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開國朝會,第一次調整【求訂閱】
關燈
小
中
大
燈影搖曳。
貂蟬仔仔細細的給曹操穿配着龍袍。
大魏的龍袍,采用玄色。
所謂玄色,與黑色其實有些差别。
玄色是各種顔色融合在一起,包容萬色而形成的黑。
并不是直接染出來的墨黑。
秦朝尚黑,始皇帝的龍袍,準确的說也是玄色。
曹操覺得玄色龍袍,比後世的明黃色龍袍,要威武霸氣的多。
其以雲錦绫羅織造,以黃、紅兩色為線,上繡龍、翟紋,以及十二章紋。
十二章紋,即日、月、星辰、山河、龍、花、鳥……又以九龍為主體,分别在前胸、後背、兩肩和前後膝蓋部位,加上衣襟,袖端,正龍各繡一條。
九條龍,是氣運之極,取周易中的九五至尊,飛龍在天之意。
貂蟬身上穿的是貴妃服飾,上有鳳紋。
但鳳的尾巴,頭冠上的翎羽,數量不同,對應後宮的品秩。
隻有皇後,才能穿配最高等的鳳袍。
皇帝的頭冠,沒有用漢時常見的垂簾冠。
漢時的帝王戴垂珠冠,有山河日月加身的寓意,又可以适當的保持神秘感,天顔不可視。
曹操試了下,垂珠冠太不方便,關鍵是特麼的擋視線。
他以武立國,把皇冠改成了武冠,戴着也簡單,發髻往裡一束,穿上龍簪便可,英武逼人。
曹操打量龍袍,問貂蟬:“哪條龍是你繡的?” 貂蟬明眸閃阖:“陛下如何知道這龍袍,有我的繡工?” “傾兒姐她們幾個也繡了,都搶着繡夫君胸前的正龍。
我繡的是夫君内襟那條小龍。
” 為什麼有一條龍,會繡在裡襟? 因為九是奇數,很難在布局上,做到對稱。
于是将一條龍繡在裡襟。
這樣,龍袍的實際龍紋,不少于九條,與至尊之數吻合。
外表看起來又很對稱,追求美觀性。
曹操翻開裡襟,果然看到一條小龍,足下踏雲,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貂蟬原是宮裡的女官,繡工極好。
曹操:“貂蟬啊,開國後,不同于之前,咱家内庫,怕是要縮水。
” 貂蟬吃了一驚,擡眸來看曹操。
“你對衣冠,服侍如此擅長,而治世和亂世的一個不同,是購買力會快速複蘇。
你去找青玉和雪錦(白珂),伱們仨做一門生意,可以給内庫創收。
她倆對消息搜集有專長,你開一家染織服侍類的商鋪,遍及各地主要城池。
她倆負責将其與消息搜集聯系起來,通過各地對錦繡,布匹的購買力,也算是對各地貿易的一種普查補充。
前些時日,織布的機械有突破,接下來會在大魏各地推廣,逐步增加紡織業的體量。
你來做這門生意,想賠錢都難。
” 要知道這個年代,布匹,錦緞和金銀等值。
蜀錦有很長一段時間,直接當錢用。
所以這是一門搶錢的生意。
各家士族都在做,經西域,往外出口更是天價。
曹操還有别的打算,先讓貂蟬把攤子支起來。
卞媚那邊有現成的人手。
“知道了。
”貂蟬喜悠悠的應了。
“你回吧,朕走了。
” 曹操穿好龍袍,腰纏帝王玉帶,龍行虎步的去了。
貂蟬在後方打量,曹操穿上龍袍,愈發威嚴逼人。
他出了起居室,典韋,許褚便從門廊兩側跟上來。
這倆貨也換上了新的戰甲,上有工造紋密布,威武異常。
出了後殿建築群,前方就是理事的正殿。
大殿宏闊,正門兩側,各有十八根巨木打造的立柱,要三四人才能合抱。
立柱下方,以青銅為基座,高度超過七丈,上有雕琢的盤龍紋。
大殿整體以榫卯結構搭建。
房檐上有瑞獸的石雕,華麗莊嚴。
曹操進來時,百官已提前了一刻鐘入殿。
文武兩列,恭敬等候。
初立國,曹操調整了一些制度。
但并未急于求成。
中央仍沿用此前的官制。
沒有追求更精簡高效,諸如後世的三省六部制。
有些事,要循序漸進,當下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曹操在主位入座,下方三呼萬歲。
遂進入朝班環節。
衆臣依次啟奏各自負責的事。
開國後的首次朝會,最重要的議題,是頒布了一項新制。
這是曹操結合後世經驗,率先提出,由核心層的幾人,豐富完善形成的三長制。
什麼是三長制? 所謂三長,就是五家為鄰,設一鄰長; 五鄰為裡,設一裡長; 五裡為黨,設一黨長。
三長制與均田制最好是相輔而行。
但這個需要後續再次改革,前期要一步步來。
先說三長制,其職責是檢查戶口,征收租調,征發兵役與徭役。
也就是将曹魏此前對人口的嚴格普查,更進了一步,落實的更具體。
實行三長制,三長直屬州郡。
原本依附于士族、豪強的農戶,将成為國家的正式編戶。
其目的在于杜絕地方士族,豪強林立的局面。
将他們藏匿不報,作為私用的人口,都記錄在冊。
這是一項從根本上遏制地方,加強中央集權的制度。
要知道世家大族,在地方擁有衆多宗族、部曲,甚至是私兵。
依附其下的農民,往往有數百家、上千家,乃至萬家,均為他們的私擁人口。
這些豪強士族,是地方大戶,宛如土皇帝。
