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槍與陌刀

關燈
    九月初四。

     海風拂過帆船。

     甲闆上幾名水手正提着水桶,拿着麻布,擦洗殘留的血污。

     林招娣已穿好上衣,靠在船舷邊; 手中抱着一壺酒,懶散地望向遠方。

     這時,兩名女子從甲闆下走出,與周圍的海盜們顯得格格不入。

     其中一人身着絲綢華服,妝容精緻,姿色出衆; 另一人則穿着普通的麻衣,雀鼻上綴着淺淺的斑點。

     林招娣瞥了她們一眼,語氣随意: “老二,老五,怎麼不多睡會兒?” 穿絲綢的是老二林盼娣。

     她撫了撫衣袖,語氣帶着幾分慵懶: “我說夫君,大清早的聽你們吵吵嚷嚷,怎麼睡得着?” 穿麻衣的是林望娣。

     她擡頭望向繩網,樂呵道: “老大,還真有人甯肯掉腦袋,也要保住命根子啊?” 林招娣眉頭微皺,随手将酒壺扔進海裡; 大步走到林望娣面前,不滿地打量: “怎麼又穿成這樣?” 林望娣聳了聳肩,語氣輕松: “這樣穿舒服。

    ” “扯淡!” 林招娣嫌棄地扯了扯她的衣角,語氣中帶着幾分怒意: “如果不能讓你們披綢裹緞、穿金戴銀,我這幾年在海上拼死拼活,圖個什麼?” 林望娣低下頭,抿了抿嘴。

