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我嚴紹庭才是東南海商話事人

關燈
    臣要說海權之論! 紅薯地旁,當着皇帝、皇子,以及内閣輔臣、六部尚書并在場官員,及那些書院學子們的面。

     嚴紹庭終于是說出了一個在這個時代看來,陌生卻又熟悉的名詞。

     當海權二字自嚴紹庭嘴裡脫口而出,人群中的徐階頓時眉頭一顫。

     他已經暗暗感到一絲不妙。

     但當下卻又想不到,嚴紹庭究竟會在這個事情上說出些什麼來。

     嘉靖則是目光審視的看向了嚴紹庭。

     隻是不等嘉靖詢問。

     他的兒子,裕王朱載坖。

     便已經是面露笑容。

     “皇上,嚴賓客在朝辦事已經日久,曆來都有真知灼見,想來這一次嚴賓客要言海權之論,定然也是有諸多臣等此前不曾聽聞的論據。

    ” 說完之後。

     朱載坖掃目左右,而後才繼續笑着說道:“不如皇上移駕書院,微臣設席,供嚴賓客于聖前奏對。

    ” 現如今的朱載坖,對自己裕王府的這個侍讀師傅,那是充滿了信心。

     或者可以說。

     迷之信任。

     嚴侍讀都開口了,那這件事定然就是能讨論,甚至能在朝廷産生大好處的事情! 徐渭則是有些意外的注視着嚴紹庭,心中有些不解。

     這個時候将這件事情提出來。

     是不是有些早了? 在徐渭目光疑惑的時候,嚴紹庭亦是看向了對方。

     海權論。

     本就是自己計劃好的事情,也如同徐渭此刻的疑惑,本不是要在這個時候提出來的。

     但也就是在剛剛。

     他想到了另一種可能。

     這件事的根本,是為了要讓大明朝重視海外的利益,讓大明能在有能力和基礎的前提下,提前搶占大航海時代的先利。

     原本的計劃。

     該是自己一步步掌握朝堂上的話語權,然後配合着新朝的變法一同推出。

     也算是配合曆史上本就有的隆慶開海進行的。

     隻不過也就是在今天。

     嚴紹庭覺得這件事情卻可以用另一種方式,提前開始。

     而且。

     他的目光純良的掃向了面色凝重的徐老狗。

     最主要的事情是。

     這件事情或許今天就能促動,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又能給徐老狗迎頭一擊。

     此刻見朱山長提議要去書院。

     嚴紹庭當即躬身道:“陛下、山長,其實今日微臣要說的這件事,在這紅薯地裡說才好不過,也最為合适。

    ” 紅薯地? 海權之論? 這可是兩個怎麼看怎麼都扯不上關系的事情啊。

     衆人又是一陣疑惑。

     嘉靖卻已經是笑着揮了揮手:“朕就允了你在這紅薯地裡說你要說的事!” 說罷。

     皇帝便當着衆目睽睽,自顧自的尋了塊田埂旁的平攤地,就那麼撅着屁股席地而坐。

     這哪裡還有半點帝王模樣啊! 隻不過跟在皇帝身邊的某位書院山長,亦是樂的如此,吭哧吭哧的就尋了田埂下的紅薯壟,扒拉了幾把紅薯藤葉墊着屁股就坐下了。

     見到人家父子兩都如此了。

     一衆臣子們,也隻能有樣學樣。

     烏泱泱的一片。

     昌平的紅薯地裡,這一塊地的紅薯已經被收走。

     但現在,又多了一批朝堂肱骨大臣們席地而坐。

     遠處躲着日頭,準備等涼快些繼續挖紅薯的百姓們,好奇的探頭看了過來。

     如今昌平不一樣了。

     今天不是皇帝來,就是皇子來,最次都得是個閣老。

     對于這些貴人就在昌平席地而坐,昌平的百姓們已經能做到風波不驚的地步了。

     無他。

     唯眼熟爾! 随着衆人一一坐定,那一道道目光,也終于是緩緩的彙聚到了嚴紹庭身上。

     嚴紹庭卻顯得氣定神閑。

     當着衆目睽睽之下。

     他倒是風度翩翩的朝着老道長躬身作揖。

     老道長滿臉笑容。

     這是個好孩子啊,知曉禮節,對自己更是從來就沒二話的。

     嘉靖笑着招了招手:“行了行了,莫要搞這些虛頭巴腦的玩意了,有話就趕緊的說。

    ” 嚴紹庭笑了笑。

     “微臣要說的海權之論,其實隻數字便可總結。

    ” 一句話,又是将衆人的注意力給齊齊的吸引了過來。

     嚴紹庭當衆說道:“我中原之地,地大物博,但卻非應有盡有。

    ” 後來某一朝的某位勾八皇帝啊。

     整日裡隻知道喊着:天朝物産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來貨物以通有無。

     這句話啥意思呢。

     就是說,我中原地大物博,要啥有啥,不需要和你們做買賣也能自給自足。

     而嚴紹庭今日當衆所言。

     依舊是中原地大物博,但并非是應有盡有。

     很快的。

     嚴紹庭便揮手掃向周圍,面帶笑容道:“誠如皇上和諸位上官今日所見,這已得禦賜嘉靖薯之名的紅薯,便并非原産我中原之地,而是源自海外。

    ” 這就是證據。

     嘉靖則是笑眯眯的點着頭。

     朝堂之上,能做事的官員不是隻有嚴紹庭一個人。

     但能和他一樣每一次做事,都講究跟腳,實事求是的卻是少之又少。

     旁人或許也講究跟腳。

     但那些人隻會從舊書堆裡引經據典,假大空的很。

     旋即。

     嚴紹庭話鋒一轉:“紅薯畝産一十六石,亦是世人罕見的高産之物,但卻非主糧。

    而微臣卻從諸多外商那裡知曉,海外還有諸多高産卻可用作主糧的食物,如那似玉石一樣的米,高高結于枝幹上;亦有圓滾滾嬰兒拳頭大的豆子長于泥土之中。

    這兩者,皆可為主糧食用,不必如紅薯一般還需配合其他糧食一同食用。

    ” “似玉一般的米?” “長在土裡的豆子?” 離着嚴紹庭最近的裕王朱載坖,茫然的出聲念叨着。

    嚴紹庭則是點了點頭。

     玉米,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