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古之惡來【求追讀】

關燈
    晨光中,王允一身玄色漢服,寬袍大袖,被仆從引入曹府正堂等候。

     他消瘦的臉上,神色嚴肅。

     昨晚看過曹操送去的信,心神不安,急着過來了解一些詳情。

     曹操從後宅出來,和王允碰面。

     為節省時間,仆從将早食也端過來,竟還給王允準備了一份。

     王允已顧不上這些,問道:“我來是有事相詢,關于典軍昨日給我的手書,董卓…” 曹操悶頭喝了口粥,“董卓領三千精銳,加上暗中的一支隊伍,逼近洛陽。

     他的大軍也在來的路上。

    ” 王允眯着眼:“昨日城外,是太傅出面平息紛争。

    那太傅可知董卓有明暗兩路人馬?” “知道。

    ” 王允立時心頭一緊,意識到了其中的内情。

     【難道太傅想用董卓的兵力謀事,進一步掌控朝政,還是…這太冒險了…曹操如何能知道這些】 曹操忽然聽到王允心裡的念頭。

     他在分析袁隗的意圖和曹操所說的真實性。

     曹操:“董卓後續兵馬來洛陽,可以幫太傅定鼎朝局。

    ” “但他不會告訴太傅,來洛陽的兵員真實數量,足可沖潰洛陽防務。

    ” “什麼!” 王允手一抖,剛拿起來的茶盞盡數灑在身上:“你是說…他想占據洛陽!” “不止。

    ”曹操淡定道。

     他告訴王允這些,是因為王允和袁隗頗有交情。

     如果能通過王允,讓太傅袁隗重新考量,會給董卓形成很大的障礙。

     至少他想帶兵來洛陽,将平添阻力,形勢會有利的多。

     “我要去見太傅。

    ” 王允霍然起身。

     不管曹操說的對不對,都不容猶豫。

     而王允既然來了,顯然傾向于相信曹操。

     讓王允去找袁隗,有可能暴露出曹操在謀劃針對董卓。

     但這個險是值得的,對付董卓,早晚會被他發現,不可能一直在暗處。

     當然,如果能在幕後當黑手,更方便,也更安全。

     曹操補充道:“若太傅問消息如何取信,王刺史要慎言!” 王允被罷官前官拜刺史。

    曹操仍以舊時官稱來稱呼。

     也有提醒他不要把消息是從自己這裡得來,随意說出去。

    因為他沒有證據,全憑猜測,不足取信。

     “多謝孟德相告。

    ” 王允起身一鞠,匆匆而去。

     曹操吃完早飯,也往府外行去。

     出了宅邸,門口有一匹毛色棕黑發亮,蹄子有碗口大的駿馬,和一衆親軍等在那。

     自宮變發生,已連續三日沒有朝會。

     各級官吏都是被太後召見議事。

     少帝劉辯受了驚吓,連日都沒露面。

     曹操翻身上馬,策騎往城外而去。

     朝陽初升。

     城外的西園軍駐軍營地内,響起震天的喝彩聲。

     軍營中間的演武場上,曹操和麾下兩校的西園軍精銳齊聚。

     曹操在衆人圍觀下,張弓射箭。

     後世的史書有過明确記載,說曹操才力絕人,手射飛鳥,弓禽猛獸,一日可獵雉六十三頭。

     禽鳥善飛,位置不固定,一次出獵能射六十三頭,可見其箭術。

     而此時曹操還打開了聆聽戰場的聽覺,虛空中,風向的細微變化,盡在掌握。

     他張弓試射了幾箭,甚至能聽到箭矢離弦後,與空氣摩擦的銳響和阻力。

     從來沒有一刻,他對箭的把握如此入微。

     周邊千軍肅穆,每當曹操射出一箭,衆人便齊聲喝彩,氣氛濃烈。

     先前衆人卻是不知這位一人獨領兩校的校尉,箭技有如此厲害。

     曹操初射時,靶位在三十步外。

     旁觀的軍伍中,不乏不以為然的心思。

     但三十步的靶位,被曹操一箭穿透。

     靶位中間出現了個窟窿。

     準頭還在其次,射穿靶位後,箭矢仍飛出四十餘步,才落地。

     這說明曹操用的是強弓,力量驚人。

     第二次五十步,第三次百步,第四次一百五十步,已接近常規弓箭有效射程上限。

     當再次被曹操射穿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