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近水樓台先得月【求追讀】

關燈
    【鮑信,泰山平陽人。

    漢末濟北相,讨伐董卓的諸路人馬之一】 【性格:沉着剛毅有謀略,家本修儒,逢亂而入兵,可用不可殺,損氣運】 曹操看見鮑信的一刻,詞條自行浮現。

     史載說曹操最初是聚衆五千,起兵于己吾,準備讨董卓。

     鮑信遂與其弟鮑韬率兵響應。

     鮑信本是受大将軍何進征辟,來洛陽就任都尉一職,何進死後,董卓入洛陽。

    鮑信看出其暗藏禍心,去找袁紹,建言對付董卓。

     但袁紹猶豫未動,先機已失。

     鮑信失望下返鄉,征召了士兵兩萬餘人,騎兵七百,運糧草物資的車馬,五千多輛。

     這人的謀略,遠見,執行力都是一時之選。

     等到讨董聯盟破裂後,鮑信又勸曹操靜觀其變。

    等黃巾軍進攻兖州,刺史劉岱貿然出戰,兵敗戰死。

    鮑信立即将曹操迎立為兖州牧。

     眼下的洛陽,因為曹操的存在,發生了不少變化。

    鮑信還沒走,但正值他離開的前夕。

     傍晚,他在家裡收拾東西,接家人傳報,說有人到訪,來的人陣仗極大。

     他從屋裡出來,便看見曹操單手背負,在家人引領下進來,身畔是典韋,蕭項。

     貂蟬跟在旁邊,好奇的打量着曹操專程過來一見的人。

     “鮑都尉。

    ” 此時的鮑信,三十七八歲,年富力強,面龐方正,眼神堅毅,穿着紅褐色漢服,很幹淨。

     兩人此前打過照面,彼此知道有對方這麼個人。

     “曹上軍。

    ” 鮑信有些詫異于曹操的到訪。

     一行人來到正堂。

     “冒昧登門,鮑都尉莫怪,實是有些事想和都尉商量。

    ” 曹操胸有丘壑,但不是對誰都用陰謀詭計: “董卓提兵入洛陽,社稷失陷。

    我知都尉已看出董賊掌内宮,可脅陛下生死,廢立皇帝之事也非秘密,各方都無力改變。

    ” “當下洛陽已是險惡之地,且難有作為。

     本初已離開洛陽,準備聯袂各方,聲讨董賊。

    都尉可是也打算離開洛陽?” 鮑信更是驚訝,他并未宣揚自己要走,曹操竟知道了。

     于是避而不答道:“之前便知上軍統兵,力阻董卓兵馬進洛陽,後又屢次護持宮禁、城防。

    上軍此來,可是有以教我?” 他之前是何進的人,何進死了,通過袁紹,知道些曹操做的事,用的是試探的口氣。

     曹操很直白的表達了自己的意思。

     鮑信若想有作為,不妨彼此聯合,相互呼應。

     如今的天下,叛軍頻發。

     地方豪強聚衆,屢見不鮮。

     曹操打算先團結能團結的人,快速壯大。

     而自己越壯大,天下紛亂的時間必然會越短,以最快的速度平定動蕩,讓神州大地恢複強盛的一統局面。

     鮑信是個值得信任,有能力,可為強助的人選,必須聯合起來,雙方都可以少走彎路。

     鮑信對曹操的觀感不錯。

     但保持着謹慎,不敢交淺言深。

     不過随着交談,他發現曹操對時局,有着非常清晰獨到的認知,和他也有許多接近的地方。

     鮑信心裡轉着念頭,慢慢放下些戒備,和曹操的交談逐漸深入。

     眼見天色擦黑,曹操覺得初次交談,适度最好,當即起身告辭。

     兩人交談時,貂蟬一直安安靜靜的聽,從不插言。

     倒是鮑信被少女的傾城之貌影響,有過短暫的失神。

     等鮑信送曹操出府,上了馬車,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