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魏武庫,諜戰!【求訂閱】

關燈
    “出了幾件成品?” “三件。

    ” 曹操擺擺手,内侍又退了下去。

     他上次看蜀錦,發現輕薄異常,舒适柔軟,讓人造了幾件東西。

    估計是要求過于特殊,織工們沒做過。

     皇帝的命令,又不敢馬虎,反複研究了好久,才做出符合要求的東西。

     内侍說準備好了,便是出了成品,可以随時送過來。

     曹操嫌數量少,不太好分配。

     他倒是不急着用,又讓内侍退走了。

     他步履悠閑的返回内宅。

     大雪下了多日。

     蒼山蒙白,凜冬已至。

     曹操處理國事之餘,迎來了又一個春節。

     這一年的節後,他來到城郊的制備營。

     張飛竟也在這裡。

     他手裡拿着一柄蛇矛,舞動如怒蛟。

     虛空發出雷轟般的悶響。

     那蛇矛卻是新鍛造的。

     他之前的丈八蛇矛,被擒入曹營那次,打斷了。

    此後鑄造了新矛,總覺得不趁手。

     但眼前新鍛造的這把,張飛十分中意。

     “陛下。

    ”張飛舉着大矛走過來。

     曹操點點頭,來到近處,看向張飛在試用的一列兵器架。

     架子上,懸挂着不少武器,包括一件精甲。

     其中一柄長刀,引起了曹操的注意。

     他上前拿起來打量,層層疊壓紋的冷鍛鋼材技術鑄造出來的戰刀,寬脊厚背。

     其長度超過五尺。

     這種鋼刀的韌性,鋒利程度,對于普通兵器來說,要遠超過沒有祭刻工造紋的青銅材質。

     普通青銅劍,很難打造的這麼長,并保持韌性。

     曹操信手一揮,寒光如閃電。

     虛空像是被切開了般,留下一道刀芒,良久不消。

     不遠處的一塊鐵胚,厚達三四寸,被一刀斬斷。

     兵工營的不遠處,有一排鍛造爐,正在熔煉鑄鐵,用來打造甲備。

     戰争是國力的綜合較量。

     制備能力,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西漢時期,武帝能開疆萬裡,擊潰鼎盛階段的匈奴,一個主因便是制備能力,形成的裝備碾壓。

     當時漢朝的中央軍,高達三十萬,全軍統一配發武器,披甲率超過四成,人手一把弓弩,配發長槍或短兵。

     所以當時有一漢抵五胡之說。

     巅峰時的匈奴,冒頓一度聚集了近四十萬鐵騎。

     那是整個冷兵器史上,騎兵最多的時候。

     因此才有了西漢開國的白馬之圍,高祖劉邦,險些喪命。

     可見匈奴在鼎盛時期,被武帝擊潰,實是古今最了不起的冷兵器對決。

     而今的鮮卑,繼承了匈奴,雄霸草原。

     曹操雖然通過數次戰争,确立了戰略優勢。

     但想徹底擊潰鮮卑,絕不會那麼容易。

     他來到城郊武備營,是為了查看兵器甲胄的制備情況。

     當下普遍采用的冶煉手段,是塊煉法,或滲碳法。

     少部分國家,能初步煉制鋼鐵。

     諸如貴霜,帕提亞,還有羅馬帝國。

     但華夏在漢朝,已開始利用鼓風機,進入高爐煉鋼的初始階段,擁有了相對領先的冶煉技術。

     曹營目前的煉鐵方式,繼承了高爐煉鐵法。

     又在爐内增加了一道内牆,嘗試用煤炭燒爐,增加含碳量,從而提高武器制備的堅韌性。

     曹操在軍備營走動,查看詢問各類武器的制備情況,存量多少。

     詞條亦推送出相關訊息: 【大魏武備庫:集中央禁軍和邊軍,庫存及裝備的甲胄,合計十一萬四千二百三十七套; 頭盔九萬一千四百二十七頂; 盾七萬六千件; 弩九萬五千張; 弓七萬八千二百四十四張,箭矢一百二十餘萬支……】 這是大魏的武庫清單。

     武備的囤積,正處在史無前例的豐沛程度。

     不過曹操并不滿意。

     他看過西漢傳下來的一些記錄,武帝的墓裡,也有武備類的簡書,以炫耀武帝生前功績。

     曹魏現階段的武器儲備,至多是西漢鼎盛時的三分之一。

     他從兵工營出來時,看了眼北方。

     這些武備,正陸續往北線推運。

     馬上就要開春了。

     二月初,曹操簽署了對北動兵的命令。

     北線已進入厲兵秣馬的狀态。

     …… 許攸最近一直在外走動,沒回邺城。

     他是皇帝的奔走之友,人盡皆知,如今又任職中樞,京官外巡,各地官吏熱誠接待。

     許攸索性以外巡為由,在各地整理縣志卷宗,很少回邺城。

     前幾日,又有人給他送金銀,許攸頗為警覺。

     他和暗處不知來曆,給他提供金銀,換取消息的勢力,有了新的聯系。

     但許攸留了個心眼。

     他把大魏的一些消息,傳給對方,不過調整删減了部分内容,傳遞的都是假消息。

     這樣即便事敗,他對曹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