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太嶽兄,這事……得加錢!
關燈
小
中
大
萬壽宮廷議結束。
吏部左侍郎李春芳出乎意料的入閣成功,而禮部尚書嚴讷卻是競争失敗。
反倒是嚴世蕃,貌似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自工部左侍郎轉任刑部左侍郎,暫掌刑部一切差事。
非有尚書之名,卻有尚書之實。
朝局,再一次悄然發生着轉變。
而自廷議結束後,嚴紹庭便随着老嚴頭到了文淵閣。
老嚴頭自然是進班房繼續打盹,等着下衙的時辰到了,就會慢悠悠的回家。
而徐階則是全程沉默無語。
唯有高拱和袁炜兩人,似乎是在讨論着近來城中時興的一家酒樓,兩人貌似還針對到底該誰出銀子請客吃飯進行了一番辯論。
倒是嚴紹庭無事人一樣的坐在内閣班房門口那張小桌子後。
隻不過如今内閣班房也有些物是人非。
這小桌子後,也沒了總是來蹭吃蹭喝的高翰文,那家夥如今在都察院幹着左佥都禦史的差事,可謂是風生水起。
尤其是當下高拱手握整饬吏治的大權,高翰文那是一個鐵面無私,凡是被抓到錯漏的官吏,都要被他好一番整頓。
高翰文是混了個鐵面無情的名頭,倒是讓嚴紹庭再來内閣串門溜達,無趣了一些。
捯饬了一下因為最近沒來,而顯得有些淩亂的桌案後,嚴紹庭終于是坐下,取了茶具開始煮茶。
爐子上架着茶爐。
咕噜咕噜的沸騰着。
嚴紹庭也陷入沉思之中。
近來朝局可謂是在不經意間發生了一個大變化。
朝廷到底還是将整饬吏治的事情當真首要之務,胡宗憲坐鎮京師遙控東南五省平倭的戰事,按照都督府那邊呈奏上來的軍報看,雖然偶有失利,但總體來看也算是順利。
福建和廣東兩地,已經是在戚繼光、俞大猷等人的帶領下,将内地的倭寇驅趕到沿海一帶。
隻不過因為水師當下戰船有限,還都要放出去保護已經開始從各處市舶司通商出海的内外商船,而暫時無能為力出兵配合胡宗憲等人,從海上對倭寇實現圍剿。
不過這也無關緊要。
畢竟按照曆史的趨勢來看,其實要不了多少年倭國那邊自己就會上演閉關鎖國。
沒了源頭。
光靠沿海那些假倭真走私犯,在當前已經開海的情況下,同樣已經成了無根之水。
尤其是自從朝廷定下開海的決議之後,昌平書院便順勢推出了報紙這一新生事物。
雖然嚴紹庭沒法給穿越者必備的四大名著抄出來,增加昌平書院報紙的熱度和銷售量。
但架不住自己有聶豹、王畿、錢德洪三位老先生啊。
隻要這三位老先生閑暇之餘,抽空寫一篇闡述心學的文章,立時就能引得整個士林關注,但凡是能認字的讀書人,必然會搶購一份昌平報在手。
沒辦法。
這年頭。
三位老先生才是頂流。
而不好意思的是,三位頂流都在昌平書院。
于是。
借着昌平報的影響力,嘉靖開海的前後緣由,以及朝廷為何施行當下開海具體政策的事情,也通過昌平報順帶着傳到東南諸省。
如同猜想的一樣。
如今的嚴紹庭在東南那幫士紳商賈心中,那就是大大的好人。
是大明開海第一人。
過去他是皇帝和朝廷的财神爺,現在他是整個東南士紳商賈的财神爺。
也正是因此。
當嚴紹庭要通過市舶司,對每條需要被水師戰船護衛的商船收取護衛銀的時候,東南這幫人沒有一個不同意的。
嚴财神不過是收點茶水費而已。
怎麼了? 怎麼了? 誰有意見? 有意見下次出海,甭想再讓水師戰船護衛。
畢竟眼下水師戰船數量吃緊是大夥都看得見的事情,光是為了護航的事情,東南一地内部都擠破了腦袋,最後才定下在水師戰船數量未能補足之前大夥出海做生意就要輪着來。
而于此同時,一個新的需求,不經意間就在東南沿海諸省生出。
雖然當下聲音還很小,但卻已經不能無視。
東南沿海諸省如今能光明正大出海的士紳商賈們,已經有部分人開始喊出希望朝廷加大力度建造更新更大更強的水師戰船的話來。
因為隻有朝廷的水師更加強大。
他們的生意才能做的更穩當。
