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回春之術05

關燈
    第88章回春之術05 當晚張善雲回到明苑,把自己要出城的消息告知家裏,同樣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對。

     頭一個反對的是高淑英,一聽善雲說要出城,她立刻出言否定:“不行,祥隆寺裏現在魚龍混雜,你一個閨閣在室女,那裏一群男子,你去了如何同住一個屋檐?更何況,城外情形危及,即便要去,也該是我這個老婦去。

    ” 馬秀姑幾次欲言又止,雖然沒說什麽,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她對張善雲這一項決定并不十分支持。

     善雲走到正堂中央,向兩位長輩行禮,起身說道:“嬸嬸在我小時候便教導我,不該學那些庸醫所言‘寧醫十男,不治一女’的說法。

    醫者治病救人不論男女,既然如此,即便城外所有的病人都是男子,作為醫者就當一視同仁。

    我知道,嬸嬸心裏并不那樣想,隻是為了讓我留下才違心這樣說。

    ” “可是,嬸嬸也覺得癰疽并非與世人所想一樣會傳人,所以我此行并沒有想象的那麽大風險。

    況且,現在我是宋州城內對癰疽的醫治最有資歷之人,責無旁貸就是應當馳援病區的第一人。

    ” “我向嬸嬸和母親保證,此去一定珍重自身,安然歸來。

    ” “祥隆寺,我一定會去。

    ” 馬秀姑眉頭緊皺,神情猶豫道:“善雲,娘知道你和你二姐姐一樣,決定了的事就是用牛車也拉不回。

    但是這次太兇險,你看這樣好不好?城外缺的東西,咱們有多少就出多少,讓你哥哥派人送到祥隆寺去。

    那裏人手不夠,就遣幾名學徒前去幫忙。

    除了你親自去,其他的都可以。

    ” “娘,我如果不去,恐怕自己悔恨一生。

    ”張善雲說完,撩起裙擺屈膝下跪:“求母親和嬸嬸同意我出城。

    ” 高淑英連忙起身要去扶她,善雲卻托住了她的手不肯起,隻望着她。

     高淑英擰着眉,“如果你要去,那我和你一起去。

    ” “不可,嬸嬸你要留下來。

    堂姐臨盆在即,你不能走,醫館也需要有人看着。

    我想請嬸嬸出山,在我離開這段時間代為管理醫館的事。

    ” * 宋州城內人心惶惶,城裏的人每天都能聽說城外的消息:祥隆寺裏的癰疽病人有好些渾身潰爛,已經不治身亡,因是時疫傳人,屍體不能送回故土安葬,就地已經燒掉填埋了。

    大家對未知的疾病極為恐懼,所以平時能不出門的就都不出門了。

     可是這一日清晨,卻有一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地穿過宋州的街巷,往城門的方向去。

     領頭的隊伍是州衙的兩列衙役,黑壓壓的差服帶來滿街的壓抑氣息。

     州判張升照身着青色官服騎馬而行,馬行的不快不慢,馬蹄鐵踩在路上,發出悠長的“嘟得兒”聲。

     後方是兩部馬車,挂着“張”字的燈籠,駕車的人是張家的兩名車夫。

     再後頭,五輛太平車拖着滿滿的物品。

    車上運的是張氏醫館庫房裏所有留存的藥材、藥爐等物料。

     張氏醫館一半的學徒、掌櫃、幫工,今日都跟随張善雲一同出城。

     應天府的宋州城有許多時日不像今天這般熱鬧了。

    街上的鋪子隻有一半開張的,街頭卻難得站了許多旁觀的看客,有孩童問牽着他的母親問:“娘,他們要去哪裏?” 他母親掖了掖濕潤的眼角,對他搖了搖頭。

     旭日東升,晨間的陽光甚好。

     滿城的百姓懷揣的卻是送葬一般的心情,目送這一支逆行的隊伍。

     在這個即便一場風寒都能奪走壯漢性命的年代,孤身前往病區,無異于送死。

     有認識張氏醫館的馬車的,在人群裏呼道:“是張氏醫館的張小娘子!” “她要出城去祥隆寺!” “張小娘子!” “是張小娘子!” 黑壓壓的人群到了城門口,張善雲下了馬車,張升照走到她身前。

     後方是循着隊伍一同來送行的城內百姓。

    人群中已經有婦孺低低地在哭泣了。

     張升照的眼眶發酸,說話也有鼻音。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但是善娘,此行不論有多艱辛,你必須安全歸來。

    ” 善雲點頭:“好,我一定做到。

    ” 張升照提高了聲音又道:“張娘子,我以宋州州判之名,命你必須活着回來!” “是,張善雲領命!” 城門開啓,送行的隊伍為張氏醫館的車馬讓出一條道。

     這一支沒有配長矛利劍的隊伍,逆着人群上了戰場。

     前路未知,漸行漸遠。

     張升照站在風裏,明明天已漸暖,他卻不由得打了個哆嗦。

    手底下有人向他躬身行禮,問道:“大人,是否下令回程?” 許久才等到自家大人的命令:“回程。

    ” * 張善雲一行人抵達祥隆寺時,還未到正午。

     寺院門口掃地的小僧激動極了,抛下掃帚跑回寺裏,邊跑邊喊:“周大人!周大人!援軍來了!城裏來人了!” 周懷德正在血腥味濃重的偏殿裏幫忙,聽到跑來的掃地小僧說的話,怔了片刻。

     跟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