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舉世無雙嚴潤物
關燈
小
中
大
書院内。
已經有在書院做事的昌平嫂子們送來了茶水。
嚴紹庭當着衆人的面。
面色含笑的看向朱載坖。
他當着衆人的面,朝着朱載坖拱手作揖。
“說起來,還是山長的見解,所說之法,今日由在下面聖奏對,得了皇上的準允,方才有了這道聖旨。
” 若隻有書院的人在場,自己肯定不會如此說,直接解釋就可以了。
但當着外人的面。
這話就必須要說了。
自己今天當着老道長的面,已經是将功勞的大頭推到了朱載坖身上,那這會兒就必須要坐實這件事情。
果然。
随着嚴紹庭的開口,衆人紛紛看向在場的裕王。
這些人面露好奇。
裕王又是因為什麼事情,竟然能得皇上如此加封。
雖然隻是國子監祭酒的官銜。
可國朝多少年了,哪個國本儲君是得過此類官銜的。
朱載坖更是迷糊了起來。
“潤物,這話可要說清楚,我有何見解,竟然是得了皇上的準允。
” 随着他開口詢問。
衆人心中好奇更盛。
這事竟然就連裕王都不清楚? 那可真的是稀奇了! 嚴紹庭當即模樣誇張,大聲說:“山長,就是上一回咱們因為昌平報上刊登的有關國朝胥吏衙役的文章辯論,您所說的可用天下生員及官學生入公門為待官生,期滿賜同進士出身,授官身的事情啊!” 随着嚴紹庭開口解釋,衆人好一陣詫異。
朱載坖更是啊了一聲:“原來是這件事?” 還處于詫異震驚之中的人們,瞬間看向了裕王。
從朱載坖的反應和話裡就可以知道,這件事情确實是如嚴紹庭所說的。
一名今日休沐前來昌平書院蹭課掙個露面機會的官員,當即心髒狂跳不止的詢問道:“賓客,您方才所說的這待官生……可是在說天下生員及官學生隻要入了宮門成了這待官生,日後就能獲賜出身并被授予官身?” 嚴紹庭當即點點頭,滿臉都是事情就是這麼個事情的模樣。
他開口說:“不光是賜予出身和官身,隻要在公門做事無錯,考評上等,就能直接授予官府實職!” 衆人紛紛張大嘴巴。
這可是驚天新聞! 誰都清楚,嚴紹庭所說的這番話的含義到底有多重。
天下讀書輩,又多了一個入仕當官的路子了! 這可是天大的好事! 嚴紹庭卻好似是突然想起。
他拍拍手,又說道:“對了,今日皇上還格外開恩,準允凡被征辟錄用于公門的待官生,除本衙所發錢糧俸祿外,内帑另出一份錢糧俸祿,以作激勵!” 這話一出。
現場徹底嘩然。
這可不隻是吃皇糧的事情了。
這是吃着皇帝的私房錢為朝廷做事! 這踏馬才是真正的吃皇糧! 和這些待官生相比,他們如今這些當官的,都是吃着戶部發的俸祿。
這一對比,自己算個屁! 朱載坖則是眉頭皺緊,滿臉好奇。
這裡面好多事情,似乎都不是自己提的啊。
他正要開口。
嚴紹庭卻是搶先看向朱載坖,滿臉笑容道:“若非那日山長于我讨論此事,山長說書院諸經學生恐難皆兩榜高中,屬實可惜,而又正逢朝野内外熱議官府胥吏衙役之害,山長說可以讓諸生入公門做事,朝廷另給一條路子入仕,微臣也是受此啟發,方才想出了這待官生保送制。
” 功勞大頭必須要死死的扣在朱載坖頭上。
随着嚴紹庭的進一步解釋,衆人的目光再次投向朱載坖。
而嚴紹庭的話卻沒有停。
他朗聲道:“說起來,在下還要替昌平書院諸生感謝山長,日後我昌平書院諸生,若難中兩榜,科舉入仕,還能有這一個待官生保送制,可以入朝為官,為國效力!” 嚴紹庭誇的越厲害。
在場衆人便愈發的相信,這件事就是因為裕王朱載坖才能得到皇上的準允。
想想也是如此啊。
畢竟這等可以算作是開先河的國策,若是常人上奏能得到準允? 恐怕就要走常規路子,朝堂議論,而後内閣議論,最後還要看一看天下人如何議論。
最後的最後,才有可能得到皇帝的準允。
