對于蕭明月并未言無不盡。

     授藝先生與當朝太子,終究不一樣。

     “那我們還是朋友嗎?”陸涺問。

     “殿下如有要求隻管吩咐,在離開皇宮之前,我能為殿下做的定當全力而為。

    ” “那你就别叫我……” 陸涺還沒說完,便被來人截斷話語。

     “一個奴婢而已,當真自命不凡。

    ” *** 來人金光閃閃白裙逶迤,二公主玉照撫着發髻墜落的金流蘇,眉眼透着輕蔑,她勾唇笑的驕狂,一副睥睨萬物的模樣。

     玉照起初沒有正眼去瞧人,經過陸涺身側時看清蕭明月的臉,她卻有幾分詫異,但很快便斂回情緒。

     玉照面部五官不算柔和,呈兇相者不适合濃飾,可她似乎偏愛重彩,眼角暈染的墨色連成一線,快要斜飛入鬓。

    那雙薄唇的顔色更是與臉相失諧,應當是口脂中的紫草調和過多,導緻脂色發青。

     蕭明月看見玉照時微微側過肩,恭敬地颔首低眉。

     “我認得你。

    ”玉照徑直開口,“你是九翁主的侍女。

    ” 蕭明月見禮:“二公主安。

    ” 玉照冷眼瞧她,又看了看陸涺,她說道:“太子,父皇先前不同意你去尚林苑授藝,我還以為他老人家想偏心五弟,如今看來,卑賤的奴婢能與一國儲君同行,也難怪父皇苛刻于你。

    一個奴婢妄言為太子做事,怎麼,我漢家的千軍萬馬護不得太子,輪得到一個下人在此大放厥詞?” “二姊姊,你誤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