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榜上無名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劉墉未曾榜上有名,我垂頭喪氣,如霜打的茄子般沒了精神,而劉墉卻微微一笑,仿佛早已料到這結局。
在他的臉上絲毫不見憂愁之色,這讓我很是納悶。
我實在忍不住問道:“三哥,此次會試落榜,您怎的一點兒也不氣餒?”我眉頭緊皺,滿心的疑惑的問道。
劉墉輕輕搖了搖頭,目光中透着無奈與感慨,說道:“劉安啊,這榜上有名與否,并非全然取決于一個人才學的高低,其中的門道你所不知道的多着呢。
”他的聲音沒有絲毫浮躁,十分平靜。
就好像在講述一個他早已看破紅塵的道理。
我疑惑地睜大了眼睛,滿心不解地說:“三哥,難道這裡面還有什麼不可告人的貓膩之事?”我急切地想要知道真相,好奇的聲音不自覺地提高了幾分。
劉墉輕輕地歎了口氣,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無奈的說道:“官場錯綜複雜,有些事并非表面看上去那麼簡單。
再者……再者——此次不中,未必是樁壞事。
”他的語氣中帶着幾分深意,讓我這樣的人難以捉摸。
我愈發迷惑了,着急地說道:“哥,這如何能不是壞事?咱們千裡迢迢趕來,不就為了能金榜題名,入朝為官,一展抱負嗎?”我緊緊地盯着劉墉,希望能從他那裡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
劉墉拍了拍我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劉安,你年紀尚輕,有些事急不得。
此次會試,我已竭盡全力,至于結果,也在我的意料之中。
中與不中,些許小事,不必過于在意。
”說我年輕,好像他比我大許多似的。
不過,他說這話的時候,目光比我堅定而從容,仿佛是一位已經看透了世間的風雲變幻老者。
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心中雖然依舊困惑,但也知道劉墉自有他的想法:“三哥,那接下來咱們怎麼辦?是留在京城還是回咱山東老家?”我小心翼翼地問道,生怕惹得劉墉心煩。
劉墉目光堅定,擡頭望向天空,說道:“先在京城住上幾日,陪陪父母;然後走訪一下朋友,吟吟詩作作畫;最後咱們回老家種地去,過咱們的田園生活。
我相信,是金子在哪兒都會發光的。
”他說話的聲音充滿了自信和希望,讓我也情不自禁地受到了感染。
之後的日子裡,劉墉除了每日照常讀書習字外,不是陪同母親劉氏,便是拜訪親朋好友。
淡定從容,仿佛此次會試的失利對他毫無影響。
而我卻整日為他的事悶悶不樂,茶飯不思、飯不想,心中總是想着為何劉墉如此有才華卻未曾上榜。
這一日,突然府門口有人高聲呼呼:“皇上駕到!劉墉接駕——!”那聲音猶如驚雷,在劉府上空炸響。
劉府門吏如飛一般跑進府内,臉色蒼白,氣喘籲籲地通知劉墉說乾隆皇帝來了,而且是專門來找劉墉的。
劉墉趕忙整理衣冠,神色緊張但又不失穩重,率衆出門迎接。
見到乾隆皇帝,劉墉疾步上前,大禮參拜道:“草民不知皇上駕到,還請皇上恕罪!”我們一幹人等也趕緊跟着跪倒在地,山呼萬歲,聲音整齊而響亮,充盈了府門内外。
乾隆示意大家起身後進了劉府,徑直被迎接到了客廳,客廳内布置得樸素而不失風雅。
乾隆當中坐下,目光掃了一圈衆人,我等趕緊再次行了參拜大禮之後,乾隆說:“都起來吧!”他的聲音不大,卻顯得字字珠玑,接着問劉墉:“劉墉!為何來京卻不參加會試呀?”乾隆用質疑的眼神怒目而視地看着劉墉。
劉墉誠惶誠恐地回複道:“回皇上,草民參加了呀!”他小心翼翼的回答着乾隆的問話,内心裡帶有一絲小小的慌亂。
乾隆問:“朕怎麼沒有看到你的試卷?”他的眉頭緊皺,語氣中透露出一絲質問的口氣。
劉墉答:“這……草民不知!或許……草民的文章……不入流,入不了考官們的眼?”劉墉的臉上帶着一絲苦笑,顯得有些無奈。
