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嚴紹庭的高光時刻
關燈
小
中
大
“司丞,咱們算的沒錯!賓客說的也沒錯!朝廷要是當真照辦,我大明盛世必将來臨啊!”
然而。
雖然看不懂,但徐渭卻小心翼翼的将帥嘉谟帶來的這一沓算術紙收進來桌案下的一隻木匣子裡。
見到此般舉動,帥嘉谟不由皺起眉頭。
而徐渭已經擡起頭,面露一絲笑容:“嘉谟啊。
” 帥嘉谟這時候才終于拱手作揖。
“學生在。
” 徐渭有些糾結,卻還是輕聲開口:“朝堂之上的事情,有時候算出來并不能代表什麼,也不能說明就可以去做。
不知……你懂不懂?” 帥嘉谟皺着眉。
而後搖了搖頭。
他有些不懂。
除了算術之外,他很少能懂旁的事情。
更不願意費腦子,去想那些并不公式的問題。
“那學生接下來要做什麼?” 既然自己不懂也不願意去想,帥嘉谟便換了一個問題。
他如今在昌平很開心。
不用考慮衣食,隻要自己想,便能有數不盡的算術題等着自己。
這就足夠了。
徐渭笑着松了一口氣,從另一邊拿出一冊本子放在了桌子上:“這是昌平從一開始到現在的所有涉及田地、工廠、美食街和商業街以及未來的賬目與規劃,你可以算算有哪些地方我們可以節省開支,又有哪些地方可以再進一步有所突破為百姓賺來更多銀子。
” 帥嘉谟觀之頓時眼前一亮,立馬就伸出手。
然而徐渭卻是已經用手按住了那厚厚的賬目。
帥嘉谟有些不解的看向徐渭。
徐渭卻是笑着責罵道:“這些天你都沒怎麼出屋子吧!去書院賬房領十兩銀子,這兩天不論是在昌平這邊還是想去京城,隻管帶着銀子花銷去!買幾身入眼的衣裳,吃些合乎口味的東西,再不濟便是有看入眼的小娘子,也隻管邀着四處遊玩走動走動。
等歇息夠了,再來我這裡拿走這本東西。
” 這純純就是愛護之言了。
可帥嘉谟卻是臉上泛紅,也不言語,便有些慌亂模樣的落荒而逃了。
瞧着年輕人奔逃而走,徐渭不禁露出笑容。
而後看着那隻木匣子,卻又微微一歎。
…… 南京中山王府西花園。
随着海瑞的代替發問,張居正亦是目光深邃的看向嚴紹庭。
不得不承認。
在不少情況下,張居正是欽佩嚴紹庭的奇思妙想以及那猶如天花亂墜的法子。
有時候他甚至覺得。
嚴紹庭就不該是這個時代的人。
他就像是…… 像是一個外來者一樣。
面對兩人的矚目,嚴紹庭隻是輕笑在面。
他緩緩開口:“昔年桂萼公所獻之法,乃為一條鞭折銀征繳賦稅,此法自然有其長處,可卻也有其短處。
” 張居正終于是開口詢問:“何處短缺?可否補全?此等良善之法,若是能得以補缺施行,亦是造福百姓啊。
” 瞧着張居正急切的模樣,嚴紹庭也隻是微微一笑。
因為後來者的緣故,他心中很清楚一條鞭法對于張居正的重要性。
萬曆一朝前十年的盛況,幾乎可以說就是張居正拿着一條鞭法生生擡起來的。
可…… 到底是有缺漏的。
這是不争的事實。
嚴紹庭緩聲開口:“叔大兄,剛峰兄,請問當年桂萼公提出此法的時候,有何經曆,在何地為官?” 張居正雖然不知嚴紹庭為何如此詢問,卻還是輕聲回答:“桂萼公出身江西,久在江南為官,于南京刑部主事一職參與朝政,随後于嘉靖八年拜入内閣,參預機務,而後上疏《任民考》提議一條鞭法……” 嚴紹庭面露笑容:“正因如此,桂萼公過去久在江南為官,他所提之法,是否考量過西南風土人情?又是否權衡過關中西北等地民風?更是否詢問過北地乃是遼東一帶的官府百姓?” 張居正閉上了嘴,再一次陷入沉思。
海瑞則是眼前一亮。
他似乎又生出了些點子。
“潤物之意,是不是說桂萼公所提之法,少了因地制宜,未曾能于我朝兩京一十三省統籌考量?” 嚴紹庭點點頭:“我之意,正是剛峰兄所說的。
桂萼公當年少了我朝兩京一十三省的考量。
江南乃是我朝财稅重地,天下财稅泰半皆處于江南諸省。
官府征繳賦稅轉運途中自然損耗頗多,用以一條鞭法自當可行。
