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战火纷飞的时代
關燈
小
中
大
自從端木賜進入秦國後,秦君嬴刺迅速下達指令,将剛剛從漢中抽調返回的五萬秦軍派往少梁,這一決策使秦國在少梁的駐軍數量由原來的三萬猛增到八萬。
與此同時,負責鎮守楚國三川郡和上庸郡一帶的主将荊雲也行動起來,他從三川郡和上庸郡兩地的駐軍中抽調出五萬人馬,并開始向晉國韓氏的宜陽地區進發。
根據襄郢的命令,荊雲需要在合适的時機中,奪取魏氏的上洛之地以及韓氏的宜陽之地。
然而,荊雲經過深思熟慮後認為,一旦魏氏在與趙韓聯軍的戰鬥中失利,他們必定會調動上洛之地的魏軍回援。
因此,荊雲并不急于攻打魏氏的上洛之地,或許再過一段時間,這座城池就會自動落入他的手中。
相反,對于韓氏的宜陽之地,荊雲則認為應當迅速攻占。
因為一旦韓氏成功肅清渑池和郗塞之地的魏軍後,很可能會撤回宜陽。
如果不能及時采取行動,那麼這個機會可能就會錯失。
所以荊雲讓麾下五萬大軍迅速往宜陽趕去,另一邊征召民夫,将新城的辎重運往前線的楚軍大營。
新城乃是楚國攻略晉國的前沿,所以楚國長期在新城是存放了一定量的糧草辎重的,現在這些糧草正好可以派上用場。
楚王章十七年四月,楚将荊雲以五萬大軍攻打晉國韓氏的重鎮宜陽。
宜陽本有三萬韓軍鎮守,但因為宜陽守将分出兩萬韓軍攻打魏氏的渑池和郗塞,導緻宜陽空虛。
當荊雲渡過洛水,兵臨宜陽的時候,宜陽城的副将才緊急向渑池的宜陽将軍求援。
隻是當宜陽将軍集結部隊迅速趕到宜陽的時候,宜陽在韓氏援軍到達的前半個時辰就落到了楚軍手中。
韓氏的宜陽将軍對留守宜陽的副将大恨,恨其無能,宜陽城中尚有一萬大軍,偏偏三天的時間都堅持不到。
宜陽将軍見重鎮宜陽已經被楚軍攻破,他隻得帶領兩萬韓軍撤往渑池。
又過了數日,留在上洛附近的斥候突然向荊雲禀報,說是駐守上洛之地的魏軍在一日之前全部撤離。
荊雲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神色大喜,他的預料果然沒有錯,于是立刻分出五千人去占領上洛之地。
就這樣,楚國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就完成了既定目标,于是荊雲就将目光看向渑池。
另一方面,秦軍從少梁出發,拔除了魏氏在汾水兩岸的一些據點,随後又去攻打汾陰,秦軍與汾陰的魏軍交戰兩日之後,魏軍主動撤離汾陰,趕往支援安邑。
就這樣,秦軍花費了些許的代價就取得了位于河東最西邊的汾陰這座城池,于是秦軍想要繼續乘勝追擊。
秦軍的目标不是河東,而是河西,河西還有諸多城邑位于魏氏的手裡,所以秦君就給秦将授命,讓其擇機攻取整個河西。
這也是上次秦軍伐晉時的目标,但最終隻得了彭衙和少梁這兩處河西的重地,所以這次機會對秦軍而言乃是千載難逢。
秦楚兩國趁着趙韓圍攻魏氏的時候攻打晉國,這個消息很快就被趙氏的執政卿趙無恤得知。
對于這情況,趙無恤事先就推算過了,秦國窮兵黩武,并不被趙無恤放在眼裡,這次就算是被秦國占些便宜,以後随時可以拿回來。
但晉國身上的肥肉到了楚國這頭猛虎的嘴裡,以後想要拿回來,恐怕就難了。
不過這點
與此同時,負責鎮守楚國三川郡和上庸郡一帶的主将荊雲也行動起來,他從三川郡和上庸郡兩地的駐軍中抽調出五萬人馬,并開始向晉國韓氏的宜陽地區進發。
根據襄郢的命令,荊雲需要在合适的時機中,奪取魏氏的上洛之地以及韓氏的宜陽之地。
然而,荊雲經過深思熟慮後認為,一旦魏氏在與趙韓聯軍的戰鬥中失利,他們必定會調動上洛之地的魏軍回援。
因此,荊雲并不急于攻打魏氏的上洛之地,或許再過一段時間,這座城池就會自動落入他的手中。
相反,對于韓氏的宜陽之地,荊雲則認為應當迅速攻占。
因為一旦韓氏成功肅清渑池和郗塞之地的魏軍後,很可能會撤回宜陽。
如果不能及時采取行動,那麼這個機會可能就會錯失。
所以荊雲讓麾下五萬大軍迅速往宜陽趕去,另一邊征召民夫,将新城的辎重運往前線的楚軍大營。
新城乃是楚國攻略晉國的前沿,所以楚國長期在新城是存放了一定量的糧草辎重的,現在這些糧草正好可以派上用場。
楚王章十七年四月,楚将荊雲以五萬大軍攻打晉國韓氏的重鎮宜陽。
宜陽本有三萬韓軍鎮守,但因為宜陽守将分出兩萬韓軍攻打魏氏的渑池和郗塞,導緻宜陽空虛。
當荊雲渡過洛水,兵臨宜陽的時候,宜陽城的副将才緊急向渑池的宜陽将軍求援。
隻是當宜陽将軍集結部隊迅速趕到宜陽的時候,宜陽在韓氏援軍到達的前半個時辰就落到了楚軍手中。
韓氏的宜陽将軍對留守宜陽的副将大恨,恨其無能,宜陽城中尚有一萬大軍,偏偏三天的時間都堅持不到。
宜陽将軍見重鎮宜陽已經被楚軍攻破,他隻得帶領兩萬韓軍撤往渑池。
又過了數日,留在上洛附近的斥候突然向荊雲禀報,說是駐守上洛之地的魏軍在一日之前全部撤離。
荊雲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神色大喜,他的預料果然沒有錯,于是立刻分出五千人去占領上洛之地。
就這樣,楚國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就完成了既定目标,于是荊雲就将目光看向渑池。
另一方面,秦軍從少梁出發,拔除了魏氏在汾水兩岸的一些據點,随後又去攻打汾陰,秦軍與汾陰的魏軍交戰兩日之後,魏軍主動撤離汾陰,趕往支援安邑。
就這樣,秦軍花費了些許的代價就取得了位于河東最西邊的汾陰這座城池,于是秦軍想要繼續乘勝追擊。
秦軍的目标不是河東,而是河西,河西還有諸多城邑位于魏氏的手裡,所以秦君就給秦将授命,讓其擇機攻取整個河西。
這也是上次秦軍伐晉時的目标,但最終隻得了彭衙和少梁這兩處河西的重地,所以這次機會對秦軍而言乃是千載難逢。
秦楚兩國趁着趙韓圍攻魏氏的時候攻打晉國,這個消息很快就被趙氏的執政卿趙無恤得知。
對于這情況,趙無恤事先就推算過了,秦國窮兵黩武,并不被趙無恤放在眼裡,這次就算是被秦國占些便宜,以後随時可以拿回來。
但晉國身上的肥肉到了楚國這頭猛虎的嘴裡,以後想要拿回來,恐怕就難了。
不過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