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前朝的法管本朝的事?
關燈
小
中
大
“那我等還是盡快上奏朝廷……”
“不!”
徐渭急聲開口,卻又立馬搖頭自己否定了自己的話。
他搖着頭道:“賓客與學生都是文官,也未曾主持邊關軍務,光靠猜想便上疏朝廷,不說皇上會不會信,就是兵部恐怕都要立馬駁斥我等。
” 嚴紹庭目光幽幽:“朝廷文武有别,皇上對軍務之事也看得重,加之朝中那些人啊……哼!” 他是不滿于朝廷裡那些文官們對武将的打壓和限制。
國初。
大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确确實實是汲取了前面曆朝曆代的教訓,在那一段時間裡做到了文武均衡。
但是…… 事情的結果,同樣是衆所周知。
現如今的大明朝,同樣是陷入到文貴武輕的局面。
自己上疏言及邊關軍務。
不光要被軍方嗤笑,就連朝中文官也會生出诽議。
畢竟自己除了軍務上的差事,其他軍務上的事情和自己并無關系。
更遑論是推測關外即将要大舉進攻這等事情。
徐渭亦是默默一歎。
“所以當下也隻能是讓民壯隊加緊操練,一旦有變,賓客是希望我昌平能有自保之力?” 嚴紹庭卻搖了搖頭:“最好是我的推斷有誤,什麼事都不會發生。
若當真生出那等事情,光靠民壯隊安能自保?” 一旦那幫蠻子能在邊軍的防守下沖進長城内,光靠民壯隊又豈能自保? 雖然民壯隊每日都在操練,已經形同朝廷兵馬。
但卻是短缺兵甲。
尤其是在甲胄、強弩以及火器上,是最為短缺的。
徐渭則是雙手捏在一起,就在嚴紹庭的面前來回的踱着步子。
半天後。
他才停了下來。
而後看向嚴紹庭。
“屬下現在就去民壯隊,讓他們輪番操練起來,叫所有人都動起來!” “咱們民壯隊當下雖然隻有六百人。
” “但咱們後備的卻還有好幾千人!” 雖然都是莊稼漢子或是工廠裡做工的。
但哪個不是渾身腱子肉,一身的氣力。
隻要操練得當,拿着刀槍,也能護衛一方! 徐渭想定之後,便沖了出去。
公堂裡,便隻餘下嚴紹庭一人。
他看着徐渭離去,隻得是自己倒了一杯茶,喝完之後才站起身拍拍屁股離開治安司公廨。
而在昌平和懷柔縣交界的地方。
東官莊的楊家人,依舊是在每日圍堵着南麓禅院。
楊家人一副同仇敵忾的樣子,每日都堵在禅院外,以至于當下分明該是香火最旺的時候,但南麓禅院裡卻是香火全無。
不過按照慣例。
事情還僅限于本地。
昌平治安司沒有出面,但懷柔縣卻不能不出面。
事情發生後。
懷柔縣的縣丞就立馬帶着人趕了過來。
可縣丞來了也沒用。
東官莊楊家人分明了就是一條心,要和南麓禅院裡的和尚們不死不休。
而南麓禅院裡的和尚,如今在那佛椿和尚帶領下,也是兇神惡煞,絕不退讓半步。
懷柔縣丞隻能帶着人,擋在兩方中間,避免這兩夥人當真大打出手,最後一個不好鬧出人命來。
到時候可就不隻是所謂祖墳和寺廟的糾紛了。
事情也必須要上報給順天府。
懷柔縣丞此刻是滿頭大汗,皺眉看向站在東官莊楊家人最前面,身穿皂服的楊幫萬。
縣丞皺眉道:“幫萬啊!你也是公廨裡的人,安能不知國朝律法?豈能做這等聚衆鬥毆之事?” 如今每日都帶着東官莊的人堵在南麓禅院前的楊幫萬,卻是冷哼一聲。
東官莊是昌平、懷柔少有的大族。
楊家自然是少不了有人在公門裡做事。
他楊幫萬正好就是懷柔縣的快班捕頭,和捕班捕頭一同負責懷柔縣的治安和刑名案件。
見縣丞如此說。
楊幫萬冷哼一聲後,便當衆脫下身上穿着的皂服。
他朝中縣丞拱手道:“縣丞,屬下現在脫下這公服,便不算是公廨的身份示衆,而是以我東官莊楊家子要和這南麓禅院的和尚們讨要公道!” 縣丞無奈。
眼看着楊幫萬都将皂服脫了,自己也不好再多說什麼。