然而西南呢?西北呢?北地與遼東呢?本就商賈不興,若是施之以一條鞭法,是否會有南橘北枳之事發生?” 張居正張了張嘴,卻是無聲。
嚴紹庭不管這些,繼續說道:“再者說,且不提官府是否會額外增派,朝廷往後又是否會額外攤派。
便說折銀征繳,這裡面又有熔鑄銀兩的火耗折損,定然是要加派在百姓身上,若要施行,此事必然是要解決的。
” 這番話下來。
張居正的臉色就有些不好看了。
海瑞看了看張居正,又看看嚴紹庭,目光轉動,不知在想些什麼。
嚴紹庭笑着搖搖頭:“另外,若要施行一條鞭法,在地方上折銀與百姓征繳賦稅,必然會引發另一樁問題。
即,此法會導緻銀貴谷賤,不提商人事後會與朝廷争利,便是頭一遭也會對百姓壓低糧價,擡高銀價,屆時朝廷又該如何自處,如何面對這本該是良善之政的策略?” 張居正的臉徹底白了。
海瑞則是不停的眨着眼,看向嚴紹庭。
恍惚間。
他似乎發現,此刻嚴紹庭的腦瓜子上正在閃閃發光。
這讓他生出一股很想敲開這厮的腦袋,看看裡面到底是怎麼長的。
亭中一時寂靜無聲。
也不知過了多久。
風從亭下穿過幾回。
枝頭枯葉落下幾片。
池中魚兒飛躍幾次。
張居正帶着有些蒼白的臉,緩緩站起身。
“常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我之所思,在于過往,推崇桂萼公之法,以為良善政策,卻未曾思量今日所聽南橘北枳、熔銀火耗、攤派加征、銀貴谷賤之事。
” “潤物今日之言,可為吾師。
” 說着話。
張居正此等胸懷天下蒼生的大才,竟然是當着亭中兩人的面,恭恭敬敬的朝着嚴紹庭拱手彎腰作揖。
海瑞瞪大雙眼,滿臉驚訝。
張居正此舉。
可謂是真正被嚴紹庭給折服了! 他是真的心悅誠服的在行禮! 而直起身的張居正,卻也是看向嚴紹庭重新露出笑容。
“還請潤物看在天下蒼生,我朝社稷之計。
” “不吝賜教,指點迷津。
” 再一次的。
張居正躬身作揖。
他執的是弟子禮! ………… 月票月票 各位老爺審閱。
俺去過生啦~
雖然看不懂,但徐渭卻小心翼翼的将帥嘉谟帶來的這一沓算術紙收進來桌案下的一隻木匣子裡。
見到此般舉動,帥嘉谟不由皺起眉頭。
而徐渭已經擡起頭,面露一絲笑容:“嘉谟啊。
” 帥嘉谟這時候才終于拱手作揖。
“學生在。
” 徐渭有些糾結,卻還是輕聲開口:“朝堂之上的事情,有時候算出來并不能代表什麼,也不能說明就可以去做。
不知……你懂不懂?” 帥嘉谟皺着眉。
而後搖了搖頭。
他有些不懂。
除了算術之外,他很少能懂旁的事情。
更不願意費腦子,去想那些并不公式的問題。
“那學生接下來要做什麼?” 既然自己不懂也不願意去想,帥嘉谟便換了一個問題。
他如今在昌平很開心。
不用考慮衣食,隻要自己想,便能有數不盡的算術題等着自己。
這就足夠了。
徐渭笑着松了一口氣,從另一邊拿出一冊本子放在了桌子上:“這是昌平從一開始到現在的所有涉及田地、工廠、美食街和商業街以及未來的賬目與規劃,你可以算算有哪些地方我們可以節省開支,又有哪些地方可以再進一步有所突破為百姓賺來更多銀子。
” 帥嘉谟觀之頓時眼前一亮,立馬就伸出手。
然而徐渭卻是已經用手按住了那厚厚的賬目。
帥嘉谟有些不解的看向徐渭。
徐渭卻是笑着責罵道:“這些天你都沒怎麼出屋子吧!去書院賬房領十兩銀子,這兩天不論是在昌平這邊還是想去京城,隻管帶着銀子花銷去!買幾身入眼的衣裳,吃些合乎口味的東西,再不濟便是有看入眼的小娘子,也隻管邀着四處遊玩走動走動。
等歇息夠了,再來我這裡拿走這本東西。
” 這純純就是愛護之言了。
可帥嘉谟卻是臉上泛紅,也不言語,便有些慌亂模樣的落荒而逃了。
瞧着年輕人奔逃而走,徐渭不禁露出笑容。
而後看着那隻木匣子,卻又微微一歎。
…… 南京中山王府西花園。
随着海瑞的代替發問,張居正亦是目光深邃的看向嚴紹庭。
不得不承認。
