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战火纷飞的时代

關燈
    損失還在趙無恤的承受範圍。

     楚國對晉國一直都是虎視眈眈,這也是趙無恤這兩年以來都不敢直接對魏氏動手的原因,所以,這兩年趙無恤除了對韓氏行使一些溫和手段之外,一直在隐忍,直到确定楚軍主力遠在巴蜀的時候,才對魏氏行雷霆之擊。

     趙無恤的心腹謀臣張孟談給其設定的取魏之計的時機選得非常好,楚國如今隻能在晉國身上占些便宜,但卻無力幹涉趙魏的戰局。

     在秦楚兩國下場之後,趙無恤再次增兵十萬,攻打魏氏之地,兩個月的時間,魏氏在河東的領地除了安邑之外全部落在了趙氏的手裡。

     魏氏之前偌大的領地有三分之二落到了趙氏的手裡,三分之一落到了秦國手裡,魏氏如今隻剩下安邑一座孤城還在苟延殘喘,但安邑陷入也隻是時間問題了。

     這次秦國算是吃撐了,不費吹灰之力之力就全據河西之地,這讓秦君嬴刺龍顔大悅,甚至親自跑到秦國的宗廟,向嬴氏列祖列宗報喜。

     楚國這次胃口不算大,撿了魏氏的上洛之地,搶了韓氏的重鎮宜陽,還有渑池,然後就沒有動作了。

     楚國這點收益與秦國相比,實在不值一提。

     而就在秦國與楚國在晉國這塊土地上奪食的時候,齊國大将田豹親率五萬大軍攻入了衛國。

     齊國的動作驚呆了趙氏,也驚呆了衛國,就連楚國也沒有反應過來。

     衛國在秦、楚、晉、齊四國大戰結束之後,國土面積縮小了一半,如今在齊國的強大攻勢下,接連失地,恐怕這一半也保不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衛侯姬辄看着齊軍不斷逼近衛國都城濮陽,隻能一面征召國人抵抗,一面向趙氏求援。

     但如今趙氏将大部分的力量都投入了魏氏的戰場,哪有時間管衛國,而且趙氏也不會為了衛國而去得罪齊國這個盟友。

     楚盟這邊,前任衛侯蒯聩的反應倒是很大,連忙面見楚盟之中的幾個國家的國君,如鄭國、陳國、宋國這些距離衛國比較近的國家,衛侯蒯聩想要向這些國家借兵,意圖攻打齊國。

     衛侯蒯聩的目标當然不是為了救援衛國,他隻是想借助擊退齊國的威望回到衛國,意圖把他的兒子再度趕下君位。

     隻是前任衛侯蒯聩哪裡看得清現在的局勢,他這個前任衛侯早就入不得這些國家的眼,沒有哪一個國君願意見他。

     等他想着來求楚王熊章的時候,衛國都城被齊國攻破的消息已經傳了出來。

     三個月不到的時間,衛國就被齊國滅亡,衛侯姬辄在衛侯宮自焚而死。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前任衛侯蒯聩也不再前往襄郢,而是一臉落寞的回到了自己的領邑,自此再也沒有離開過。

     楚王章十七年是紛亂的一年,楚國在攻略巴蜀,但蜀國的抵抗至今還在繼續,趙氏聯合韓氏花費極大的代價終于滅亡了魏氏,秦國在魏氏身上吃下了一塊巨大的肥肉。

     齊國在幾個大國都抽不開身的情況下覆滅了衛國。

     兩年多以前,齊國在魯國宿敵舉行的彌兵大會之後,列國隻見戰亂不斷,覆滅的弱國更是極速增加,使得宿地之盟成為了一個笑話。

     天下諸國也不再承認齊國的霸權。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