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高麗已死,新韓當立

關燈
    隋軍打過來了,滿個高句麗朝堂的人是恐慌,現在這消息一出,朝堂上的人包括平原王在内是無比震驚。

     怎麼這忽然之間,就發生這樣的事情,這三王子才被俘虜了多久,居然就稱王了。

     當然大家一想也就知道了,這絕對不可能是三王子高建武的自己做主的事情,而是在隋軍的授意之下故意放出來擾亂高句麗軍心的消息。

     平原王當機立斷,在得知消息的幾分鐘之後就對着屬下大喝:“昭令下去,三王子高建武不思進取,媚外求榮,實在無父無君之人,今日起撤銷其一切爵位和俸祿,貶為庶人。

    ” “哼,想要如此明目張膽的争權,真當我是個蠢笨之人不成?” “邊境大軍撤回兩成,其他城市集結軍隊,既然樂浪城已失,就集結兵力保衛國都,派遣先鋒軍襲擊南浦城,切斷隋軍補給路線,本王就不信了,隋軍如此長途跋涉之下還能補給到位,隻要補給一斷,留在這裡的人,都是甕中之鼈。

    ” 平原王作出了他現在能作出的最快速,也是他自己認為最正确的選擇。

     當然今日震驚的不隻是高句麗朝堂上的人,同樣還有剛返回幽州城的晉王殿下。

     前線戰事有了陰世師做鎮,衆将在鼓舞人心的勝利消息下,本身的内部矛盾現在提的也是甚少,士氣高昂,所以楊廣就先返回了作為戰線指揮所的幽州城統籌大局。

     楊廣剛返回了幽州,就接到了高句麗傳回來的消息。

     接到這消息,楊廣也是一樣的震驚,因為高句麗三王子現在稱王的消息并不是他指示的,而是前線擅作主張,他也是到現在才知道的消息。

     楊廣詫異的看着袁天天:“這是李靖的主意嗎?” 袁天天拿出李靖的密信說:“殿下一起到的還有李靖的信,此事不是他的主意,他也是剛得到消息就傳了回來。

    ” “那是誰做的?總不能真的是高句麗的三王子吧。

    ” 袁天天緊接着拿出了來護兒的密信說:“殿下,您要不看看來護兒的信吧,這信是打開過的,李靖看過了。

    ” 楊廣不在幽州城的時候授意袁天天看自己的密信,所以袁天天知道他們密信的内容比他自己還早,李靖在自己的密信說說了自己看過來護兒的信,因為李靖知道楊廣沒下過讓高句麗三王子稱王的指令,所以李靖也覺得非常的奇怪,隻得先看了傳回來的各種消息。

     楊廣此時拿過了來護兒的密信打開。

     “晉王殿下,您常讓俺來護兒多讀兵書,俺可是将您的命令牢牢的記在心裡,一點也不敢忘,三日一小讀,五日一大讀,不說博覽群書也得是看了不少了,之前聽您在關于吐谷渾事情上的分析,俺覺得甚是有道理,包括控制了吐谷渾的太子,蜀王殿下居然沒好好的利用他,反而是将之作為殺傷敵人士氣的籌碼,蠢,很蠢。

    ” 信看到這裡,楊廣就大緻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耐着性子往下看。

     “俺在南浦城的時候抓到了這個逃跑的高句麗三王子,這娃娃慫的很,當天被俺一抓就差點尿了褲子,沒骨氣的東西,但是當晚俺一想,咦~這不是一樣的嗎?” “咱們現在的情況和當初蜀王碰到的情況是基本一樣的啊,俺馬上反應了過來,絕對不能犯和蜀王一樣的錯誤,俺可不能到時候被殿下罵是個蠢笨之人,所以當機立斷,力排衆議,将這個沒用的高句麗三王子推上了王位,高舉王旗,從内部反了高句麗。

    ” “殿下,您也不用過多獎賞,俺來護兒從來不是一個貪功之人,能為殿下做事,這是應該的。

    ” 楊廣哭笑不得的搖着頭:“這個來護兒啊。

    ” 袁天天肯定的說:“殿下,來護兒的話倒也是有一定的道理。

    ” “道理?你就是單純的怕我責怪他才這麼說的吧。

    ” 袁天天知道自己的小心思瞞不過楊廣的眼睛,但是楊廣似乎也沒有怪罪的意思。

     反倒是說:“此時高句麗的情況和當初吐谷渾的情況,隻能說有些許的相似之處,但是并不完全相同。

    ” “首先,吐谷渾的太子是自己來投的,而且掌握了一定的實權,在國内有一定的威信和支持度,以他為旗幟建立起來的組織可以高效有序的在戰後接管吐谷渾的統治,而因為其是自己投敵的,接下來的日子裡隻能被動的成為大隋的附庸,這種結果無論怎麼樣都是極好。

    ” “高句麗的三王子,據我所知就是個無能力的小孩子,除了幾個近臣之外并沒有屬于他的實力,就算是真的扶持他上位了也沒有能力管控住高句麗的局勢,反而可能加劇高句麗的紛亂,而且時間點也不對,這樣的人隻能在戰後扶持上位,現在扶持上位,反而是讓高句麗的内部更加統一對外。

    ” 袁天天問:“殿下,那來護兒這樣自作主張,是否需要降下責罰?” “這個來護兒,做事真是沖動,不過好在這事情倒也是無傷大雅,單純惡心一下高句麗王的效果還是有的,罷了罷了。

    ” 剛說完楊廣由走了回來:“不行,不能算了,不然真的任由他胡作非為了。

    ” 袁天天點點頭:“殿下,臣妾說句不該說的,來護兒此舉主要錯在逾越,不能不懲罰,不然的話别人也會覺得殿下您的仁慈,反倒是對他們的縱容了,将在外軍令有所不授不假,但是如此擅作主張,罰定是得好好的罰一罰。

    ” “你說該怎麼罰?” 袁天天一時間犯了難:“晉王殿下,這個臣妾倒是真的暫時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 “為何?” “來護兒為人忠心,對殿下您的忠誠衆人都是看在眼裡的,素來都是殿下您說沖鋒他決不會眨眼睛,就算是亂軍叢中殺一條血路他定也是會去,您若罰的重了,難免他心生怨怼,畢竟他這也隻能算是好心辦壞事,或者說他确實計謀策略不行,但是這也是以前您就曉得的事情,怨不得他。

    ” 袁天天接着又說:“但是不罰的話,他這樣私自逾越的行為,說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