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關燈
小
中
大
>
“姐姐上二樓吃杯茶吧,店裡買了剛出爐的糖包子,姐姐正好嘗個新鮮。
” 袁菀道:“那好,這便叨擾娘子了。
” 張善雲引着袁菀進到二樓的會客廳,問禅沏了清茶上來,紫藤端來一盤糖包子與一些果子點心,二人放下東西之後,善雲便讓她們出去了。
袁菀特意出宮來找她,應該不隻是送賀禮這麼簡單。
可是袁菀品完茶,又嘗了包子,還把紫藤拿來的果子點心都品評了一遍,也沒有說些其他的話。
善雲又陪着吃了半個包子,實在吃不下,索性開口問道:“我這段時間隔幾日就入宮一趟,隻是娘娘沒有傳我,我也不好自己上門叨擾。
不知娘娘身體如何,近來一切可好?” 袁菀放下包子,神情有些哀愁,但馬上帶着笑意道:“娘娘身體還好,張娘子以前為她開的方子,娘娘一直吃着。
就在張娘子進宮以前,還讓楊太醫替她診過脈,改了其中幾味藥。
” 袁菀說的診脈,應該是楊崇信辭官以前給馮娘子診的最後一次脈。
張善雲想起了那一方繡着絨球花的手帕,想到楊崇信突然辭官,風塵仆仆匆忙趕路的模樣,總覺得他的辭官或許和馮娘子有些什麼關系。
這番猜測中午在袁菀起身準備離開時得到了證實。
因為袁菀說:“娘娘在宮裡不便召娘子見面,張娘子現在隻管好好照顧董娘子的胎,不必與娘娘相見,也不必懷胎娘娘的身體。
隻有一句話,因在宮裡不方便和張娘子說,袁菀這才尋上門來。
” 善雲道:“這裡沒有其他人,袁菀姐姐有什麼要說的都無妨,問禅她們在樓梯口守着,此刻這裡不會有人上來打掃。
” 袁菀低頭,似是在躊躇,然後從衣袖裡取出一塊手帕,并不交給張善雲,隻是展示給她看手帕上的繡花。
善雲明了道:“我從另一個人那裡見過這塊帕子。
” 袁菀笑意很淡,“張娘子蕙質蘭心,袁菀有個不情之請。
想請娘子這次回應天府時,替我向持有這方手帕的人傳句話。
” “好,我會傳到,且不會告知第三人。
” “多謝娘子。
”袁菀道:“請轉告他:念子永歸,無複來期。
” 張善雲在心裡重複着這句詩。
念子永歸,無複來期。
這句詩是唐朝着名詩人高适寫的。
高适懷念已故的友人柳宗元,寫下了這句千古名句。
這詩句若是用來祭奠逝者,是懷念亡者,歎息二人從此無法再見之意。
但如果用它送給活着的人,似乎是在說:我懷着深切的思念,就當你死了。
希望你再無歸期,我倆此生永不相見。
這是訣别。
張善雲恐怕猜到了楊崇信和馮娘子之間發生了什麼。
楊崇信心系馮娘子,在最後一次診脈時向馮娘子傾訴衷腸。
而馮娘
” 袁菀道:“那好,這便叨擾娘子了。
” 張善雲引着袁菀進到二樓的會客廳,問禅沏了清茶上來,紫藤端來一盤糖包子與一些果子點心,二人放下東西之後,善雲便讓她們出去了。
袁菀特意出宮來找她,應該不隻是送賀禮這麼簡單。
可是袁菀品完茶,又嘗了包子,還把紫藤拿來的果子點心都品評了一遍,也沒有說些其他的話。
善雲又陪着吃了半個包子,實在吃不下,索性開口問道:“我這段時間隔幾日就入宮一趟,隻是娘娘沒有傳我,我也不好自己上門叨擾。
不知娘娘身體如何,近來一切可好?” 袁菀放下包子,神情有些哀愁,但馬上帶着笑意道:“娘娘身體還好,張娘子以前為她開的方子,娘娘一直吃着。
就在張娘子進宮以前,還讓楊太醫替她診過脈,改了其中幾味藥。
” 袁菀說的診脈,應該是楊崇信辭官以前給馮娘子診的最後一次脈。
張善雲想起了那一方繡着絨球花的手帕,想到楊崇信突然辭官,風塵仆仆匆忙趕路的模樣,總覺得他的辭官或許和馮娘子有些什麼關系。
這番猜測中午在袁菀起身準備離開時得到了證實。
因為袁菀說:“娘娘在宮裡不便召娘子見面,張娘子現在隻管好好照顧董娘子的胎,不必與娘娘相見,也不必懷胎娘娘的身體。
隻有一句話,因在宮裡不方便和張娘子說,袁菀這才尋上門來。
” 善雲道:“這裡沒有其他人,袁菀姐姐有什麼要說的都無妨,問禅她們在樓梯口守着,此刻這裡不會有人上來打掃。
” 袁菀低頭,似是在躊躇,然後從衣袖裡取出一塊手帕,并不交給張善雲,隻是展示給她看手帕上的繡花。
善雲明了道:“我從另一個人那裡見過這塊帕子。
” 袁菀笑意很淡,“張娘子蕙質蘭心,袁菀有個不情之請。
想請娘子這次回應天府時,替我向持有這方手帕的人傳句話。
” “好,我會傳到,且不會告知第三人。
” “多謝娘子。
”袁菀道:“請轉告他:念子永歸,無複來期。
” 張善雲在心裡重複着這句詩。
念子永歸,無複來期。
這句詩是唐朝着名詩人高适寫的。
高适懷念已故的友人柳宗元,寫下了這句千古名句。
這詩句若是用來祭奠逝者,是懷念亡者,歎息二人從此無法再見之意。
但如果用它送給活着的人,似乎是在說:我懷着深切的思念,就當你死了。
希望你再無歸期,我倆此生永不相見。
這是訣别。
張善雲恐怕猜到了楊崇信和馮娘子之間發生了什麼。
楊崇信心系馮娘子,在最後一次診脈時向馮娘子傾訴衷腸。
而馮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