乾隆皇帝一聽,拍案而起,大聲說道:“胡勝,着人給我查!劉墉的才能朕是知曉的,是誰從中作梗,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不得有誤!”他的臉色突然陰沉得可怕,眼中閃爍着怒火。
“嗻!”胡勝胡公公應了一聲,趕緊腳步匆匆的出去了,不敢有絲毫的耽擱。
“哼!竟敢有人在朕的大比之年舞弊,簡直無法無天!起駕回宮!”乾隆大發雷霆,衣袖一揮,帶着衆人返回宮中去了。
看那架勢,不知道要有多少人會因此獲罪,真是讓人膽戰心驚。
乾隆回到宮裡如何查劉墉會考文章失蹤之案,我們一無所知。
但是,據後來得到的消息,劉統勳受到了乾隆的申饬,那幾個考官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處罰。
原因是劉統勳在其中作梗,其他考官按照劉統勳的授意将劉墉的考試文章藏匿了起來,未曾評判以至落榜。
今年的會試已經結束,無法更改,也隻好等下次大考了。
過了些時日,乾隆召劉墉來到養心殿說道:“劉墉,此次舞弊之事,朕已查明,你父親劉統勳難辭其咎。
但朕念其往日功績,此次從輕發落。
”乾隆面色陰沉地說道,他的眼神中透着失望和無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墉跪地用充滿了感激和愧疚的聲音回道:“皇上聖明,家父一時糊塗,犯下大錯,還望皇上寬恕。
” 乾隆目光中帶着期許和鼓勵微微歎了口氣說道:“劉墉啊,朕對你寄予厚望,此次雖錯過會試,但下次定要有所作為。
” 劉墉叩頭謝恩:“謝皇上隆恩,草民定當加倍努力,絕不負皇上厚望。
”劉墉的額頭緊貼地面,表達了他的忠誠和心願。
“哦!對了。
太後知道了你回到了京城,十分想念。
你到太後那裡去看看吧!”乾隆補充道,語氣稍微緩和了一些。
“草民遵旨!”劉墉退出了養心殿,前往慈甯宮探望太後去了,我隻好到午門外等候,因為我這樣的小人物是進不了後宮的。
我在午門外焦急地踱步,心中默默祈禱着劉墉一切順利。
從慈甯宮出來後,劉墉心情沉重地和我一起趕回府中。
他的臉色陰沉,一言不發,我也不敢多問,隻是默默地
在他的臉上絲毫不見憂愁之色,這讓我很是納悶。
我實在忍不住問道:“三哥,此次會試落榜,您怎的一點兒也不氣餒?”我眉頭緊皺,滿心的疑惑的問道。
劉墉輕輕搖了搖頭,目光中透着無奈與感慨,說道:“劉安啊,這榜上有名與否,并非全然取決于一個人才學的高低,其中的門道你所不知道的多着呢。
”他的聲音沒有絲毫浮躁,十分平靜。
就好像在講述一個他早已看破紅塵的道理。
我疑惑地睜大了眼睛,滿心不解地說:“三哥,難道這裡面還有什麼不可告人的貓膩之事?”我急切地想要知道真相,好奇的聲音不自覺地提高了幾分。
劉墉輕輕地歎了口氣,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無奈的說道:“官場錯綜複雜,有些事并非表面看上去那麼簡單。
再者……再者——此次不中,未必是樁壞事。
”他的語氣中帶着幾分深意,讓我這樣的人難以捉摸。
我愈發迷惑了,着急地說道:“哥,這如何能不是壞事?咱們千裡迢迢趕來,不就為了能金榜題名,入朝為官,一展抱負嗎?”我緊緊地盯着劉墉,希望能從他那裡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
劉墉拍了拍我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劉安,你年紀尚輕,有些事急不得。
此次會試,我已竭盡全力,至于結果,也在我的意料之中。
中與不中,些許小事,不必過于在意。
”說我年輕,好像他比我大許多似的。
不過,他說這話的時候,目光比我堅定而從容,仿佛是一位已經看透了世間的風雲變幻老者。
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心中雖然依舊困惑,但也知道劉墉自有他的想法:“三哥,那接下來咱們怎麼辦?是留在京城還是回咱山東老家?”我小心翼翼地問道,生怕惹得劉墉心煩。
