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大徹大悟,使用權(5k)

關燈
    終南山裡,道觀林立,出名的道觀不少,毫無名氣的道觀也很多。

     妖類坐地修行最多的地方是青城,而各種道士坐山頭最多的地方,就是終南山。

     太乙觀被一把火燒成廢墟之後,名頭被摘,授的資格都被取消,終南山裡其他道觀,其實多少都是有點想法。

     曾經太乙觀在很多人的觀念裡,就等同于三山五嶽之一的終南山。

     所以現在終南山裡的諸多道觀,多少都會覺得他們也是有希望,來代表終南山。

     這幾個月的時間,這些人各種動作不斷,之前在羅天大醮的時候,這些道觀之間也曾鬧出過一些龌龊。

     隻是多少都要臉面,都沒鬧大,知道的人不多。

     其中一個無名小道觀裡,一位中年道士,正坐在蒲團上閉目誦經,外面傳來敲門聲。

     普通的隻有一進的小院落,聲音非常清晰,大門打開,另外一個穿着普通藍色道袍的道士走了進來。

     藍袍道士走近之後,閉目誦經的道士,沒有睜開眼睛,歎息一聲道。

     “你們不用來找我了,太乙觀被毀,與旁人無關,純屬咎由自取,我不會參與你們的事情,你走吧。

    ” 藍袍道士面色不變,還是不死心。

     “你本是有望繼任太乙觀住持之位,如今太乙觀多年基業,毀于一旦,你就真的甘心?” 誦經的灰袍道士睜開眼睛,望着前方神像,神情很平靜。

     “親手毀掉這些的不是外人,是曾經的太乙觀住持自己種的因,最後毀掉這些的,也是太乙觀的祖師,一切都發生在太乙觀内部。

     至于牽扯到的其他人,烈陽也好,烈陽部也好,都隻是表象而已。

     我的法壇已裂,你們找我也無用。

     走吧。

    ” 聽到這話,藍袍道士面色一變。

     法壇已裂,意思就是此後再也無法借所授之來做法,道途已廢。

     聽對方如此平靜的說出這些,藍袍道士便握子午印,拱手行了一禮,後退三步之後,一言不發,轉身離去。

     做事歸做事,信念是堅定的,但是對于修道不修力的道人,則是必須保持必要的尊重。

     灰袍道人坐在蒲團上,默默誦經,恍如已經大徹大悟。

     作為曾經太乙觀的人,他并不怪别人,反而挺感謝那些外人,祖師清理門戶,讓他們懸崖勒馬,總歸是還給留了一線生機,沒把事情做絕。

     若是像之前一樣,走上了歪路,最終再也停不下來,那才是徹底毀了太乙觀的千年道統。

     如今,燒了那給外人看的道觀,卻留下了道統,遠比曾經要純粹得多。

     灰袍道人誦經結束,站起身,身前便多了一座已經斷裂開的微型法壇。

     他如同往常一樣,點了三炷香,準備插入香爐裡。

     當看到線香之上,袅袅輕煙,直直地飄起,灰袍道人愣在了原地,而後立刻後退三步,跪在蒲團上,重重叩首。

     那一直平靜的臉上,也泛起了濃烈的心緒,他雙目含淚,一邊叩首,一邊哽咽。

     “不肖弟子,叩謝祖師。

    ” 那香爐之中,插滿了香,可是所有的香都是隻有尖端一點點燃燒的痕迹,所有的香插入香爐之後,便會自行熄滅。

     這代表着,他連普通人都不如,普通人都不至于如此。

     好幾個月時間了,到了今日,終于有一次,香插入香爐之後,可以正常燃燒了。

     至少此刻,他起碼能比得上一個普通陌生人了。

     對于一個自小在太乙觀長大,在太乙觀授的道士來說,這意義完全不一樣。

     他叩首之後,稍稍擡起頭,看到那被他自己崩裂的法壇,頓時明白為什麼了。

     作為曾經的太乙觀裡,有資格繼任主持的人,他大徹大悟,再有行動之後。

     此刻祖師終于給予了一絲回應,讓他徹底領悟,這才是真正傳承太乙道統的正途。

     “無上太乙救苦天尊。

    ” 道士誦了一聲聖号,心緒漸漸平複,他愈發堅信自己的選擇沒有錯。

