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公報私仇的皇帝
關燈
小
中
大
大殿之上。
嚴世蕃滿臉神色暧昧的看向潘恩:“潘尚書,原來刑部犯法之人,便是你啊!” 說完之後。
嚴世蕃當即轉頭看向上方的皇帝。
他雙手捧起彈劾的奏本。
“陛下!” “臣今日要彈劾的,正是太子賓客嚴紹庭,及刑部尚書潘恩,并都察院左佥都禦史高翰文,因今科觀政都察院進士潘允端,前番時非休沐,而無故擅離職守,意在坊間尋花問柳,邀約友人,耗費數百兩之重,以召妓子供其歡愉取樂。
“随後,觀政進士潘允端卻不知悔改,而刑部尚書潘恩身為其父,執掌刑部,深曉刑名,明辨吏治,卻知法犯法,枉顧皇恩。
潘恩私下去尋太子賓客嚴紹庭,以求能手書遊說都察院左佥都禦史高翰文,使得其網開一面,篡改筆錄。
“潘允端至今仍無悔改之意,自以為當朝尚書之子,便能高于國朝律法,橫行無法,藐視律法,藐視皇上。
臣以為,當嚴懲都察院觀政進士潘允端,另當追究其父刑部尚書潘恩,以及太子賓客嚴紹庭及都察院左佥都禦史高翰文之罪過!” 事件清晰,人物分明。
案情前後緣由,也被嚴世蕃一一道來。
而呂芳也已經是将那份奏本取走,送到了皇帝面前。
嘉靖眯着雙眼,掀開奏本。
隻是看了一眼。
随後便看向刑部尚書潘恩。
上一次。
自己還記着。
就在前不久,這個刑部尚書,就因為工部給裕王府修繕那些年久失修的屋子,而彈劾嚴世蕃和裕王府。
他當即越過了潘恩。
看向殿内。
“都察院呢?” 歐陽必進肩頭一震,趕忙站了出來:“臣在。
” 嘉靖沉聲道:“工部左侍郎所奏之事,都察院可知情?” 歐陽必進面露惶恐:“回禀陛下,臣知情。
” “哦?” 嘉靖目光一閃,歐陽必進知道這件事? 歐陽必進開口解釋道:“初時,院中上報,觀政進士潘允端無告而擅離職守,随後命人尋回,确如工部左侍郎所言行了諸般事,但都察院念在其初犯,加之新晉官員,亦是陛下取才之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年少而風流,所以都察院隻是單獨對其告誡,不得再犯,若有下次必當嚴加懲治,絕不姑息!” 嚴世蕃當即看向歐陽必進:“好啊!原來你歐陽必進也參與其中啊!” 說完之後。
嚴世蕃便當即看向皇帝:“陛下,臣還要彈劾歐陽必進,身為都察院堂官,卻明知院中官員不法,卻私下包庇,理當同罪!” 歐陽必進當即說道:“難道嚴侍郎便沒有風流過?初犯而已,雖不合規矩,但我都察院也對其按律罰俸,一切都是按照規矩辦的。
” 無告而擅離職守。
其實對于京官來說,真的不算什麼。
因為京官不同于地方官,更不同于軍國之事的專辦官員。
不大可能會出什麼事情。
所以按照規矩,也隻是罰俸。
嘉靖則是轉向了嚴紹庭:“太子賓客。
” 嚴紹庭拱手上前:“臣在。
” “這件事,是否如工部左侍郎所言?” 嚴紹庭點頭道:“回禀陛下,确如工部左侍郎所言。
那一日臣在家中,與昌平治安司司丞徐渭商議昌平諸事。
刑部尚書潘恩也确實如工部所言,尋之家中,更言及其子不法,或是覺得微臣與都察院左佥都禦史曾在内閣相識,便托請微臣從中說清,網開一面。
” 嘉靖當即問道:“那你答應了?” 嚴紹庭搖了搖頭:“臣未曾答應。
” “伱放屁!” “你分明還讓我幫忙給你那幾個學生安排官職!” 已經被嚴世蕃牽扯出來的潘恩,當即瞪大雙眼罵了一聲。
旋即。
他便後悔了。
而後。
潘恩就跪在了地上。
嚴紹庭則是回頭冷眼看向潘恩:“潘尚書,我哪幾個學生需要你安排官職了?” 潘恩是真的慌了。
自己一時口誤。
卻将自己給弄到了絕處。
自己不知道嚴紹庭當日到底托請安排哪幾個學生是其一。
而更為重要的是。
若是自己也否認這件事。
那麼事情就隻是停在兒子潘允端那一日擅離職守這件事情上,而自己這個刑部尚書則并未參與其中。
他擡頭看向皇帝。
“陛下……” “臣剛剛胡言亂語,并非如……” 嘭! 一聲巨響。
嘉靖的手重重的拍在了禦案上。
“好啊!” “身為刑部,竟然知法犯法,以上壓下,包庇兒子。
” “好你個刑部!” “好……” “好啊!” 皇帝語氣都陰沉了起來。
他當即開口:“去都察院,叫了高翰文還有那個潘允端過來,把這事問明白了!” 呂芳當即安排人出宮去都察院找人。
而潘恩則是一個勁的解釋。
嘉靖卻是眼神一冷:“閉嘴!再敢言語,拖出去!” 潘恩滿臉蒼白,目光都呆滞了。
整個大殿内。
氣氛徒然蕭瑟了起來。
轟! 忽的一道驚雷炸響。
随後便是狂風亂卷呼嘯。