     林盼娣則輕輕拉了拉林招娣的胳膊,柔聲道: “夫君,五妹性子生來如此,你别生氣。

    ” “去換身像樣的衣服。

    别讓我再說第二遍。

    ” 林望娣跺了跺腳,踩着樓梯“噔噔噔”下了甲闆。

     “老二,真是山賊吵着了你?” 林招娣轉身掀開油篷布,取出一瓶新酒,拔開塞子灌了一口: “我尋思,他們死前也沒喊多久啊。

    ” 林盼娣秀眉微蹙,歎道: “我擔心的不是山賊,是振州與崖州那邊。

    ” 她頓了頓,繼續說道: “自陳武振覆滅以來,南海群雄并起,多年争鬥不休。

     “阿爺生前最大的心願,便是再現陳武振、乃至數十年前馮若芳的海商盛世。

     “而今阿弟已死,理應是我家奮三代之餘烈,壟斷海上商路之時…… “可家裡那些叔伯長輩,仍視夫君為虎雌,難以整合。

     “再這樣下去……振州與南海的主人,明年是誰可就難說了。

    ” 陳武振是唐文宗時期的振州大海盜,史稱其“家累萬金”,财富主要來源于劫掠西域商船。

     馮若芳的時代則更加久遠,乃活動于唐玄宗年間的大首領,因與東渡日本的鑒真和尚有交集,而名載史冊。

     林招娣不耐煩地擺了擺手: “死人的心願望,我不關心。

     “照顧你們五個就夠累了,可不想再擡舉那一大幫老頭。

    ” “那崖州呢?” 林盼娣上前一步,逼視着林招娣: “陳延雷的死,你也不關心嗎?” 林招娣無語了。

     幾年前,她唯一的親弟,帶着四十多人趁阿爺出海,試圖将她逐殺在儋州。

     幸得當時巡視鹽場的陳延雷,将重傷的她藏匿于鹽釜,否則早已命喪黃泉。

     林盼娣歎道: “上月底,在萬安州停靠時,有熟人告訴我: “陳延雷死前不僅曾向符家求援,似乎還給夫君寫過信。

    ” “可我沒有收到信。

    ” 林招娣語氣低沉: “甚至一個陳家活人的面都沒再見到。

    ” 林盼娣神色凝重: “這說明,黃巢行事狠辣,已将陳氏一族斬草除根—— “隻為了奪取儋州鹽場! “簡直是陳武振昔年舊事的複現。

    ” 十幾年前,陳武振在瓊州島的勢力極大,遠超今時的符、林兩家。

     連當時的五州招讨使韋公幹,都隻能以兄事之。

     “可最後的下場是什麼?‘武振沒入,公幹之室亦竭矣’。

    ” 林盼娣低聲說道: “陳武振、韋公幹被征讨,所得一切均被沒收,家人淪為官奴。

    ” 她不安地握住林招娣的手,聲音壓得更低: “夫君,難道你不覺得,黃巢此舉,與當年如出一轍嗎? “陳家、符家,還有我們林家……在他們那些狗官眼裡,是不是已經養肥了,可以宰殺了?” 林招娣“啧”了一聲,将酒壺随手丢在甲闆上,酒水灑了一地。

     “老二,你愛讀書是好事,我也支持。

     “可書讀得太多,膽子反倒小了。

     “林家能在海上立足,靠的可不是畏首畏尾。

    ” 林盼娣張了張嘴,還想再說什麼,林招娣卻已經一把将她打橫抱起: “别嚷嚷了,小心讓大家聽見。

    我送你回去睡覺。

    ” “放我下來!我自己能走。

    ” 林招娣卻不理會,抱着她大步走向樓梯,嘴角帶着一絲笑意: “少廢話,你這身子骨,走兩步就得喘,還不如我抱着快。

    ” 正當她邁步踏上樓梯時,桅杆上負責望風的水手,忽然扯開嗓子大喊: “有船!南邊有船來了!” 林招娣腳步一頓,擡頭望向桅杆方向,眼神瞬間變得銳利。

     她将林盼娣輕輕放下,拍了拍她的肩膀: “回去休息,别亂跑。

    ” 說完,她轉身大步走向船頭,聲音洪亮: “所有人,準備迎敵!” 甲闆上的水手們立刻行動起來。

     原本懶散的氣氛一掃而空。

     林盼娣站在樓梯口,咬了咬唇,沒有多說什麼,轉身快步下了甲闆。

     她可不如林招娣這般有武力,留在上面隻能成為軟肋。

     從南邊來的船,比林家小很多,停在三百步外的岸邊。

     四十多個人從船上下來,手持刀劍,氣勢洶洶地向林家而來。

     林招娣站在船頭,目光如鷹隼般掃過人群,認出了一名鄭家人。

     ‘鄭翊?他怎麼會知道,我月初會在合浦休整?’ 林招娣來不及深思,注意力便被領頭的青年完全吸引。

     但見此人身高近一米九,手提一杆漆黑長槍; 肩寬腿長,身形挺拔如松,嘴角帶着幾分自信的笑意。

     走到林家船前時,他負手而立,聲音清朗有力道: “澄邁新任縣丞黃巢,求見林大娘子。

    ” 海風為之一滞。

     林招娣眯起眼睛,不由冷笑: “黃巢?還真是麥芒掉進針眼裡——湊巧了!” 黃舉天站在船下,仰頭看見一名短發女子,肩扛陌刀,便知是林招娣無疑。

     “本官今日為公事而來,還請大娘子一議。

    ” 此時,水手們亦持槍帶棒來到林招娣身後。

     她擡手攔住,對着下面道: “黃縣丞帶那麼多人,所謂的公事,想必是要讨伐我們這些無辜的海商吧?” 黃舉天神色一肅: “本官是為盧使君的下落而來!” 林招娣故作疑惑: “誰?” “嶺南節度使,盧鈞!” “節度使失蹤,和我們這些良民有什麼關系?” “大娘子神機妙算,幾州刺史還未在民間發公告,便知本官來意,實在令人佩服。

    ” “……” 林招娣聽見黃巢話裡的諷刺,眼中閃過一絲殺意,放在刀柄上的手緊了。

     旁邊一個紅胡子的老水手立刻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