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第十二周,考試周
關燈
小
中
大
2021.11.18
這一周是期中考試周,周一到周三期中考試,六門課,接着周四到周六休息,然後周日回學校,開始新的一周,藝術周。
所以昨天周三下午兒子放學就回家了,聽說昨天下午還做了三個小時的急救學習。
今天老師發給我兒子的一張照片,是他正在為一個假人做心髒複蘇,那樣子還挺像模像樣的。
可兒子昨天告訴我說,一點半就開始學習那個什麼急救,學了三個小時,不能玩,真讨厭。
我很奇怪地問他,你不是很喜歡這個的麼?因為七八年級時,他曾經讓我給他買急救包,還買了本急救的書,我還挺奇怪的,為啥喜歡這個,好像他還對此挺有興趣的。
他說,可是昨天下午那個時候不想學這個,想玩。
看來喜歡的東西也得出現在合适的時候吧,或許他不是真的喜歡這個,也說不定。
兒子回家時挺開心的,因為這一周沒有作業。
第一次沒有作業的假期,太棒了! 但是,兒子又說,下周我們要做項目,我們五個人,準備弄魔術。
有好多東西要看,還要買,挺忙的,他一邊吃着漢堡,一邊說。
原來他們分成小組來做項目,兒子說要把同學們拉到一個群裡來。
好吧,手機肯定在項目中要派上大用場的,你想呀,各自放學回家了,又見不了面,怎麼溝通。
我問,“你是項目組長?”兒子說,“大概,差不多是吧!” 行啊,兒子從來不願意出頭的,不願意沖在前頭的,即使在原來學校裡都是跟在後面的,無論是項目呀,戲劇呀,這次竟然要做組織者,應該是蠻值得的一段經曆。
當媽的,支持呗。
果然,昨天回到家,吃完飯就開始建群;接着找一些魔術的視頻,還發給我看;或者他學會了,做給我看;然後說要買什麼什麼東西,必須周日之前到;今天也趕到附近的大超市,去找找東西去等等,俨然一個小組長的樣子。
我能做的,無非是偶爾打個下手,買個電池啥的;或者當個觀衆,看看魔術視頻;再或者當做他的魔術的觀衆,配合一下。
還有重點就是,提醒他休息休息眼睛,把手機放一放;還有就是提醒他晚上不要弄得太晚,早點睡覺,還不錯,他還聽我的了,昨晚睡得不晚。
2021.11.19 昨天下午,兒子去了附近的商場超市,一方面去找找東西,一方面去逛逛。
回來的時候告訴我說,去的時候很幸運,碰到兩位老師的車,于是邀請他上車,送他到目的地,本來他打算走1公裡多去找小黃車的;同時,碰到的數學老師告訴他要修改期中考試卷,所以增加了假期作業。
好吧,兒子好像還行,沒有太沮喪。
他說120分卷子,72分及格,他考了74分,現在知道了作業,隻好做呢! 今天上午吃早飯的時候,兒子突然問我“校家委是什麼?”我就告訴他了是學校和家長溝通的渠道,有幾個代表的家長,我很奇怪他為什麼問這個。
原來是上周,家委有家長和裁縫老師協助他們量體,因為給他們幾個原來不是這個學校的孩子做音語舞服裝。
兒子說,那個家長是誰,說是家委讓弄的。
我說,其他同學都有,我想你肯定也得有吧,所以沒問你。
兒子說,是啊,那肯定得有,但是就是因為原來的同學不想浪費,就要我們也要做。
我說,那如果同學們沒有,你們不就是一起做了嗎?還是要做呀。
兒子說,那可不一定,這個班是第一個要做這個服裝的,其他班都沒有做。
我說,哦,這樣啊! 兒子說,這就是道德綁架! 我說,嗯,聽你這麼分析,好像是有點那麼個意味兒。
真行!連“道德綁架”都知道! 接着重點來了,兒子說,他們來量體都晚了,我們飛盤社活動都開始了。
我說,影響了你們訓練了是吧? 兒子說,就是影響了十幾分鐘。
我發現,重點還是影響了他玩耍,然後推到為何要做這個衣服,然後是原來是别人都做了,都做了就強迫我們做呀,然後是家委讓做的,家委是個啥呢。
當我沒有搶白他,沒有阻止他表達,接納他所表達的結果,也沒有給意見,而是給予他空間去描述,放松去表達,他就會一步一步把自己想說的說出來了。
而我呢,首先,專注地傾聽;其次,“嗯”“啊”地附和一下;再次,可以表達深刻的對他的理解。
其實這樣就夠了,如果還想多點的話,就表達一下我方的觀點,隻是分享,但沒有一丁點讓他認同的想法就好。
然後,我就能知道他的真正的想法。
隻要不是特别不正,我基本上不發表什麼,還是要允許他片面的不成熟的想法慢慢地沉澱,經曆,然後慢慢地轉變。
忍住,不說,管住嘴巴,還是我這個媽媽最需要去做的! 2021.11.20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今天早上看到一位薩提亞大師的視頻,說到情緒管理始于聆聽和允許。
我覺得是和最近一直在做的是一緻的。
當聽到兒子的話,首先是認真的聆聽,再就是允許他的表達。
大師還談到在孩子教育上,要鼓勵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情緒。
所以和兒子多聊一聊,聊的時候,多聽聽他的想法,在他說不出來自己的感受時,甚至點出來,就像上次兒子抱怨說我對家門口的建造房子的用途沒搞清楚的時候,我直接問他“你是失望了嗎?”他說有一部分失望。
