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我報之以悶棍

關燈
    【董卓,字仲穎,隴西郡臨洮縣人。

    漢末軍閥、權臣】 【權謀統帥值:71,修虎韬将略,擅開闊地形作戰。

    占據洛陽,專攝朝政,可推動他的虎韬将略化為帥略,兵家修行大增】 【忠誠值:51,每況愈下,造反有理,随時準備進占洛陽以亂政】 【性格:殘暴、權欲、貪婪、逆天悖理,日漸兇狂……殺之聲望大增,增己氣運。

    修虎韬者,當前無法聆聽心聲】 曹操注意到對董卓的提示,多出了統帥的标注。

     内容也更多,妥妥‘大頭目’級别的怪,殺之所得豐厚。

     董卓主修的是兵家虎韬,太公六韬之一……曹操心忖。

     兵家修行有不同門類,即兵權謀,兵形勢,兵陰陽,兵技巧四大派。

     太公虎韬介于兵權謀,兵形勢之間,沖陣、用謀皆可。

     後世認為,曹操正是兵權謀這一脈的代表之一。

     而此時遠處兩軍交戰的聲響更為清晰。

     城牆上,京兆尹蓋勳伸手一拂,朗聲道:“聖人言,知者不惑,自知者明。

    ” 蓋勳習文通武。

     他口中輕吟,牽動自身修行的文韬武略,隐約便有一部儒家竹簡的虛影浮現,翻開,氣機從竹簡中升起,融入他的雙目。

     蓋勳頓時看清了遠方傳來交戰聲響的地方。

     甄氏姐妹對蓋勳的修行有些側目,竟達到了聖人言的地步。

     她們的父親,甄氏家主就是這一級别,在儒家,已是初入神通層面的手段。

     兩女也各推力量,遠眺城外。

     入目便見到一支千餘人的隊伍,斜向飙出,直沖董卓駐紮兵馬的矮丘。

     那矮丘上留了董卓麾下兩千部衆,在紮營。

     而來襲隊伍為首将領,頭戴銀盔,大矛前刺,令虛空響起低沉的呼嘯。

     營地外圍剛布下的絆馬索,還有随軍攜帶的簡易木栅,砰然倒塌,波及數十丈,連兵員也踉跄倒退。

     那為首将領以一人之力,就掀翻了千人駐紮的營地。

     董卓之前下令在稍遠處紮營,人員循環出入,讓人摸不清他帶來的兵馬數量,行疑兵之計。

     此時瞬間被揭開了真相。

     站在城外的董卓,也運用某種兵術,将有人襲營的過程,看的一清二楚。

     “這是誰的兵馬。

    ” 董卓還未入洛陽,便感覺到了這座城池深深的惡意。

     遠處的矮丘周圍,董卓麾下兵馬,快速調整,雙方短兵相接。

     沖營的隊伍首領,巨矛翻飛,頃刻挑翻了多個逼到近前的董卓帳下精銳。

     有一将領想沖擊那銀盔巨矛的骁将,被其一矛抽翻,連座下馬匹也唏律律的一聲嘶鳴,跪倒在地。

     這銀盔将領的勇武,讓遠近觀者震驚不已。

     董卓眉頭越皺越緊。

     這次來洛陽,不僅城門處有兵馬列陣以待,紮營的地方還被奇襲。

     這是他來之前,萬萬沒料到的。

     曹操悠然遠觀。

     他眼前還浮現出另一則詞條:【聲望達到五千後,天賦能力聆聽戰場可提升】 沖營的隊伍,是丁原派來的,為首将領正是呂布。

     而丁原決定出手針對董卓,是曹操昨晚與其見面,不動聲色間推動的。

     隻需說明大将軍何進新喪,董卓挾威而至,兵強馬壯,地位必會進一步提高,有望成為何進之後,軍方第一人,統攝朝政。

     再加上董卓和袁家的關系。

     屆時朝野當中,文武相合,會是什麼形勢? 丁原自行腦補,越想越覺得不對勁。

     何進之前調各方兵馬來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