但現在呢? 不過是今日嚴紹庭奉召入宮面聖奏對,然後将這件事拿出來說明,然後就得到了皇上的準允。
這是因為什麼? 因為裕王朱載坖,是皇上的兒子啊! 其實。
這幫人這會兒的猜測,倒是真的。
嘉靖也确實是因為嚴紹庭當着他的面說的,待官生保送制是經由朱載坖啟發才弄出來的。
也是因為嚴紹庭主動将功勞的大頭按在朱載坖身上。
所以嘉靖才會那麼快,在問清楚細則,權衡完了利弊之後,就立馬逼着徐階表态,然後準允推行的。
而此刻書院裡的衆人。
立馬對着嚴紹庭詢問起了這待官生保送制的細則。
嚴紹庭也是不厭其煩。
一一解釋。
從如何選用人才,為何以官學生為主,為何是九年期滿,如何考評,錢糧如何供給,一一解釋清楚。
随即。
現場衆人便開始對着朱載坖恭維了起來。
“山長妙法,國朝自此恐怕再無胥吏衙役之害,此等利國利民之策,實乃造福萬民,山長之功,若非因……恐怕所受加封還得要更厚一些!” 已經有人開始拿這件事帶來的功勞說話了。
又暗指,若不是因為朱載坖乃是皇子,光靠這件事的功勞,又豈是一個國子監祭酒能了事的。
亦有人開口說:“天下讀書人最是清苦,常言道十年寒窗苦讀,隻求那一朝魚躍龍門,恩科高中,做了兩榜進士。
可天下讀書人何其多,而每科不過取二三百人,又何其少。
如今這一條待官生保送制,但凡是心系天下黎庶的讀書人,便算是多了一條能報效國家的路子了!山長之功,乃是造福天下讀書人,造福天下黎庶!” “除公門胥吏衙役之害,為天下讀書人多開仕途路,利國利民造福億兆黎庶,山長功德無量也!” “下官不才,厚臉代天下人,拜謝山長!” 衆人一陣吹捧誇贊。
旋即在一人的提議下。
衆人紛紛拱手抱拳,朝着被吹捧的滿臉漲紅的朱載坖俯身作揖。
朱載坖漲紅着臉,心髒噗噗的跳。
聽着這些人的話,以及方才嚴紹庭的解釋。
有那麼一刻,他都覺得這功勞就該是自己的。
但好在朱載
已經有在書院做事的昌平嫂子們送來了茶水。
嚴紹庭當着衆人的面。
面色含笑的看向朱載坖。
他當着衆人的面,朝着朱載坖拱手作揖。
“說起來,還是山長的見解,所說之法,今日由在下面聖奏對,得了皇上的準允,方才有了這道聖旨。
” 若隻有書院的人在場,自己肯定不會如此說,直接解釋就可以了。
但當着外人的面。
這話就必須要說了。
自己今天當着老道長的面,已經是将功勞的大頭推到了朱載坖身上,那這會兒就必須要坐實這件事情。
果然。
随着嚴紹庭的開口,衆人紛紛看向在場的裕王。
這些人面露好奇。
裕王又是因為什麼事情,竟然能得皇上如此加封。
雖然隻是國子監祭酒的官銜。
可國朝多少年了,哪個國本儲君是得過此類官銜的。
朱載坖更是迷糊了起來。
“潤物,這話可要說清楚,我有何見解,竟然是得了皇上的準允。
” 随着他開口詢問。
衆人心中好奇更盛。
這事竟然就連裕王都不清楚? 那可真的是稀奇了! 嚴紹庭當即模樣誇張,大聲說:“山長,就是上一回咱們因為昌平報上刊登的有關國朝胥吏衙役的文章辯論,您所說的可用天下生員及官學生入公門為待官生,期滿賜同進士出身,授官身的事情啊!” 随着嚴紹庭開口解釋,衆人好一陣詫異。
朱載坖更是啊了一聲:“原來是這件事?” 還處于詫異震驚之中的人們,瞬間看向了裕王。
從朱載坖的反應和話裡就可以知道,這件事情确實是如嚴紹庭所說的。
一名今日休沐前來昌平書院蹭課掙個露面機會的官員,當即心髒狂跳不止的詢問道:“賓客,您方才所說的這待官生……可是在說天下生員及官學生隻要入了宮門成了這待官生,日後就能獲賜出身并被授予官身?” 嚴紹庭當即點點頭,滿臉都是事情就是這麼個事情的模樣。
他開口說:“不光是賜予出身和官身,隻要在公門做事無錯,考評上等,就能直接授予官府實職!” 衆人紛紛張大嘴巴。