     太乙觀是他的根,也是他的家,太乙觀被毀,他心裡不難受那是假的,不失落也是假的,要說開始的時候不怨恨烈陽部和溫言,那也是假的。

     随着時間流逝,他覺得自己想明白了,可是上香的時候,祖師都不準他敬香,他就知道他沒徹底明白。

     今日,算是徹底大徹大悟,邁出最後一步。

     他捧起斷裂的法壇,手中發力,徹底将其掰斷,然後帶上褡裢,背上幹糧,轉身離開了道觀。

     悶頭苦修,不是正途,他要去做事情。

     他穿着布鞋,道袍,背着褡裢,恍如正兒八經的苦行僧,在天氣還冷的時節,就這麼步行着,順着公路,一路向南而去。

     遇到好心人,讨口水喝,遇到病人,正好有把握能看出點什麼,就給點建議,讓對方去醫院做特定方向的檢查。

     每日夜晚,天寒地凍,讓他很難受,可一路向南走,這種感受逐漸削弱,都能讓他覺得自己在走向對的路。

     哪怕他自己也知道,越往南走,溫度越高,若是到了南海郡,穿短袖都很正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有時候,人在困難的時候,就是需要點這種東西,來堅定自己的信念。

     灰袍道士已經想好了,一路行來,能遇到什麼事情,那就全看天意,遇到事情之後要怎麼做,那就全看他本心,他相信這就是他的修行,也是重建太乙觀的必經之路。

     遠處的一座樓上,前兩日去見他的那位藍袍道士,遙遙看着那個風塵仆仆的背影,無聲無息地行了一禮,表示敬重。

     這一位是徹底沒法拉攏了。

     他頗有些羨慕,他能看出來,灰袍道士是開悟了,身為道士,道行、境界遠比道法重要得多。

     曾經就有正兒八經的實例,明明都未授,道法不精,術法不通,卻一朝開悟,白日飛升。

     他們這些道士,未必敬重實力強的人,卻敬重道行高的人。

     當然,他們頗有些看不上武夫,也有這方面原因。

     藍袍道士遙遙抱拳,行了一禮,這次是徹底死心了,太乙舊部,怕是徹底沒法借力,也沒法借名了。

     本來太乙觀就是最響當當的大旗,也是最适合的。

     别看太乙觀被毀,可有的是人,會覺得毀掉的隻是可以重建的道觀而已。

     三山五嶽之一的名頭,可不是那麼容易被毀掉。

     不然的話,終南山裡其他道觀,為什麼現在要争這個名頭。

     要是都能昂首挺胸,心懷坦蕩地邁過門檻,跨過正中的空門,為什麼那些不接待外人的道觀,卻還要在空門旁邊多修兩扇門。

     藍袍道士歎息一聲,借不到太乙觀的名頭,後面的事怕是沒那麼容易做喽。

     三山五嶽裡,扶餘山不用想,龍虎山不敢想,武當山惹不起。

     而終南山名存實亡,基本沒戲。

     茅山态度暧昧,還弄不清楚那位看似剛猛,沒那麼多彎彎繞繞的掌教到底怎麼想的。

     明明之前是明面上最不喜歡烈陽的山門,這次卻又把寶貝徒弟踢下山,扔到南武郡當牛馬。

     青城就更算了,那個另類掌教,一直沒人能搞懂他。

     被溫言斬了在青城潛修的大妖,清虛子什麼都沒說,最近更是拉着溫言,到處跟人介紹,那是青城的不語道人。

     不知道多少人,都看傻眼了,不太懂清虛子又在搞什麼鬼。

     青城内部,都有一堆人完全看不懂這是什麼操作。

     至于老君山更是拉倒,老君山是正兒八經的潛修派,每一代就一個正兒八經的下山人,人丁稀少到好多次差點斷了道統。

     聽說溫言剛幫老君山找回了什麼要緊的東西,老君山裡的一位老道士,都能被請下山來辦事了,這裡面肯定有很大關系。

     至于最後,最沒存在感,實際上又最有存在感的崂山,那更是完全沒有一點統一的理念。

     最有教無類的就是他們,現在山下各種派系,散門小戶,很多往前追溯,都是來自于這裡。

     崂山道士曾經非常的出名,現在沒什麼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