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南洋商貿旅行團

關燈
    面人的不滿,但是宇文化及又說:“接下來會給你們每人發一張紙條,諸位紙條上的名字都是對應的,大家寫上自己的願意資助的錢,根據你們今天寫下來願意資助的金額前三名直接錄取。

    ” 這是一場金錢的遊戲。

     在另外一個包廂的楊秀不禁冷笑一聲:“二哥,賺錢的門門道道還真是多啊,又想出了這樣的一個歪辦法來,哼!” 楊俊同樣的不屑:“都說了老二弄的都是些什麼亂七八糟的玩意,但是老四,這錢咱們投不投。

    ” “投,當然得投,但是得讓他将藏寶圖拿出來。

    ” 随後楊秀對着身邊的人耳語幾句。

     沒過一會兒,會場内就有人站了出來說:“我們參與到南洋商貿旅行團中,是不是可以讓我們看看藏寶圖先啊。

    ” 随着第一個人的問題,其他人也紛紛想要看看藏寶圖。

     宇文化及不急不慢的等到嘈雜的人群平息下來後才說:“藏寶圖隻有參與到南洋商貿旅行團的人才能看,到時候會對旅行團的人公開觀看,這也是對于旅行團參與者的福利。

    ” 這樣的話大家也就無話可說了。

     楊秀咬咬牙:“看來這錢是不出不行了,按照二哥做事的風格,如果我們今日不拿下名額,他接下來的篩選中一定有各種原因不讓我們的參與其中,今天全憑誰寫的錢多,公開透明他就沒機會弄小動作了。

    ” 最終還是決定了要投錢來搶名額,這也就意味着他們得出大把的錢。

     “三哥,咱們兩個一起出錢投一個名額好了,多了也沒用,反正咱們自己的人也要下南洋。

    ” 楊俊也同意了,随後兩人在商議着寫多少錢。

     “十萬兩?” “會不會太高了?” “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可能還不夠,必須要确保前三,在場的衆人誰家不是家财萬貫?或許不一定所有人都會對下南洋感興趣,但是一大部分定然是願意争取的,十五萬兩吧。

    ” 楊俊詫異的看着楊秀:“老四,這也太多了吧,就算是咱兩短時間内也很難拿出這麼多錢啊。

    ” “一人七萬五千兩,問題不大,先這麼填吧。

    ” 很快大家填寫的金額都被上傳了上去,經過查驗之後,選擇出了出價最高的三個人。

     這種幾萬兩白銀買船票的事情隻有上層階級才能做的出來。

     确認好人選之後,宇文化及激動的說:“看來我們大隋人的冒險精神是非常充裕的,投資前三名的人投資金額都超過了十二萬兩。

    ” 這個金額饒是在場的達官貴人們也覺得有點太多了,紛紛發出了驚呼聲。

     聽到十二萬這個數字,楊秀就算是放心了,好在這樣的話一定是入選了。

     “第三名,十二萬兩,第二名,十二萬三千兩,第一名十五萬兩。

    ” 但是随着宇文化及的彙報,他又不爽了,自己這樣的等于變相的出的太多了。

     宇文化及此時對着衆人說:“第一名十五萬兩的投資者正是我們的蜀王殿下,蜀王殿下如此支持南洋商貿旅行團,現在讓我們有請蜀王殿下上台給大家講兩句。

    ” 楊秀面皮抽抽,這是蝦仁豬心啊。

     但是轉換了一下狀态面帶笑容的走到了台上。

     “蜀王殿下,給大家講兩句吧。

    ” 楊秀是個表演型的人,所以人越多他越興奮,看到台下滿是貴賓,就高聲說了起來:“諸位,這是我們大隋的船隊第一次下南洋,如此壯舉,将來必定留名青史,我作為大隋的蜀王,自然應該支持這樣的壯舉。

    ” “我願意出錢,不是為了什麼回報,我也不奢求能回報什麼,純粹就是為了大隋的将來,向着大海出發。

    ” 他知道他的這些言論都會在明日登報,而事實也是如此,甚至楊廣還特地命令報社的人給他渲染了一下,畢竟除了錢,該裝的杯得讓他裝到才好。

     等到快散場的時候,南溪來到了楊廣的身邊。

     “辛苦了。

    ” “殿下,我不過是開了個場,不辛苦。

    ” “南溪,夢岚在府上已經準備好了你的院子,你可以住進去。

    ” 南溪當即就跪了下來:“多謝太子殿下,多謝太子妃娘娘。

    ” 楊廣走到了她的面前,伸手摸摸她的頭:“南溪,人什麼出身并不重要,怎麼過自己的一輩子才最重要,萬事得知足才能常樂。

    ” “臣妾省得了。

    ” …… 第二天的一大早,報紙上的消息滿天飛,南洋商貿旅行團的事情躍然紙上,蜀王的光輝形象也被大肆的宣揚。

     楊廣知道楊秀等人肯定會來找自己要昨天那個忽然出現又隻出現一會的藏寶圖,但是他一大早就先入了宮,得将消息和皇帝先說。

     皇帝現在每日吃早點的時候都會看報紙,相比起奏折的枯燥乏味來,報紙上既報道了消息,用詞用句又不顯得那麼的枯燥。

     “十五萬兩,十五萬兩,蜀王倒真是大手筆啊。

    ” 楊堅一邊感歎着一邊放下了報紙,楊廣此時剛好到了。

     “兒臣,參見父皇。

    ” “太子,蜀王的錢可如數打到了?” “今日就去要。

    ” “既然他肯出定是要讓他全數出的。

    ” “兒臣明白,父皇,南洋的事情現在準備的差不多了,預計一月後就出發。

    ” 楊堅點點頭:“去南洋的第一目的是糧食,若是南洋一帶的糧食産量真能如此的豐厚,我們建立好航線,往返流通起來,大隋國内的糧食之患基本就可以無憂了,如此一來就算是某年災荒倒也不是那麼可怕了。

    ” 作為封建王朝,吃的問題永遠是最大的問題,吃不飽就一定亂。

     國家糧倉,運河,外加上遠洋貿易得到糧食,這樣形成一條路線的話,理論上是可以讓大隋不受災荒。

     這也是他對楊廣最滿意的地方,看似做着很多改革的事情,但是實際上最根本的事情抓的牢牢的。

     這才是太子該有的樣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