在不少情況下,張居正是欽佩嚴紹庭的奇思妙想以及那猶如天花亂墜的法子。
有時候他甚至覺得。
嚴紹庭就不該是這個時代的人。
他就像是…… 像是一個外來者一樣。
面對兩人的矚目,嚴紹庭隻是輕笑在面。
他緩緩開口:“昔年桂萼公所獻之法,乃為一條鞭折銀征繳賦稅,此法自然有其長處,可卻也有其短處。
” 張居正終于是開口詢問:“何處短缺?可否補全?此等良善之法,若是能得以補缺施行,亦是造福百姓啊。
” 瞧着張居正急切的模樣,嚴紹庭也隻是微微一笑。
因為後來者的緣故,他心中很清楚一條鞭法對于張居正的重要性。
萬曆一朝前十年的盛況,幾乎可以說就是張居正拿着一條鞭法生生擡起來的。
可…… 到底是有缺漏的。
這是不争的事實。
嚴紹庭緩聲開口:“叔大兄,剛峰兄,請問當年桂萼公提出此法的時候,有何經曆,在何地為官?” 張居正雖然不知嚴紹庭為何如此詢問,卻還是輕聲回答:“桂萼公出身江西,久在江南為官,于南京刑部主事一職參與朝政,随後于嘉靖八年拜入内閣,參預機務,而後上疏《任民考》提議一條鞭法……” 嚴紹庭面露笑容:“正因如此,桂萼公過去久在江南為官,他所提之法,是否考量過西南風土人情?又是否權衡過關中西北等地民風?更是否詢問過北地乃是遼東一帶的官府百姓?” 張居正閉上了嘴,再一次陷入沉思。
海瑞則是眼前一亮。
他似乎又生出了些點子。
“潤物之意,是不是說桂萼公所提之法,少了因地制宜,未曾能于我朝兩京一十三省統籌考量?” 嚴紹庭點點頭:“我之意,正是剛峰兄所說的。
桂萼公當年少了我朝兩京一十三省的考量。
江南乃是我朝财稅重地,天下财稅泰半皆處于江南諸省。
官府征繳賦稅轉運途中自然損耗頗多,用以一條鞭法自當可行。
然而西南呢?西北呢?北地與遼東呢?本就商賈不興,若是施之以一條鞭法,是否會有南橘北枳之事發生?” 張居正張了張嘴,卻是無聲。
嚴紹庭不管這些,繼續說道:“再者說,且不提官府是否會額外增派,朝廷往後又是否會額外攤派。
便說折銀征繳,這裡面又有熔鑄銀兩的火耗折損,定然是要加派在百姓身上,若要施行,此事必然是要解決的。
” 這番話下來。
張居正的臉色就有些不好看了。
海瑞看了看張居正,又看看嚴紹庭,目光轉動,不知在想些什麼。
嚴紹庭笑着搖搖頭:“另外,若要施行一條鞭法,在地方上折銀與百姓征繳賦稅,必然會引發另一樁問題。
即,此法會導緻銀貴谷賤,不提商人事後會與朝廷争利,便是頭一遭也會對百姓壓低糧價,擡高銀價,屆時朝廷又該如何自處,如何面對這本該是良善之政的策略?” 張居正的臉徹底白了。
海瑞則是不停的眨着眼,看向嚴紹庭。
恍惚間。
他似乎發現,此刻嚴紹庭的腦瓜子上正在閃閃發光。
這讓他生出一股很想敲開這厮的腦袋,看看裡面到底是怎麼長的。
亭中一時寂靜無聲。
也不知過了多久。
風從亭下穿過幾回。
枝頭枯葉落下幾片。
池中魚兒飛躍幾次。
張居正帶着有些蒼白的臉,緩緩站起身。
“常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我之所思,在于過往,推崇桂萼公之法,以為良善政策,卻未曾思量今日所聽南橘北枳、熔銀火耗、攤派加征、銀貴谷賤之事。
” “潤物今日之言,可為吾師。
” 說着話。
張居正此等胸懷天下蒼生的大才,竟然是當着亭中兩人的面,恭恭敬敬的朝着嚴紹庭拱手彎腰作揖。
海瑞瞪大雙眼,滿臉驚訝。
張居正此舉。
可謂是真正被嚴紹庭給折服了! 他是真的心悅誠服的在行禮! 而直起身的張居正,卻也是看向嚴紹庭重新露出笑容。
“還請潤物看在天下蒼生,我朝社稷之計。
” “不吝賜教,指點迷津。
” 再一次的。
張居正躬身作揖。
他執的是弟子禮! ………… 月票月票 各位老爺審閱。
俺去過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