而這個需求,便是嚴紹庭為他們提供的。
甚至于都不需要昌平報帶動鼓吹,東南諸省的人就開始吹起了大造戰船的風聲來。
這些聲音。
都通過陸繹、朱七他們,不斷的從東南彙聚到了嚴紹庭手上。
而随着諸多事情彙聚到昌平,各種錢糧辎重的計算量也日益龐大。
不過好在當初讓陸繹派人去徽州府,終于是将那個一手掀起徽州府人丁絲絹案的帥嘉谟給弄到了昌平,如今就在昌平書院挂着一個算術先生的名頭,專門負責那些複雜的錢糧計算。
“新的利益集團……” 嚴紹庭低聲念叨了一聲,側目看向已經蒸汽肆意的茶壺,面露笑容。
他伸手開始沖泡茶水。
而後看着茶盞裡金黃的茶湯,含笑輕飲一口。
自從去年開始在朝廷裡嶄露頭角之後,他就漸漸明白。
所謂的變法革新,所謂的盛世。
其實不過是一個新的更有生命力的群體,将舊的勢力打倒驅逐。
想要在當下搞所謂的解放生産力,乃至于是喊出那些後世才能喊出的口号,做的事情? 無疑是天方夜譚。
一個時代有着一個時代的特色和局限性。
想要在封建王朝時期,搞人人平等? 不說能不能成,光是所有人的反對,你就搞不下去。
如今就很好。
自己就這麼大的能力,借由一些事情引發一些事情提前,催生出一個新的利益集團,讓中原發展路線走到真正的前進道路上。
已經是自己能做的最大的事業了。
隻要堅持開海,推動那些人走出去,終究能在漫長的未來避免一些事情出現。
如今。
東南那幫在開海國策之下,能開始喊出增強水師戰船力量的人,無疑就是一個新的利益集團。
雖然自己不認識這些人,而這些人也不可能真的投靠自己。
但已經足夠了。
至少自己往後在對外的事情上,隻要不損傷這些人的利益,那麼這些人就隻能選擇支持。
所謂政治鬥争。
所謂的朝堂黨争。
說到底,不過是一個利字而已。
而至于當下朝堂中樞的争鬥,嚴紹庭從來就沒有放在心上。
老嚴頭或許有一天真的會從首輔的位置上下來,可徐階也終有一天會被這些年做的事情反噬。
高拱也同樣會因為他的秉性,悲憤下台。
至于張居正?
吏部左侍郎李春芳出乎意料的入閣成功,而禮部尚書嚴讷卻是競争失敗。
反倒是嚴世蕃,貌似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自工部左侍郎轉任刑部左侍郎,暫掌刑部一切差事。
非有尚書之名,卻有尚書之實。
朝局,再一次悄然發生着轉變。
而自廷議結束後,嚴紹庭便随着老嚴頭到了文淵閣。
老嚴頭自然是進班房繼續打盹,等着下衙的時辰到了,就會慢悠悠的回家。
而徐階則是全程沉默無語。
唯有高拱和袁炜兩人,似乎是在讨論着近來城中時興的一家酒樓,兩人貌似還針對到底該誰出銀子請客吃飯進行了一番辯論。
倒是嚴紹庭無事人一樣的坐在内閣班房門口那張小桌子後。
隻不過如今内閣班房也有些物是人非。
這小桌子後,也沒了總是來蹭吃蹭喝的高翰文,那家夥如今在都察院幹着左佥都禦史的差事,可謂是風生水起。
尤其是當下高拱手握整饬吏治的大權,高翰文那是一個鐵面無私,凡是被抓到錯漏的官吏,都要被他好一番整頓。
高翰文是混了個鐵面無情的名頭,倒是讓嚴紹庭再來内閣串門溜達,無趣了一些。
捯饬了一下因為最近沒來,而顯得有些淩亂的桌案後,嚴紹庭終于是坐下,取了茶具開始煮茶。
爐子上架着茶爐。
咕噜咕噜的沸騰着。
嚴紹庭也陷入沉思之中。
近來朝局可謂是在不經意間發生了一個大變化。
朝廷到底還是将整饬吏治的事情當真首要之務,胡宗憲坐鎮京師遙控東南五省平倭的戰事,按照都督府那邊呈奏上來的軍報看,雖然偶有失利,但總體來看也算是順利。
福建和廣東兩地,已經是在戚繼光、俞大猷等人的帶領下,将内地的倭寇驅趕到沿海一帶。
隻不過因為水師當下戰船有限,還都要放出去保護已經開始從各處市舶司通商出海的内外商船,而暫時無能為力出兵配合胡宗憲等人,從海上對倭寇實現圍剿。
不過這也無關緊要。
畢竟按照曆史的趨勢來看,其實要不了多少年倭國那邊自己就會上演閉關鎖國。