這樣,兒子就能更清
所以昨天周三下午兒子放學就回家了,聽說昨天下午還做了三個小時的急救學習。
今天老師發給我兒子的一張照片,是他正在為一個假人做心髒複蘇,那樣子還挺像模像樣的。
可兒子昨天告訴我說,一點半就開始學習那個什麼急救,學了三個小時,不能玩,真讨厭。
我很奇怪地問他,你不是很喜歡這個的麼?因為七八年級時,他曾經讓我給他買急救包,還買了本急救的書,我還挺奇怪的,為啥喜歡這個,好像他還對此挺有興趣的。
他說,可是昨天下午那個時候不想學這個,想玩。
看來喜歡的東西也得出現在合适的時候吧,或許他不是真的喜歡這個,也說不定。
兒子回家時挺開心的,因為這一周沒有作業。
第一次沒有作業的假期,太棒了! 但是,兒子又說,下周我們要做項目,我們五個人,準備弄魔術。
有好多東西要看,還要買,挺忙的,他一邊吃着漢堡,一邊說。
原來他們分成小組來做項目,兒子說要把同學們拉到一個群裡來。
好吧,手機肯定在項目中要派上大用場的,你想呀,各自放學回家了,又見不了面,怎麼溝通。
我問,“你是項目組長?”兒子說,“大概,差不多是吧!” 行啊,兒子從來不願意出頭的,不願意沖在前頭的,即使在原來學校裡都是跟在後面的,無論是項目呀,戲劇呀,這次竟然要做組織者,應該是蠻值得的一段經曆。
當媽的,支持呗。
果然,昨天回到家,吃完飯就開始建群;接着找一些魔術的視頻,還發給我看;或者他學會了,做給我看;然後說要買什麼什麼東西,必須周日之前到;今天也趕到附近的大超市,去找找東西去等等,俨然一個小組長的樣子。
我能做的,無非是偶爾打個下手,買個電池啥的;或者當個觀衆,看看魔術視頻;再或者當做他的魔術的觀衆,配合一下。
還有重點就是,提醒他休息休息眼睛,把手機放一放;還有就是提醒他晚上不要弄得太晚,早點睡覺,還不錯,他還聽我的了,昨晚睡得不晚。
2021.11.19 昨天下午,兒子去了附近的商場超市,一方面去找找東西,一方面去逛逛。
回來的時候告訴我說,去的時候很幸運,碰到兩位老師的車,于是邀請他上車,送他到目的地,本來他打算走1公裡多去找小黃車的;同時,碰到的數學老師告訴他要修改期中考試卷,所以增加了假期作業。
好吧,兒子好像還行,沒有太沮喪。
他說120分卷子,72分及格,他考了74分,現在知道了作業,隻好做呢! 今天上午吃早飯的時候,兒子突然問我“校家委是什麼?”我就告訴他了是學校和家長溝通的渠道,有幾個代表的家長,我很奇怪他為什麼問這個。
原來是上周,家委有家長和裁縫老師協助他們量體,因為給他們幾個原來不是這個學校的孩子做音語舞服裝。
兒子說,那個家長是誰,說是家委讓弄的。
我說,其他同學都有,我想你肯定也得有吧,所以沒問你。
兒子說,是啊,那肯定得有,但是就是因為原來的同學不想浪費,就要我們也要做。
我說,那如果同學們沒有,你們不就是一起做了嗎?還是要做呀。
兒子說,那可不一定,這個班是第一個要做這個服裝的,其他班都沒有做。
我說,哦,這樣啊! 兒子說,這就是道德綁架! 我說,嗯,聽你這麼分析,好像是有點那麼個意味兒。
真行!連“道德綁架”都知道! 接着重點來了,兒子說,他們來量體都晚了,我們飛盤社活動都開始了。
我說,影響了你們訓練了是吧? 兒子說,就是影響了十幾分鐘。
我發現,重點還是影響了他玩耍,然後推到為何要做這個衣服,然後是原來是别人都做了,都做了就強迫我們做呀,然後是家委讓做的,家委是個啥呢。
當我沒有搶白他,沒有阻止他表達,接納他所表達的結果,也沒有給意見,而是給予他空間去描述,放松去表達,他就會一步一步把自己想說的說出來了。
而我呢,首先,專注地傾聽;其次,“嗯”“啊”地附和一下;再次,可以表達深刻的對他的理解。
其實這樣就夠了,如果還想多點的話,就表達一下我方的觀點,隻是分享,但沒有一丁點讓他認同的想法就好。
然後,我就能知道他的真正的想法。
隻要不是特别不正,我基本上不發表什麼,還是要允許他片面的不成熟的想法慢慢地沉澱,經曆,然後慢慢地轉變。
忍住,不說,管住嘴巴,還是我這個媽媽最需要去做的! 2021.11.20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今天早上看到一位薩提亞大師的視頻,說到情緒管理始于聆聽和允許。
我覺得是和最近一直在做的是一緻的。
當聽到兒子的話,首先是認真的聆聽,再就是允許他的表達。
大師還談到在孩子教育上,要鼓勵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情緒。
所以和兒子多聊一聊,聊的時候,多聽聽他的想法,在他說不出來自己的感受時,甚至點出來,就像上次兒子抱怨說我對家門口的建造房子的用途沒搞清楚的時候,我直接問他“你是失望了嗎?”他說有一部分失望。
這樣,兒子就能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