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無妄之災

關燈
    這個房間雖然空間不大,但布局井然有序。

    中央的辦公桌上堆滿了各式各樣的文件,那是達蓮娜小姐的工作區域。

    辦公桌左右兩側各有一扇門,而背後則是一扇寬敞明亮的窗戶。

    齊立昂環顧四周,發現與外面昏暗沉悶的環境相比,這間辦公室顯然要明亮許多。

    他很快意識到,這是因為達蓮娜身後的窗簾是拉開的,而走廊上的窗戶卻被遮擋得嚴嚴實實,不透一絲光線。

     “嘻嘻嘻!在研究所裡,隻有我這裡是可以拉開窗簾的哦!”達蓮娜驕傲地對齊立昂說,“這是史密斯教授特别允許的。

    研究所裡存放的大多是成百上千年的珍貴古董和文物,有些甚至是新近出土的。

    這些文物如果受到陽光、紫外線、風、濕度等自然因素的影響,會加速其成分和色彩的蛻變。

    因此,研究所的首條規定就是嚴禁打開窗簾和窗戶。

    但在我這裡,這個規則是個例外。

    因為我喜歡陽光,喜歡這種明亮通透的感覺。

    在昏暗的環境中工作,我會覺得壓抑,甚至可能會患上抑郁症。

    而且,我這裡隻存放紙質文件,從不保存古董,所以在我的一再請求下,史密斯教授才特别批準了我這裡的窗簾可以打開。

    ”說完,達蓮娜發出了咯咯咯的笑聲。

     “達蓮娜,你是不是又在說我什麼壞話呀?”辦公桌右側的門突然被推開,一位身穿隔離衣、滿頭銀發的瘦小老者走了出來。

    他剛進入房間,強烈的光線讓他有些不适應,于是他立刻眯起了雙眼。

    “哎呀!教授,我怎麼會說您的壞話呢!我正在誇您體貼入微呢!”達蓮娜說着,快步上前攙扶住老人。

     齊立昂也迅速站起身,向老人緻意,“史密斯教授,您好!我是從中國來的齊立昂。

    ”教授睜開眼睛,打量着眼前的齊立昂,笑容滿面地說道:“哈哈哈!自從郝教授離開後,你是我們研究所迎來的又一位中國研究員,歡迎你的到來,年輕人!” “謝謝您,教授!遠在中國的郝教授也托我向您問好,他說非常想念您,并祝願您身體健康,希望您在東方文化的學術研究上能取得更高的成就!”齊立昂立即轉達了郝教授的祝福。

     “我們都已經老了,更高的成就可不敢奢望了。

    要取得新的突破,還得靠你們這些年輕人啊!啊哈哈哈哈……”史密斯教授爽朗地笑了起來。

     這時,門裡又走出了兩位同樣身穿隔離衣的年輕人,其中一位還戴着口罩。

    史密斯教授轉身向他們介紹道:“湯普森、庫克,我來給你們介紹一下新夥伴。

    這位是我今年新帶的研究生齊立昂,他來自中國。

    你們認識一下吧!” 齊立昂面帶微笑,主動走上前與他們握手。

    已經摘下口罩的那位叫庫克,他率先握住齊立昂的手,“歡迎啊!中國小夥子。

    ” 讓齊立昂感到驚訝的是,庫克一開口就是一口流利的标準漢語。

    他趕緊改用中文回應道:“我剛來這裡,還請您多多關照!您的普通話說得真好!” 庫克得意地笑道:“謝謝您的誇獎,學習漢語我可是花了不少心思。

    研究所的研究對象大多來自你們國家,為了能更好地進行研究,當然要先學會你們的文字和語言。

    不僅要會寫,還要會說。

    這也是教授對我們的基本要求。

    中國是文明古國,文化實在是博大精深,你在那裡成長和生活,自然比我們更有優勢,以後還請多多指教!” 齊立昂忙說:“我們互相學習,互相學習!”。

     史密斯教授聽到他們的對話很是高興,“立昂,在我們研究所,會讀、會寫、會說中國話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研究東方文化,特别是中國文化時,我們通常會用中文進行交流和書寫。

    對于涉及的古代知識和文字,我們更是力求使用文言文來表達。

    隻有這樣,才能更準确地傳達中國文化的精髓。

    ” 齊立昂興奮地回應道:“教授,大家的中國話說得這麼好,讓我感覺就像還在國内一樣,與研究所的距離也拉近了許多。

    ” 一陣寒暄後,齊立昂又向剛剛摘下口罩的湯普森伸出手,“學長好!以後請多關照。

    ” 湯普森假裝沒有看見齊立昂的手,用英語以一種怪異的口吻說道:“一個曾經輝煌的泱泱大國,現在卻淪落到這種地步。

    空有十幾億人口,卻要跑到西方來研究東方的文化,看來還是不行啊!” 這番挑釁的話語讓齊立昂感到非常不悅。

    但當着教授的面,也不好發作,隻能用英語嚴肅地回應道:“關于世界近現代史,我想學長應該也有所了解吧?從1840年鴉片戰争開始,在過去的兩百多年裡,西方列強用武力打開了中國的大門,發動了一系列侵略戰争,并強迫中國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

    近五千年來積累的文化瑰寶被各國掠奪一空。

    正因為如此,我才不遠萬裡來到這裡,親眼看看我們的瑰寶,對它們進行研究和分析,隻想将其中蘊含的‘中國美’傳播到全世界。

    現在,學長應該明白我為何而來了吧?” 史密斯教授一直在旁觀察着齊立昂,見這位學生正氣凜然,便接過話題說道:“立昂,你說得非常好!‘将中國的美傳遍世界’,這是一個偉大的目标。

    中國,作為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其文化曆經千年而不衰,對人類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一個朝代的興衰或許隻是短暫的,但這個朝代的文化遺産卻能流傳千年。

    當然,近現代中國曆經戰亂,導緻許多珍貴文物散落世界各地。

    但正如中國古語所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我們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一現象。

    這些散落世界各地的中國曆史文物,或許隻是暫時寄存,它們的存在促進了世界各國對中國文化的學術研究。

    作為世界文化遺産的一部分,這些中國曆史文物不僅屬于中國,也是全人類的共同财富。

    正因如此,我們研究所緻力于創造更好的條件,對這些東方文物進行修複和研究,就是為了使他們的美,能夠從殘破到完整、從深藏若虛到為人所知,從更深的層次挖掘出來它們的價值與美,進而将它們傳遍世界。

    ”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齊立昂聽後備受鼓舞:“史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