沒了源頭。
光靠沿海那些假倭真走私犯,在當前已經開海的情況下,同樣已經成了無根之水。
尤其是自從朝廷定下開海的決議之後,昌平書院便順勢推出了報紙這一新生事物。
雖然嚴紹庭沒法給穿越者必備的四大名著抄出來,增加昌平書院報紙的熱度和銷售量。
但架不住自己有聶豹、王畿、錢德洪三位老先生啊。
隻要這三位老先生閑暇之餘,抽空寫一篇闡述心學的文章,立時就能引得整個士林關注,但凡是能認字的讀書人,必然會搶購一份昌平報在手。
沒辦法。
這年頭。
三位老先生才是頂流。
而不好意思的是,三位頂流都在昌平書院。
于是。
借着昌平報的影響力,嘉靖開海的前後緣由,以及朝廷為何施行當下開海具體政策的事情,也通過昌平報順帶着傳到東南諸省。
如同猜想的一樣。
如今的嚴紹庭在東南那幫士紳商賈心中,那就是大大的好人。
是大明開海第一人。
過去他是皇帝和朝廷的财神爺,現在他是整個東南士紳商賈的财神爺。
也正是因此。
當嚴紹庭要通過市舶司,對每條需要被水師戰船護衛的商船收取護衛銀的時候,東南這幫人沒有一個不同意的。
嚴财神不過是收點茶水費而已。
怎麼了? 怎麼了? 誰有意見? 有意見下次出海,甭想再讓水師戰船護衛。
畢竟眼下水師戰船數量吃緊是大夥都看得見的事情,光是為了護航的事情,東南一地内部都擠破了腦袋,最後才定下在水師戰船數量未能補足之前大夥出海做生意就要輪着來。
而于此同時,一個新的需求,不經意間就在東南沿海諸省生出。
雖然當下聲音還很小,但卻已經不能無視。
東南沿海諸省如今能光明正大出海的士紳商賈們,已經有部分人開始喊出希望朝廷加大力度建造更新更大更強的水師戰船的話來。
因為隻有朝廷的水師更加強大。
他們的生意才能做的更穩當。
而這個需求,便是嚴紹庭為他們提供的。
甚至于都不需要昌平報帶動鼓吹,東南諸省的人就開始吹起了大造戰船的風聲來。
這些聲音。
都通過陸繹、朱七他們,不斷的從東南彙聚到了嚴紹庭手上。
而随着諸多事情彙聚到昌平,各種錢糧辎重的計算量也日益龐大。
不過好在當初讓陸繹派人去徽州府,終于是将那個一手掀起徽州府人丁絲絹案的帥嘉谟給弄到了昌平,如今就在昌平書院挂着一個算術先生的名頭,專門負責那些複雜的錢糧計算。
“新的利益集團……” 嚴紹庭低聲念叨了一聲,側目看向已經蒸汽肆意的茶壺,面露笑容。
他伸手開始沖泡茶水。
而後看着茶盞裡金黃的茶湯,含笑輕飲一口。
自從去年開始在朝廷裡嶄露頭角之後,他就漸漸明白。
所謂的變法革新,所謂的盛世。
其實不過是一個新的更有生命力的群體,将舊的勢力打倒驅逐。
想要在當下搞所謂的解放生産力,乃至于是喊出那些後世才能喊出的口号,做的事情? 無疑是天方夜譚。
一個時代有着一個時代的特色和局限性。
想要在封建王朝時期,搞人人平等? 不說能不能成,光是所有人的反對,你就搞不下去。
如今就很好。
自己就這麼大的能力,借由一些事情引發一些事情提前,催生出一個新的利益集團,讓中原發展路線走到真正的前進道路上。
已經是自己能做的最大的事業了。
隻要堅持開海,推動那些人走出去,終究能在漫長的未來避免一些事情出現。
如今。
東南那幫在開海國策之下,能開始喊出增強水師戰船力量的人,無疑就是一個新的利益集團。
雖然自己不認識這些人,而這些人也不可能真的投靠自己。
但已經足夠了。
至少自己往後在對外的事情上,隻要不損傷這些人的利益,那麼這些人就隻能選擇支持。
所謂政治鬥争。
所謂的朝堂黨争。
說到底,不過是一個利字而已。
而至于當下朝堂中樞的争鬥,嚴紹庭從來就沒有放在心上。
老嚴頭或許有一天真的會從首輔的位置上下來,可徐階也終有一天會被這些年做的事情反噬。
高拱也同樣會因為他的秉性,悲憤下台。
至于張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