畢竟楊幫萬的後面,站着的是懷柔縣的主簿。
聽說。
本縣那位主簿,和順天府也是有關系的。
雖然自己這個縣丞是八品官,而主簿是九品官。
但官場很多時候,不單單是用品級說話的。
這裡面。
水深! 楊幫萬見縣丞不說話,嘴角淡淡一笑,往後瞪目看向南麓禅院門前台階下的一衆持棍護院。
“南麓禅院乃是東官莊楊家先祖出錢出糧出丁所建,初時也是為了供奉我東官莊楊家先祖。
” “這麼多年下來,禅院與我東官莊也是兩相安好。
但如今那佛椿和尚卻是貪得無厭,竟然要掘了我楊家先祖的墳,去蓋他的和尚廟,好更多的賺銀子。
” “這幫淫僧邪僧,又有何臉面侍奉在佛像前?豈不是讓佛祖蒙羞!” 南麓禅院外。
雖然人群密密匝匝。
但楊幫萬的聲音卻很大,任誰都能聽到。
随着他開口,在場的東官莊楊家人紛紛同聲異氣的聲讨起南麓禅院。
這時候。
禅院的院門咯吱一聲打開。
隻見一名身披禅衣的和尚豎着手掌,打着佛号就走了出來。
楊幫萬卻是當即雙眼一緊:“佛荷!叫了佛椿和尚出來!” 原來。
這出來的和尚并不是如今的南麓禅院主持、順天府僧綱司都綱佛椿。
而是佛椿和尚的師弟,佛荷。
佛荷依舊是打着佛号,滿臉慈悲的樣子。
他不加理會怒氣沖沖的楊幫萬,而是穿過一衆護院武僧,走到了懷柔縣縣丞面前。
佛荷恭恭敬敬的彎腰施禮:“貧僧見過縣丞。
” 縣丞側目看了一眼楊幫萬,卻也隻能是客客氣氣的點着頭:“佛荷師父,如今你們南麓禅院和東官莊的事情,還是各退一步,相安無事為好。
” 如今這實在就是一樁糟心事。
縣丞心裡那叫一個煩悶。
都是在京畿之地做官的,朝廷裡的動向風聲也最是清楚。
誰不知道當下朝廷正在做着一樁樁的大事。
豈不聞就在前不久,随着皇上的一道旨意,朝廷就開行待官生保送制了。
于此同時,大多數人都不會關注到的地方,那就是順義縣上上下下,上至縣令,下至尋常小吏,全都被撸掉了。
加之去年,密雲縣官場也是經
他搖着頭道:“賓客與學生都是文官,也未曾主持邊關軍務,光靠猜想便上疏朝廷,不說皇上會不會信,就是兵部恐怕都要立馬駁斥我等。
” 嚴紹庭目光幽幽:“朝廷文武有别,皇上對軍務之事也看得重,加之朝中那些人啊……哼!” 他是不滿于朝廷裡那些文官們對武将的打壓和限制。
國初。
大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确确實實是汲取了前面曆朝曆代的教訓,在那一段時間裡做到了文武均衡。
但是…… 事情的結果,同樣是衆所周知。
現如今的大明朝,同樣是陷入到文貴武輕的局面。
自己上疏言及邊關軍務。
不光要被軍方嗤笑,就連朝中文官也會生出诽議。
畢竟自己除了軍務上的差事,其他軍務上的事情和自己并無關系。
更遑論是推測關外即将要大舉進攻這等事情。
徐渭亦是默默一歎。
“所以當下也隻能是讓民壯隊加緊操練,一旦有變,賓客是希望我昌平能有自保之力?” 嚴紹庭卻搖了搖頭:“最好是我的推斷有誤,什麼事都不會發生。
若當真生出那等事情,光靠民壯隊安能自保?” 一旦那幫蠻子能在邊軍的防守下沖進長城内,光靠民壯隊又豈能自保? 雖然民壯隊每日都在操練,已經形同朝廷兵馬。
但卻是短缺兵甲。
尤其是在甲胄、強弩以及火器上,是最為短缺的。
徐渭則是雙手捏在一起,就在嚴紹庭的面前來回的踱着步子。
半天後。
他才停了下來。
而後看向嚴紹庭。
“屬下現在就去民壯隊,讓他們輪番操練起來,叫所有人都動起來!” “咱們民壯隊當下雖然隻有六百人。
” “但咱們後備的卻還有好幾千人!” 雖然都是莊稼漢子或是工廠裡做工的。
但哪個不是渾身腱子肉,一身的氣力。
隻要操練得當,拿着刀槍,也能護衛一方! 徐渭想定之後,便沖了出去。
