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國朝胥吏衙役考察報告

關燈
    昌平别院。

     後宅的紅燭,亮了一夜。

     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

     一聲嬌啼。

     陸文燕在嚴紹庭的懷裡緩緩睜開雙眼。

     陸诰命這才發現,男人早就已經醒來多時,正面帶壞笑的盯着自己。

     陸文燕立馬滿臉嬌羞的向懷裡縮住腦袋。

     “都怪李太醫!” 一聲悶響。

     嚴紹庭卻是哈哈大笑了起來。

     陸文燕不由擡起頭,滿臉責備的沖着嚴紹庭哼哼了兩聲。

     本來這個該死的男人在床笫間就是個吃不飽的。

     天知道那個李時珍怎麼回事,一張方子。

     自己昨夜足足一夜未曾合眼。

     這個男人卻反倒像是個沒事人一樣。

     他真當自己是地裡的驢子了? 嚴紹庭卻是心裡想着事情,低聲道:“這一次,若是操辦得當,你家夫君就是天下所有當官的恩人!” 陸文燕當即眼前一亮。

     噌一下就坐了起來。

     随後驚呼一聲,又手忙腳亂的抓着被褥将自己裹起來。

     大片雪白的肌膚消失不見。

     嚴紹庭不由歎息一聲。

     陸文燕卻是伸手掏打了一下嚴紹庭,責怪道:“您就快說吧,為什麼您會成所有當官的恩人?” 不等嚴紹庭解釋。

     這位陸大妹子便已經絮絮叨叨的念叨了起來。

     “夫君真要是成了他們的恩人,那這個恩情肯定是天大的。

    ” “往後夫君繼續在朝為官,這些人就必須要承夫君這個人情。

    ” “到時候隻要夫君不走錯路子,這些人都得給夫君一個情面,隻要長久以往……” 陸文燕滿眼閃亮,好似是看到了什麼一樣。

     她忽的雙手拍在嚴紹庭的胸膛上。

     措不及防的嚴紹庭頓時張大了嘴,整個人都卷了起來。

     陸文燕卻是滿臉漲紅。

     “夫君早晚是能成首輔了!” 提及首輔這個字眼。

     陸文燕眼裡全是亮光,趕忙低下頭,雙手又緊緊的抓住嚴紹庭的手臂,用力的搖着:“夫君!您就快些說給妾身聽嘛……夫君……” 被官迷大妹子搖的一陣頭暈眼。

     嚴紹庭趕忙伸手拉住了她。

     一瞪眼。

     “再搖!” “為夫可要與你再戰三百回合了!” 這話一出。

     陸文燕立馬雙眼瞪大,雙手緊緊的捂住自己的嘴巴,眼裡帶着驚慌的連連搖頭。

     嚴紹庭這才緩緩說道:“雖然這一次是當衆誇了徐階這個老狗一次,但誰都知道那篇文章是咱們昌平報發出去的。

    ” “國朝胥吏二百年,早已根深蒂固。

    ” “雖然這些人也和地方上的士紳豪族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甚至不少人就是出身地方士紳豪族。

    ” “可我中原之地……” “當官的,什麼時候真懼了一介小吏?” 如今挑動階級矛盾,對于嚴紹庭來說,簡直就是手拿把掐的事情,輕而易舉。

     隻要身在其位。

     這種矛盾,隻要時機合适,随時都能挑動。

     雖然說天下士紳是一幫人。

     可思考問題從來不能如此簡單區分。

     不能簡單的認為士紳就是一體的,商賈和士紳就是勾結沆瀣一氣的。

     就如同你不能認為文官全都是一條心一樣。

     事情,從來不是這麼簡單。

     而現在也是一樣。

     自己要對把持大明兩京一十三省地方權柄的官府胥吏衙役動手,勢必會觸動到地方上那些士紳豪族的利益。

     但是呢? 那些朝堂官員們,自然是樂意看到地方官府權柄真正收歸到他們這些當官的人手中。

     吏之如虎也,令之如羊也。

     正是生動形象的闡明了身為流官的那些知縣們,在縣衙裡的地位。

     小小胥吏,能猛如虎而視縣令如羊。

     當真是可笑可笑。

     而在《吏治懸鏡》中更是更加精準的詳細描述了這一現象。

     ‘本官稍有瑕疵,辄指為把柄,講呈說告,恐吓多端,賣訪勾窩,陷害無罪。

    于是長厚受其挾制,莫敢伊始;嚴刻者化為癡呆,憚于用罰。

    ’ 手握國朝賦予的生殺大權的一縣縣令,竟然會被縣衙胥吏恐吓的不敢動用手中權力,去懲罰這些胥吏。

     這才是真正皇權不下鄉的緣由。

     也正是因此,當今地方官員都盛行赴任攜帶幕僚師爺。

     而這些幕僚師爺,無不是精通刑名、算術兩道。

     所為的就是幫助東家,能在上任之後于官府衙門裡,和那些盤根錯節的胥吏衙役們争奪那麼一絲絲的權力。

     這樣的局面難道沒人能看到嗎? 不。

     誰都看得明白問題所在。

     隻是因為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所以人們就會習慣性的做出選擇。

     即:視而不見。

     隻要自己看不見,那麼問題就不存在。

     膽怯的就當個鹌鹑,勢弱的就跟着胥吏衙役盤剝百姓,強勢些的才能做到直接盤剝壓榨胥吏衙役,再讓這些人更盛盤剝地方百姓。

     于是。

     這個怪異到扭曲的體系,竟然就這麼穩固的運轉了一朝又一朝,一代又一代。

     現在到了該改變的時候了。

     “為天下文官發聲的恩人?” 嚴紹庭嘀咕了一聲,面露笑容。

     雖然這些人過去選擇視而不見,可不代表自己開始插手這件事,那些人還能繼續視而不見。

     人活着。

     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過去沒有選擇。

     而現在自己給了他們一個新的選擇。

     不過當下還需要等待昌平報發行南北,使這件事進一步醞釀。

     說到醞釀。

     嚴紹庭眼神不由瞥向了小官迷大妹子。

     他嘿嘿一笑。

    然後屋子裡床笫一陣咯吱,伴随着陸文燕的驚呼聲,氣氛開始變得暧昧起來。

     而在京師。

     如今各部司衙門裡的老爺們,多了一個新的愛好習慣。

     那就是每日早早的上衙點卯後。

     便要沖泡一杯茶,然後讓衙門的門房小吏送來最近的昌平報。

     随後便一邊喝着茶,一邊看着報。

     如此,上午半天功夫便能過去,而後才是開始處理衙門公務的時候。

     等到正午在衙門裡用膳的時候。

     衆人便會相互讨論,自己的文章什麼時候才能刊登在昌平報上。

     若是當日有本部司衙門的文章刊登在了昌平報上,那今日下衙後這位就得要出錢,尋了酒樓請衙門裡交情深厚的同僚一同吃酒。

     不知不覺。

     小小一份昌平報,已經在官場上取得了這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