這可是驚天新聞! 誰都清楚,嚴紹庭所說的這番話的含義到底有多重。
天下讀書輩,又多了一個入仕當官的路子了! 這可是天大的好事! 嚴紹庭卻好似是突然想起。
他拍拍手,又說道:“對了,今日皇上還格外開恩,準允凡被征辟錄用于公門的待官生,除本衙所發錢糧俸祿外,内帑另出一份錢糧俸祿,以作激勵!” 這話一出。
現場徹底嘩然。
這可不隻是吃皇糧的事情了。
這是吃着皇帝的私房錢為朝廷做事! 這踏馬才是真正的吃皇糧! 和這些待官生相比,他們如今這些當官的,都是吃着戶部發的俸祿。
這一對比,自己算個屁! 朱載坖則是眉頭皺緊,滿臉好奇。
這裡面好多事情,似乎都不是自己提的啊。
他正要開口。
嚴紹庭卻是搶先看向朱載坖,滿臉笑容道:“若非那日山長于我讨論此事,山長說書院諸經學生恐難皆兩榜高中,屬實可惜,而又正逢朝野内外熱議官府胥吏衙役之害,山長說可以讓諸生入公門做事,朝廷另給一條路子入仕,微臣也是受此啟發,方才想出了這待官生保送制。
” 功勞大頭必須要死死的扣在朱載坖頭上。
随着嚴紹庭的進一步解釋,衆人的目光再次投向朱載坖。
而嚴紹庭的話卻沒有停。
他朗聲道:“說起來,在下還要替昌平書院諸生感謝山長,日後我昌平書院諸生,若難中兩榜,科舉入仕,還能有這一個待官生保送制,可以入朝為官,為國效力!” 嚴紹庭誇的越厲害。
在場衆人便愈發的相信,這件事就是因為裕王朱載坖才能得到皇上的準允。
想想也是如此啊。
畢竟這等可以算作是開先河的國策,若是常人上奏能得到準允? 恐怕就要走常規路子,朝堂議論,而後内閣議論,最後還要看一看天下人如何議論。
最後的最後,才有可能得到皇帝的準允。
但現在呢? 不過是今日嚴紹庭奉召入宮面聖奏對,然後将這件事拿出來說明,然後就得到了皇上的準允。
這是因為什麼? 因為裕王朱載坖,是皇上的兒子啊! 其實。
這幫人這會兒的猜測,倒是真的。
嘉靖也确實是因為嚴紹庭當着他的面說的,待官生保送制是經由朱載坖啟發才弄出來的。
也是因為嚴紹庭主動将功勞的大頭按在朱載坖身上。
所以嘉靖才會那麼快,在問清楚細則,權衡完了利弊之後,就立馬逼着徐階表态,然後準允推行的。
而此刻書院裡的衆人。
立馬對着嚴紹庭詢問起了這待官生保送制的細則。
嚴紹庭也是不厭其煩。
一一解釋。
從如何選用人才,為何以官學生為主,為何是九年期滿,如何考評,錢糧如何供給,一一解釋清楚。
随即。
現場衆人便開始對着朱載坖恭維了起來。
“山長妙法,國朝自此恐怕再無胥吏衙役之害,此等利國利民之策,實乃造福萬民,山長之功,若非因……恐怕所受加封還得要更厚一些!” 已經有人開始拿這件事帶來的功勞說話了。
又暗指,若不是因為朱載坖乃是皇子,光靠這件事的功勞,又豈是一個國子監祭酒能了事的。
亦有人開口說:“天下讀書人最是清苦,常言道十年寒窗苦讀,隻求那一朝魚躍龍門,恩科高中,做了兩榜進士。
可天下讀書人何其多,而每科不過取二三百人,又何其少。
如今這一條待官生保送制,但凡是心系天下黎庶的讀書人,便算是多了一條能報效國家的路子了!山長之功,乃是造福天下讀書人,造福天下黎庶!” “除公門胥吏衙役之害,為天下讀書人多開仕途路,利國利民造福億兆黎庶,山長功德無量也!” “下官不才,厚臉代天下人,拜謝山長!” 衆人一陣吹捧誇贊。
旋即在一人的提議下。
衆人紛紛拱手抱拳,朝着被吹捧的滿臉漲紅的朱載坖俯身作揖。
朱載坖漲紅着臉,心髒噗噗的跳。
聽着這些人的話,以及方才嚴紹庭的解釋。
有那麼一刻,他都覺得這功勞就該是自己的。
但好在朱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