他們的存在,給地方割據,提供了最好的土壤。
他們
貂蟬仔仔細細的給曹操穿配着龍袍。
大魏的龍袍,采用玄色。
所謂玄色,與黑色其實有些差别。
玄色是各種顔色融合在一起,包容萬色而形成的黑。
并不是直接染出來的墨黑。
秦朝尚黑,始皇帝的龍袍,準确的說也是玄色。
曹操覺得玄色龍袍,比後世的明黃色龍袍,要威武霸氣的多。
其以雲錦绫羅織造,以黃、紅兩色為線,上繡龍、翟紋,以及十二章紋。
十二章紋,即日、月、星辰、山河、龍、花、鳥……又以九龍為主體,分别在前胸、後背、兩肩和前後膝蓋部位,加上衣襟,袖端,正龍各繡一條。
九條龍,是氣運之極,取周易中的九五至尊,飛龍在天之意。
貂蟬身上穿的是貴妃服飾,上有鳳紋。
但鳳的尾巴,頭冠上的翎羽,數量不同,對應後宮的品秩。
隻有皇後,才能穿配最高等的鳳袍。
皇帝的頭冠,沒有用漢時常見的垂簾冠。
漢時的帝王戴垂珠冠,有山河日月加身的寓意,又可以适當的保持神秘感,天顔不可視。
曹操試了下,垂珠冠太不方便,關鍵是特麼的擋視線。
他以武立國,把皇冠改成了武冠,戴着也簡單,發髻往裡一束,穿上龍簪便可,英武逼人。
曹操打量龍袍,問貂蟬:“哪條龍是你繡的?” 貂蟬明眸閃阖:“陛下如何知道這龍袍,有我的繡工?” “傾兒姐她們幾個也繡了,都搶着繡夫君胸前的正龍。
我繡的是夫君内襟那條小龍。
” 為什麼有一條龍,會繡在裡襟? 因為九是奇數,很難在布局上,做到對稱。
于是将一條龍繡在裡襟。
這樣,龍袍的實際龍紋,不少于九條,與至尊之數吻合。
外表看起來又很對稱,追求美觀性。
曹操翻開裡襟,果然看到一條小龍,足下踏雲,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貂蟬原是宮裡的女官,繡工極好。
曹操:“貂蟬啊,開國後,不同于之前,咱家内庫,怕是要縮水。
” 貂蟬吃了一驚,擡眸來看曹操。
“你對衣冠,服侍如此擅長,而治世和亂世的一個不同,是購買力會快速複蘇。
你去找青玉和雪錦(白珂),伱們仨做一門生意,可以給内庫創收。
她倆對消息搜集有專長,你開一家染織服侍類的商鋪,遍及各地主要城池。
她倆負責将其與消息搜集聯系起來,通過各地對錦繡,布匹的購買力,也算是對各地貿易的一種普查補充。
前些時日,織布的機械有突破,接下來會在大魏各地推廣,逐步增加紡織業的體量。
你來做這門生意,想賠錢都難。
” 要知道這個年代,布匹,錦緞和金銀等值。
蜀錦有很長一段時間,直接當錢用。
所以這是一門搶錢的生意。
各家士族都在做,經西域,往外出口更是天價。
曹操還有别的打算,先讓貂蟬把攤子支起來。
卞媚那邊有現成的人手。
“知道了。
”貂蟬喜悠悠的應了。
“你回吧,朕走了。
” 曹操穿好龍袍,腰纏帝王玉帶,龍行虎步的去了。
貂蟬在後方打量,曹操穿上龍袍,愈發威嚴逼人。
他出了起居室,典韋,許褚便從門廊兩側跟上來。
這倆貨也換上了新的戰甲,上有工造紋密布,威武異常。
出了後殿建築群,前方就是理事的正殿。
大殿宏闊,正門兩側,各有十八根巨木打造的立柱,要三四人才能合抱。
立柱下方,以青銅為基座,高度超過七丈,上有雕琢的盤龍紋。
大殿整體以榫卯結構搭建。
房檐上有瑞獸的石雕,華麗莊嚴。
曹操進來時,百官已提前了一刻鐘入殿。
文武兩列,恭敬等候。
初立國,曹操調整了一些制度。
但并未急于求成。
中央仍沿用此前的官制。
沒有追求更精簡高效,諸如後世的三省六部制。
有些事,要循序漸進,當下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曹操在主位入座,下方三呼萬歲。
遂進入朝班環節。
衆臣依次啟奏各自負責的事。
開國後的首次朝會,最重要的議題,是頒布了一項新制。
這是曹操結合後世經驗,率先提出,由核心層的幾人,豐富完善形成的三長制。
什麼是三長制? 所謂三長,就是五家為鄰,設一鄰長; 五鄰為裡,設一裡長; 五裡為黨,設一黨長。
三長制與均田制最好是相輔而行。
但這個需要後續再次改革,前期要一步步來。
先說三長制,其職責是檢查戶口,征收租調,征發兵役與徭役。
也就是将曹魏此前對人口的嚴格普查,更進了一步,落實的更具體。
實行三長制,三長直屬州郡。
原本依附于士族、豪強的農戶,将成為國家的正式編戶。
其目的在于杜絕地方士族,豪強林立的局面。
将他們藏匿不報,作為私用的人口,都記錄在冊。
這是一項從根本上遏制地方,加強中央集權的制度。
要知道世家大族,在地方擁有衆多宗族、部曲,甚至是私兵。
依附其下的農民,往往有數百家、上千家,乃至萬家,均為他們的私擁人口。
這些豪強士族,是地方大戶,宛如土皇帝。
他們的存在,給地方割據,提供了最好的土壤。
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