眨眼間。
傾盆大雨,從天
嚴世蕃滿臉神色暧昧的看向潘恩:“潘尚書,原來刑部犯法之人,便是你啊!” 說完之後。
嚴世蕃當即轉頭看向上方的皇帝。
他雙手捧起彈劾的奏本。
“陛下!” “臣今日要彈劾的,正是太子賓客嚴紹庭,及刑部尚書潘恩,并都察院左佥都禦史高翰文,因今科觀政都察院進士潘允端,前番時非休沐,而無故擅離職守,意在坊間尋花問柳,邀約友人,耗費數百兩之重,以召妓子供其歡愉取樂。
“随後,觀政進士潘允端卻不知悔改,而刑部尚書潘恩身為其父,執掌刑部,深曉刑名,明辨吏治,卻知法犯法,枉顧皇恩。
潘恩私下去尋太子賓客嚴紹庭,以求能手書遊說都察院左佥都禦史高翰文,使得其網開一面,篡改筆錄。
“潘允端至今仍無悔改之意,自以為當朝尚書之子,便能高于國朝律法,橫行無法,藐視律法,藐視皇上。
臣以為,當嚴懲都察院觀政進士潘允端,另當追究其父刑部尚書潘恩,以及太子賓客嚴紹庭及都察院左佥都禦史高翰文之罪過!” 事件清晰,人物分明。
案情前後緣由,也被嚴世蕃一一道來。
而呂芳也已經是将那份奏本取走,送到了皇帝面前。
嘉靖眯着雙眼,掀開奏本。
隻是看了一眼。
随後便看向刑部尚書潘恩。
上一次。
自己還記着。
就在前不久,這個刑部尚書,就因為工部給裕王府修繕那些年久失修的屋子,而彈劾嚴世蕃和裕王府。
他當即越過了潘恩。
看向殿内。
“都察院呢?” 歐陽必進肩頭一震,趕忙站了出來:“臣在。
” 嘉靖沉聲道:“工部左侍郎所奏之事,都察院可知情?” 歐陽必進面露惶恐:“回禀陛下,臣知情。
” “哦?” 嘉靖目光一閃,歐陽必進知道這件事? 歐陽必進開口解釋道:“初時,院中上報,觀政進士潘允端無告而擅離職守,随後命人尋回,确如工部左侍郎所言行了諸般事,但都察院念在其初犯,加之新晉官員,亦是陛下取才之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年少而風流,所以都察院隻是單獨對其告誡,不得再犯,若有下次必當嚴加懲治,絕不姑息!” 嚴世蕃當即看向歐陽必進:“好啊!原來你歐陽必進也參與其中啊!” 說完之後。
嚴世蕃便當即看向皇帝:“陛下,臣還要彈劾歐陽必進,身為都察院堂官,卻明知院中官員不法,卻私下包庇,理當同罪!” 歐陽必進當即說道:“難道嚴侍郎便沒有風流過?初犯而已,雖不合規矩,但我都察院也對其按律罰俸,一切都是按照規矩辦的。
” 無告而擅離職守。
其實對于京官來說,真的不算什麼。
因為京官不同于地方官,更不同于軍國之事的專辦官員。
不大可能會出什麼事情。
所以按照規矩,也隻是罰俸。
嘉靖則是轉向了嚴紹庭:“太子賓客。
” 嚴紹庭拱手上前:“臣在。
” “這件事,是否如工部左侍郎所言?” 嚴紹庭點頭道:“回禀陛下,确如工部左侍郎所言。
那一日臣在家中,與昌平治安司司丞徐渭商議昌平諸事。
刑部尚書潘恩也确實如工部所言,尋之家中,更言及其子不法,或是覺得微臣與都察院左佥都禦史曾在内閣相識,便托請微臣從中說清,網開一面。
” 嘉靖當即問道:“那你答應了?” 嚴紹庭搖了搖頭:“臣未曾答應。
” “伱放屁!” “你分明還讓我幫忙給你那幾個學生安排官職!” 已經被嚴世蕃牽扯出來的潘恩,當即瞪大雙眼罵了一聲。
旋即。
他便後悔了。
而後。
潘恩就跪在了地上。
嚴紹庭則是回頭冷眼看向潘恩:“潘尚書,我哪幾個學生需要你安排官職了?” 潘恩是真的慌了。
自己一時口誤。
卻将自己給弄到了絕處。
自己不知道嚴紹庭當日到底托請安排哪幾個學生是其一。
而更為重要的是。
若是自己也否認這件事。
那麼事情就隻是停在兒子潘允端那一日擅離職守這件事情上,而自己這個刑部尚書則并未參與其中。
他擡頭看向皇帝。
“陛下……” “臣剛剛胡言亂語,并非如……” 嘭! 一聲巨響。
嘉靖的手重重的拍在了禦案上。
“好啊!” “身為刑部,竟然知法犯法,以上壓下,包庇兒子。
” “好你個刑部!” “好……” “好啊!” 皇帝語氣都陰沉了起來。
他當即開口:“去都察院,叫了高翰文還有那個潘允端過來,把這事問明白了!” 呂芳當即安排人出宮去都察院找人。
而潘恩則是一個勁的解釋。
嘉靖卻是眼神一冷:“閉嘴!再敢言語,拖出去!” 潘恩滿臉蒼白,目光都呆滞了。
整個大殿内。
氣氛徒然蕭瑟了起來。
轟! 忽的一道驚雷炸響。
随後便是狂風亂卷呼嘯。
眨眼間。
傾盆大雨,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