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朕要給嚴家一個大大的賞賜

關燈
    傻了。

     這一次。

     掌握着大明朝一切軍政權柄的權力核心人物們,真的傻了。

     哪怕是嚴紹庭。

     也徹底看傻了眼。

     真正意義上的看傻了。

     老小子之前說想要進步。

     看着老小子這一年多的變化,自己覺得想進步也是可以理解,并且也願意為此助力。

     畢竟能進步,對自己的計劃也是有幫助的。

     但是現在。

     老小子竟然拒絕了所有的推舉和加封。

     在刹那間的呆滞之後。

     嚴紹庭終于是反應了過來。

     然後。

     便以一種全新的眼神,看向老小子。

     他在求名。

     在求一個真正的護身金符! 嚴嵩亦是目光流轉,眼底閃爍着藏掩不住的喜色。

     這麼多年。

     自己這個獨子,終于明白了為官之道究竟該是如何。

     老懷欣慰? 暢懷大笑? 都沒有。

     嚴嵩現在隻有深深的釋然。

     亦是在刹那間。

     嚴嵩也好似是下定了某種決心。

     他緩緩擡起頭,看向了上方自己侍奉了數十年的皇帝。

     察覺到了老首輔的目光注視。

     嘉靖心中一動,迎着看向了嚴嵩。

     他的臉上露出一抹真摯的笑容:“首輔似是有話要說?” 嚴嵩點點頭,笑着拱手說:“聖明無過陛下,天下人的心思都在陛下的乾坤執掌中。

    ” 嘉靖笑了笑。

     對于這個老首輔的話,自己自當是欣然接受。

     嚴嵩則是接着說道:“臣今年已經年過八十,在朝為官數十載,已經大半生。

    臣可以當着諸位同僚面說一句,朝堂之上,無人能比老臣更得陛下寵信。

     “這是老臣的榮幸,也讓老臣惶惶不安,思慮如何報答皇上的隆恩和信任,不敢有一日懈怠,不敢使皇上有一絲煩憂。

     “這些年朝堂之上,時有争鬥,隻是皆為臣僚之間政見不同而已。

    即便是今日被革除的刑部尚書潘恩,這些年執掌刑部,也是大錯沒有,小錯鮮少,心中亦是想着如何報效朝廷。

     “如臣這獨子嚴世蕃所言,嚴家滿門,自老臣始祖孫三代,深受皇恩獨寵,若是放在别朝早已被視為權臣人家。

    唯獨皇上,能始終重新老臣一家而無猜忌。

     “老臣老矣,夜裡頭愈發睡得晚,醒的早,每每深夜隻覺得兩腳發冷,陽氣大抵業已耗盡。

     “如今朝堂之上,衆正盈朝,國家也繼往開來,積極開源财稅,廣施善政,整饬吏治,體察民情,關系黎庶。

     “老臣心中歡喜,也隻覺江山代有才人出。

     老臣已是位極人臣,無有所求,隻願陛下能準允老臣乞骸骨,卸下這一身差事,歸家頤養天年,隻盼老臣這長孫能早早與長孫媳有所喜訊,老臣也能在家中含饴弄孫,修的四世同堂。

    ” 轟! 伴随着大明朝在位近二十年,執掌内閣首輔之位近二十年的嚴嵩,當衆緩緩道來,說明了要卸下首輔之位,請乞骸骨,歸家頤養天年。

     整個萬壽宮都炸了。

     “不可!” “老首輔萬萬不可啊!” “臣反對!陛下絕不能準允首輔所請!” “臣附議!” 隻是一瞬間。

     諸如袁炜、雷禮、歐陽必進等人,紛紛開口反對。

     就連高拱,也是罕見的大聲出口,反對嚴嵩此時乞骸骨。

     嘉靖的腦袋,如同是炸了鍋一樣嗡嗡的。

     在自己的這位老首輔說出要乞骸骨的瞬間,他的腦海已經完全失去了思考了能力。

     在自己的刻意縱容之下,執掌内閣和朝堂近二十年的嚴嵩,竟然要乞骸骨! 一瞬間。

     嘉靖的腦海中,閃現出一幅幅過往的畫面。

     那是自己從安陸北上入京,力圖革新,再到最後懈怠,選了嚴嵩坐在了内閣首輔的位子上。

     老首輔是個能臣嗎? 嘉靖很清楚,在很多時候這個老首輔隻是在順自己的聖意。

     但是。

     自己所求的,不正是如此嗎。

     老首輔已經夠可以了,且不說為自己背了多少罵名,就是這些年大明朝兩京一十三省的差事,有多少是壓得老首輔夜不能寐。

     “朕不準!” 嘉靖緩緩開口,語氣卻無比堅定。

     朝廷現在還離不開老首輔,自己更離不開這個陪了自己近二十年的老首輔! 徐階此刻也是心亂如麻。

     他目光呆滞的看着嚴嵩,看着這個和自己争鬥了半輩子的人。

     一瞬間。

     徐階心情複雜萬分。

     嚴嵩主動請辭乞骸骨,這是自己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的事情。

     有那麼一瞬間。

     徐階有了一絲釋然。

     若是嚴嵩當真是真心實意乞骸骨,那自己來日便絕對既往不咎,更不會允許旁人再提過往的舊事。

     可若是嚴嵩是在以退為進呢? 徐階心中又多了幾分警惕。

     他反複的觀察着嚴嵩的反應和舉動,始終拿不準主意,給不出一個最終的準确判斷。

     嘉靖在說了不準之後,已經站起身,從上方走了下來,走到了嚴嵩面前。

     “你我君臣數十載,朕知你,你亦知朕。

    ” “朕亦非聖賢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