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進度如飛【求追讀】

關燈
    上午的太陽,光芒萬重。

     何太後是曆史上“六後臨朝”中,最後一位臨朝稱制的太後。

     她入殿,與兒子劉辯共同入座,環視衆臣,好一會沒說話。

     “今日早些時候,接秘報,皇甫将軍知董卓兵逼洛陽,於昨日夜率精銳,阻截董卓來自涼州的叛軍,獲大勝。

    董卓的援軍,被斬首千人,餘衆四散。

    ” 殿内陡然安靜了一瞬,旋即出現輕微的躁動。

     袁隗,崔烈彼此對視,都看出對方臉上的喜色。

     袁隗此前就想組織城内兵馬,聯合擊潰董卓。

     為的就是防備其援兵來洛陽,難以抗衡。

     得知皇甫嵩出兵阻截董卓援軍,頓時驚喜之極。

     董卓來洛陽,如同懸在衆人頭頂的利劍。

     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最需要的一個好消息。

     群情振奮。

     “皇甫将軍雄才,迎頭重創董卓,于洛陽實有大利。

    ” “不知皇甫将軍會不會揮師,親來洛陽,護持社稷!” “我就說不用擔心,董卓必食敗亡的惡果。

    他想占據洛陽,癡心妄想。

    ” 包括盧植和曹操也各自欣喜。

     其實消息兩人早都知道了。

     皇甫嵩是淩晨時阻擊董卓援軍,連夜派兵急報洛陽,以安人心。

     派來送消息的斥候,疾馳百裡,天亮才入城,走的就是東門。

     還有密信暗中送給曹操,商榷如何在洛陽内外呼應,除董卓之患。

     曹操把相關消息,第一時間送給了盧植。

     丁原也已知道,嚴防董卓的反撲。

     “有皇甫将軍在外用兵,董卓必處處受制。

    ” 衆臣紛紛出言,贊譽皇甫嵩。

     曹操卻是冒出一個念頭,各地流民不斷增加。

     他和丁原把持的東門,南門仍通過洛水,照常接收天下各地送來的消息和奏本。

     但皇帝,太後,荒廢朝政多日。

     衆臣也沒有對地方的變化,給予過多關注,所有人都更顧擔憂董卓對他們的威脅。

     太後宣布過消息,自己也長長的松了口氣。

     群臣情緒高漲,對她來說就是人心可用,能更好的維持她們母子的權力。

     少頃,其他大臣散去,各行其事。

     曹操,盧植等三五人,卻被留了下來。

     “盧尚書,依你看,能不能讓皇甫将軍秘密行軍,從東門入城,與城内兵馬相合,徹底平息董卓之亂!”何太後問。

     盧植答:“朝中必有董卓的人,皇甫将軍帶兵靠近洛陽,不可能瞞過董卓。

    ” 何太後大失所望:“還是不行嗎。

    ” 盧植又道:“正相反,臣以為,可以密信給皇甫将軍,讓他暗中統兵以最快速度來洛陽,即便董卓發現,城中兵馬,也非他一時所能勝,當可護持太後與陛下。

    ” 何太後患得患失:“若董卓拼死沖擊皇宮,萬一沒能擋住他,如何是好…此事我再想想。

    ” 曹操面無表情的旁聽,沒主動出言。

     何太後說要想想,他便執禮告退。

     盧植還有再勸的想法,留下沒走。

     九月初的上午,陽光明媚。

     曹操來到皇宮東門。

     這裡有大量西園軍駐守。

     夏侯惇,曹仁,曹洪三人被他早上入朝時,帶了過來。

     西園軍原有八校尉,其中的下軍校尉鮑鴻,因為大量貪腐,數月前被撤職斬首。

     頂替鮑鴻的校尉叫姚均,四十出頭,沉默寡言。

     西園軍是先帝劉宏親自抽調組建,和禁軍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