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絕品

關燈
    第二日李奮來到了廣應縣,找人把書信送到了金府。

    自己便在集市上買了一些禮品。

     租了一輛馬車,車夫趕趕着馬車。

    李奮躺在馬車上懶洋洋。

    過了一會, 車夫說:秀才老爺求真書院到了。

    請您下車。

     李奮給車夫給了一貫銅錢。

    說:麻煩您了。

    我這就下車。

     李奮下了馬車。

    來到求真書院門口。

    他知道門沒有關,所以就自己走了進去, 看看到夫子正在講課。

    隻是年紀比之前大了一些。

    精神頭也不怎麼好了。

     不過老人家還是顯得那麼神采奕奕。

    和往日一樣,總是現的那麼嚴厲。

     師娘正在院子裡澆花。

    臉上充滿了慈愛。

     李奮看了一會兒。

    這時師娘也轉過了身子。

    滿臉驚喜。

    笑得合不攏嘴。

     李奮輕輕的開口,說:弟子李奮見過師娘。

    給師娘行禮了。

    一邊說一邊彎腰拜了一下。

     師娘一臉驚喜。

    說:你是奮兒,長這麼高了。

    變化真大。

    這麼長時間也不來看看。

     快回,先坐着喝茶,師娘給你做飯。

    你稍微等一下,你夫子還在授課?你先坐一會兒。

     李奮指了馬車,說:師娘不忙。

    我讓人把禮物拿進來。

    弟子好久不過來了。

     這不帶了點東西,今天專門來看夫子和師娘。

    希望師娘不要責怪。

     師娘說:我沒有責怪你。

    是很久沒有見你了,不知道你過得好不好? 飯還能吃得飽嗎?不敢亂花錢。

    現在筆墨紙硯都很貴。

     孩子你遭了不少罪呀。

    想到這些我心裡就難受。

    你遭了多少罪,隻有我們知道。

     李奮心裡一暖,心想這個世道還是有些人很善良的。

    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是無私無悔的。

     這些人對他的關心都是真誠的。

    不管是李德五爺爺和李陳氏奶奶, 還是夫子和師娘。

    他們這些人心地善良。

    讓人欽佩不已。

     接着開口說:師娘責怪的是。

    隻是來看師娘,心裡一高興就沒忍住, 多買了一點東西。

    也算是盡點孝心吧。

    主要是想吃師娘做的飯嗎?好長時間也沒見夫子了。

    這不是不是悄悄的來看看嗎。

     然後李奮又搬了幾趟禮物。

    才來到客廳。

    師娘已經去廚房忙活了。

    緊跟着夫子也下課了。

     夫子孟有償來到院子,看到一個年輕人。

    在客廳裡站着。

    一副書生打扮,文質彬彬的。

    感覺這個背影很熟悉。

     聽到腳步聲,李奮回過身來,看到是夫子。

    開口說:夫子授課完畢了。

    快來,學生給您倒茶。

     夫子孟有償來到客廳坐了下來。

    接過李奮倒的茶喝了一口。

    驚呼道。

     說:你是奮兒,你我多長時間不見了呀?怎麼變化這麼大呀?人長高了,也結實了。

     李奮站起身子。

    低頭彎腰跪下行禮,開口說:弟子李奮見過夫子。

    今日冒昧上門打擾,夫子請夫子見諒。

     夫子孟有償笑着說:都考中秀才了,還磕頭行禮呢。

    快起來。

    你能來我很高興, 聽金府的兩位少爺說,你考得也不錯。

    鄉試發揮的很好。

    隻是一直沒見到你。

     我讓你師娘給你準備了一些衣服。

    沒想到你長這麼高了。

    看來衣服是小了。

     李奮起身說:弟子深受夫子大恩,終身難忘。

    全賴夫子細心教育才僥幸得中。

    感謝夫子關懷學生感激不盡。

     夫子孟有償說:今天來了就先不要走了。

    在家裡吃飯。

    我有好多話想對你說。

     完了我還要考考你的學問呢。

    衣服的事兒,就麻煩你師娘給你再改改吧。

     李奮說:謝謝夫子,有老師娘了。

    學生這次過來。

    給夫子專門準備了一件禮物,希望夫子能夠喜歡。

     說着從胸口拿出了一本春秋版的《論語》。

    還是精裝的。

     夫子孟有償接過去一看,愛不釋手,仔細觀察。

    不多的翻頁也跟讀。

    漸漸的讀出聲來。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 未之有也。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然後又鄭重其事的合上書。

    思考了很久。

     對李奮說: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