劉墉目光堅定,擡頭望向天空,說道:“先在京城住上幾日,陪陪父母;然後走訪一下朋友,吟吟詩作作畫;最後咱們回老家種地去,過咱們的田園生活。
我相信,是金子在哪兒都會發光的。
”他說話的聲音充滿了自信和希望,讓我也情不自禁地受到了感染。
之後的日子裡,劉墉除了每日照常讀書習字外,不是陪同母親劉氏,便是拜訪親朋好友。
淡定從容,仿佛此次會試的失利對他毫無影響。
而我卻整日為他的事悶悶不樂,茶飯不思、飯不想,心中總是想着為何劉墉如此有才華卻未曾上榜。
這一日,突然府門口有人高聲呼呼:“皇上駕到!劉墉接駕——!”那聲音猶如驚雷,在劉府上空炸響。
劉府門吏如飛一般跑進府内,臉色蒼白,氣喘籲籲地通知劉墉說乾隆皇帝來了,而且是專門來找劉墉的。
劉墉趕忙整理衣冠,神色緊張但又不失穩重,率衆出門迎接。
見到乾隆皇帝,劉墉疾步上前,大禮參拜道:“草民不知皇上駕到,還請皇上恕罪!”我們一幹人等也趕緊跟着跪倒在地,山呼萬歲,聲音整齊而響亮,充盈了府門内外。
乾隆示意大家起身後進了劉府,徑直被迎接到了客廳,客廳内布置得樸素而不失風雅。
乾隆當中坐下,目光掃了一圈衆人,我等趕緊再次行了參拜大禮之後,乾隆說:“都起來吧!”他的聲音不大,卻顯得字字珠玑,接着問劉墉:“劉墉!為何來京卻不參加會試呀?”乾隆用質疑的眼神怒目而視地看着劉墉。
劉墉誠惶誠恐地回複道:“回皇上,草民參加了呀!”他小心翼翼的回答着乾隆的問話,内心裡帶有一絲小小的慌亂。
乾隆問:“朕怎麼沒有看到你的試卷?”他的眉頭緊皺,語氣中透露出一絲質問的口氣。
劉墉答:“這……草民不知!或許……草民的文章……不入流,入不了考官們的眼?”劉墉的臉上帶着一絲苦笑,顯得有些無奈。
乾隆皇帝一聽,拍案而起,大聲說道:“胡勝,着人給我查!劉墉的才能朕是知曉的,是誰從中作梗,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不得有誤!”他的臉色突然陰沉得可怕,眼中閃爍着怒火。
“嗻!”胡勝胡公公應了一聲,趕緊腳步匆匆的出去了,不敢有絲毫的耽擱。
“哼!竟敢有人在朕的大比之年舞弊,簡直無法無天!起駕回宮!”乾隆大發雷霆,衣袖一揮,帶着衆人返回宮中去了。
看那架勢,不知道要有多少人會因此獲罪,真是讓人膽戰心驚。
乾隆回到宮裡如何查劉墉會考文章失蹤之案,我們一無所知。
但是,據後來得到的消息,劉統勳受到了乾隆的申饬,那幾個考官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處罰。
原因是劉統勳在其中作梗,其他考官按照劉統勳的授意将劉墉的考試文章藏匿了起來,未曾評判以至落榜。
今年的會試已經結束,無法更改,也隻好等下次大考了。
過了些時日,乾隆召劉墉來到養心殿說道:“劉墉,此次舞弊之事,朕已查明,你父親劉統勳難辭其咎。
但朕念其往日功績,此次從輕發落。
”乾隆面色陰沉地說道,他的眼神中透着失望和無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墉跪地用充滿了感激和愧疚的聲音回道:“皇上聖明,家父一時糊塗,犯下大錯,還望皇上寬恕。
” 乾隆目光中帶着期許和鼓勵微微歎了口氣說道:“劉墉啊,朕對你寄予厚望,此次雖錯過會試,但下次定要有所作為。
” 劉墉叩頭謝恩:“謝皇上隆恩,草民定當加倍努力,絕不負皇上厚望。
”劉墉的額頭緊貼地面,表達了他的忠誠和心願。
“哦!對了。
太後知道了你回到了京城,十分想念。
你到太後那裡去看看吧!”乾隆補充道,語氣稍微緩和了一些。
“草民遵旨!”劉墉退出了養心殿,前往慈甯宮探望太後去了,我隻好到午門外等候,因為我這樣的小人物是進不了後宮的。
我在午門外焦急地踱步,心中默默祈禱着劉墉一切順利。
從慈甯宮出來後,劉墉心情沉重地和我一起趕回府中。
他的臉色陰沉,一言不發,我也不敢多問,隻是默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