公堂裡,便隻餘下嚴紹庭一人。
他看着徐渭離去,隻得是自己倒了一杯茶,喝完之後才站起身拍拍屁股離開治安司公廨。
而在昌平和懷柔縣交界的地方。
東官莊的楊家人,依舊是在每日圍堵着南麓禅院。
楊家人一副同仇敵忾的樣子,每日都堵在禅院外,以至于當下分明該是香火最旺的時候,但南麓禅院裡卻是香火全無。
不過按照慣例。
事情還僅限于本地。
昌平治安司沒有出面,但懷柔縣卻不能不出面。
事情發生後。
懷柔縣的縣丞就立馬帶着人趕了過來。
可縣丞來了也沒用。
東官莊楊家人分明了就是一條心,要和南麓禅院裡的和尚們不死不休。
而南麓禅院裡的和尚,如今在那佛椿和尚帶領下,也是兇神惡煞,絕不退讓半步。
懷柔縣丞隻能帶着人,擋在兩方中間,避免這兩夥人當真大打出手,最後一個不好鬧出人命來。
到時候可就不隻是所謂祖墳和寺廟的糾紛了。
事情也必須要上報給順天府。
懷柔縣丞此刻是滿頭大汗,皺眉看向站在東官莊楊家人最前面,身穿皂服的楊幫萬。
縣丞皺眉道:“幫萬啊!你也是公廨裡的人,安能不知國朝律法?豈能做這等聚衆鬥毆之事?” 如今每日都帶着東官莊的人堵在南麓禅院前的楊幫萬,卻是冷哼一聲。
東官莊是昌平、懷柔少有的大族。
楊家自然是少不了有人在公門裡做事。
他楊幫萬正好就是懷柔縣的快班捕頭,和捕班捕頭一同負責懷柔縣的治安和刑名案件。
見縣丞如此說。
楊幫萬冷哼一聲後,便當衆脫下身上穿着的皂服。
他朝中縣丞拱手道:“縣丞,屬下現在脫下這公服,便不算是公廨的身份示衆,而是以我東官莊楊家子要和這南麓禅院的和尚們讨要公道!” 縣丞無奈。
眼看着楊幫萬都将皂服脫了,自己也不好再多說什麼。
畢竟楊幫萬的後面,站着的是懷柔縣的主簿。
聽說。
本縣那位主簿,和順天府也是有關系的。
雖然自己這個縣丞是八品官,而主簿是九品官。
但官場很多時候,不單單是用品級說話的。
這裡面。
水深! 楊幫萬見縣丞不說話,嘴角淡淡一笑,往後瞪目看向南麓禅院門前台階下的一衆持棍護院。
“南麓禅院乃是東官莊楊家先祖出錢出糧出丁所建,初時也是為了供奉我東官莊楊家先祖。
” “這麼多年下來,禅院與我東官莊也是兩相安好。
但如今那佛椿和尚卻是貪得無厭,竟然要掘了我楊家先祖的墳,去蓋他的和尚廟,好更多的賺銀子。
” “這幫淫僧邪僧,又有何臉面侍奉在佛像前?豈不是讓佛祖蒙羞!” 南麓禅院外。
雖然人群密密匝匝。
但楊幫萬的聲音卻很大,任誰都能聽到。
随着他開口,在場的東官莊楊家人紛紛同聲異氣的聲讨起南麓禅院。
這時候。
禅院的院門咯吱一聲打開。
隻見一名身披禅衣的和尚豎着手掌,打着佛号就走了出來。
楊幫萬卻是當即雙眼一緊:“佛荷!叫了佛椿和尚出來!” 原來。
這出來的和尚并不是如今的南麓禅院主持、順天府僧綱司都綱佛椿。
而是佛椿和尚的師弟,佛荷。
佛荷依舊是打着佛号,滿臉慈悲的樣子。
他不加理會怒氣沖沖的楊幫萬,而是穿過一衆護院武僧,走到了懷柔縣縣丞面前。
佛荷恭恭敬敬的彎腰施禮:“貧僧見過縣丞。
” 縣丞側目看了一眼楊幫萬,卻也隻能是客客氣氣的點着頭:“佛荷師父,如今你們南麓禅院和東官莊的事情,還是各退一步,相安無事為好。
” 如今這實在就是一樁糟心事。
縣丞心裡那叫一個煩悶。
都是在京畿之地做官的,朝廷裡的動向風聲也最是清楚。
誰不知道當下朝廷正在做着一樁樁的大事。
豈不聞就在前不久,随着皇上的一道旨意,朝廷就開行待官生保送制了。
于此同時,大多數人都不會關注到的地方,那就是順義縣上上下下,上至縣令,下至尋常小吏,全都被撸掉了。
加之去年,密雲縣官場也是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