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以夷制夷

關燈
    袁軍大規模的進攻鹽城,這本是一場戰鬥力懸殊的戰役,但是令司馬懿和顔良想不到的是,鹽城卻是一座空城。

    倭寇搜刮完這裡的資源就不知所蹤了! 這讓袁軍十分無奈,有種拳頭砸在棉花上的感覺。

     然而鹽城中的慘象還是令人咂舌和憤慨的!這裡的大漢子民全部被屠戮,物資糧草也被掠奪走,城中很多地區還被焚燒,所謂鹽城就是一個被毀掉一半的破城了。

     倭寇的行徑使得袁軍上下都十分憤慨,但又找不到敵軍,因此司馬懿隻得快速把軍情彙報給袁尚,并且開始廣撒斥候,尋找倭寇的去向。

     但說實在的,兩萬多人的倭寇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在廣袤的徐州東部的沿海地區分散和藏匿這兩萬人多人,十分容易。

     司馬懿有大智慧,知道糧食和淡水是任何一支軍隊的支撐之本,因此讓斥候尋找食物充沛的村莊。

    果然找到一些零散的倭寇,但是大部隊卻并未找到。

     好在袁軍斥候抓到了很多倭寇的俘虜,用刑之後,讓他們張了嘴! 原本語言不通,按照常理說即便倭寇俘虜想說點什麼,袁軍的審訊官也聽不懂。

    但是司馬懿親自坐鎮審訊,他用他狼一般的智慧和語言不通的倭寇用手語,加象聲詞,加推理,了解到這支倭寇軍隊的去向了! 好幾個倭寇俘虜在用刑之後,都用象聲詞模仿大海的聲音,又用手描繪船隻。

    司馬懿結合很多東部沿海漁民提供的消息,了解到這些倭寇竟然駕船逃到一些有淡水或者能夠比較容易得到淡水補給的島嶼上了。

    壓根不在陸地上,因為倭寇也清楚,正面打不過大漢的軍隊。

     如此一來,這些倭寇就成了海上的海盜和流寇,想短時間的肅清和剿滅變得很不現實,即便是狡猾的司馬懿也一時想不到對策。

    畢竟袁軍在東部沿海沒有大的船塢,之前的船塢都被倭寇擊毀和燒毀了,所以想短時間跨海襲擊這些島嶼上或者在海上船舶逗留的倭寇極為困難。

     司馬懿把消息傳給了袁尚,袁尚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他知道對付有孫權這個内奸的倭寇并非靠着一腔熱血就能搞定的!對付倭寇這個民族向來不那麼容易。

    而且袁尚也清楚,倭寇并非此時自己最大的敵人,江東孫權才是死敵,也是解決倭寇的關鍵! 不過袁尚也有想不通的地方,就是倭寇怎麼就敢在孫權的挑撥下在生産力和軍事力量不足的基礎上組建軍隊侵犯大漢領土呢?原史中,這個時代的日本是彌生時代,日本的統治者應該是邪馬台國的女王卑彌呼。

    她在位期間一直是對大漢和曹魏十分臣服和向往的,基本就是把中國文化和國度當做老師和大腿的模樣,這是腦子進水了,怎麼把五萬人送到這裡做倭寇? 這也就是大漢内亂,顧不上收拾倭國,一旦袁尚統一了天下,倒出功夫,組建船隻和軍隊,跨海去東瀛,隻怕要把倭國滅族才是! 袁尚清楚的記得,原史中,對大漢東邊和東北邊進行攻伐和攻略的是遼東太守公孫度和他的兒子公孫康。

     别看在三國内部争鬥的舞台上基本看不見公孫度家族,但是在對東北亞的掌控和攻略方面,公孫度家族卻是令外族畏懼膽寒的存在。

     據《後漢書》記載,高句麗";其人性兇急,有氣力,習戰鬥,好寇鈔";,公孫度曾擔任玄菟郡佐吏熟知高句麗虛實,公孫度在取得遼東郡後東伐高句麗,是役之後,高句麗聽從遼東調遣。

     在公孫度擴張海東期間,高句麗王伯固畏懼公孫度的威名,在公孫度讨伐富山賊時亦派遣大加(大加為高句麗官名)優居、主簿然人等相助。

    之後公孫度更是東征高句骊,西征烏丸,威震海外。

     除此以外,東瀛的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也一直臣服公孫度家族,尤其是在公孫康時代,經常有上貢和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交流。

    公孫康于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派公孫模領兵振興扶桑邪馬台國,史稱“右折燕齊,左振扶桑,淩轹沙漠,南面稱王”。

     也就是說公孫康在建安九年直接派兵駐軍邪馬台國! 袁尚繼續回憶,公孫家族派兵援助邪馬台國幹什麼?這時袁尚想起一個搞笑的名字——狗奴國。

     狗奴國——日語為くなこく,是西晉陳壽着《三國志·魏志·烏丸鮮卑東夷傳》中所記載的倭國之一。

     公元2世紀末,倭國紛亂,分解成衆多小國,以邪馬台國最為強盛。

    狗奴國位于邪馬台屬國奴國南方,是唯一不附屬于邪馬台國的國家。

     袁尚想到這裡似乎思路清晰了! 這夥被孫權蠱惑和引誘的倭寇應該是狗奴國的兵馬,這個國家與邪馬台國不同,是一個崇尚戰争和暴力的國家,旨在侵略和血腥統治。

    狗奴國同邪馬台國一直有戰争,雖然人數不占優勢,但是卻能和邪馬台國在倭國的戰争中平分秋色,分庭抗禮! 而邪馬台國的統治者卑彌呼女王則是奉行融合與學習态度,與大漢交好。

    而原史中公孫康往邪馬台國駐軍也是幫助卑彌呼女王對抗狗奴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這個狗奴國在很多日本史學家的眼中,是後來大和民族的前身。

    對狗奴國的結局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最初打不過邪馬台國,于是往日本東部遷徙,後來發展,并且在卑彌呼女王死後滅掉了邪馬台國;另一種是狗奴國發展成為另一個國家,熊襲國。

     但曆史界更傾向于第一種結局說法。

     其實在許昌之戰被呂布擊殺的難升米,在原史中後來成為邪馬台國的将領,并且替卑彌呼女王出使曹魏。

    隻不過這個曆史節點,難升米還沒有投靠邪馬台國,依然隸屬狗奴國。

    孫權的穿越影響了難升米這個人的曆史走向軌迹。

     袁尚穿越而來,着實體會到這狗奴國的倭人更具有後世倭寇和侵略者的本性!于是袁尚便起了提前閹割倭族的想法!隻要把狗奴國消滅掉,這支倭國中的侵略基因就會被減除,之後再把仰慕中華文化的邪馬台國同化和通婚,就可以融合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