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收攏人心
關燈
小
中
大
晉王抵達幽州城的第一日就鬧得動靜極大,在和五品以上官員會談之時楊廣就已經命人去了太子所屬軍隊的營地,直接開始拆分。
這些人當然不願意,但是他們發現找不到他們的長官了,沒有上級的命令,他們怎麼敢違抗晉王的命令,再說領頭的那黑大漢扛着一杆漆黑的長槍,眼瞅着就不好惹。
高壓政策最怕的就是引起反抗,但是太子幽禁許久,其實太子一黨的人心裡也清楚,他們如果抵抗隻是負隅頑抗,現在主事的幾個人都被調走了,下面的人沒主心骨,隻是調動到外地,比直接清算要好吧。
就算是有些許不服,言之者甚少。
刺史府内,楊廣驅散了衆人,唯獨将陰世師留下。
陰世師不解的再問:“殿下,現在四下無人了,微臣還是疑惑為何殿下要我去江邊放炮,這不是在給高句麗人提醒了嗎?” “你覺得我是純為了壯聲威還是另有目的?” “我自然覺得殿下不可能為了耀武揚威而贻誤戰機,雖然和殿下相見時間不長,但是從以往的聽聞和短暫的接觸來看,微臣并不覺得殿下是一個喜歡耀武揚威的人,相反殿下遠比我預想的沉穩的多,隻是實在想不明白殿下如此做的目的是什麼?” 陰世師是楊廣目前在幽州軍中最信任的人。
“也是剛剛看你的堪輿地圖想到的辦法。
” 楊廣走下來,單獨和陰世師到堪輿地圖的面前,伸手指着遼東半島最尖頭的位置問:“此處,距離我大隋最近的地方有多遠?” 陰世師仔細的看:“約莫有三四百裡的路吧。
” 一說完,陰世師瞬間反應了過來:“殿下,您不會是……” “但是殿下,如此遙遠的水路,我軍從未打過這樣的水戰啊。
” 楊廣反問:“我軍沒打過,難道高句麗軍就打過嗎?” 楊廣這一反問讓陰世師愣住了,這個思考問題的角度他是沒想到的,既然沒打過那就一定沒防備,甚至對方連想都沒想過,大隋軍隊會從海上來。
所以他的軍隊都壓在邊境線上,一是避免和之前一樣被隋軍奇襲奪取了城池,二是現在他們擁有了火器,就似乎有了和隋軍叫嚣的底氣,這麼多的軍隊囤積着,也是為了伺機而動。
楊廣估摸着他們和北方的契丹應該有些小動作在預謀中,至于具體的計劃,不得而知。
“陰世師,我這個計劃可能有點冒險,但是打仗這件事情本身就是冒險的,大船要行過如此長遠的距離發動襲擊的事情,我得與我的海軍好好協商一下,所以這件事情必須秘而不宣。
” “微臣明白,此事,除了微臣,絕無第二人知道。
” “我信得過你所以和你說這件事情,接下來還有幾件事情需要你去辦。
” 得知楊廣有如此計劃,陰世師反而是更加的堅定了,當即回:“晉王殿下,您吩咐。
” “第一,派遣探子,幫我搞清楚,高句麗是否真的具有火器的制造能力,還是說他們現在擁有的火器是從我們這邊的奸細手上買走的,如果真的具有火器制造能力,幫我搞清楚他們的火器兵工廠在哪。
” 這是楊廣最關心的事情,如果朝鮮真的具有了火器制造能力,那麼也就意味着他們搞懂了火藥的原理,有了後續的補給能力,雖然大隋現在的火器制作精良程度肯定是要優于高句麗,但是差距在縮減。
“第二,派遣探子去契丹,契丹在我們的北邊,突厥勢弱之後契丹乘勢做大,雖然我們現在并不打算對契丹動手,但是也得防着,多打探些消息回來。
” “第三,在邊境制造緊張的對立氛圍,我們大隋強盛,高句麗絕對不敢貿然的進犯,制造緊張的氛圍,可以将他們的注意力都吸引到這邊來,為我們的戰船争取時間。
” “第四,幫我送信給高句麗的王,我要和他在邊境見面。
” 聽到最後一件事情,陰世師慌忙說:“殿下,這樣怕是不妥,您萬金之軀,與他們的王見面太危險了。
” “先按照這樣去說,你覺得他們的王真的敢和我見面嗎?” 陰世師一愣:“應……應是不敢的。
” “這就對了啊,但是他會不斷的想為什麼我要和他見面,讓對方疑慮的小手段而已。
” 陰世師不知道眼前的殿下心裡到底裝着什麼心思。
吩咐完了之後陰世師就先退下了,剛回到自家府上,就有一群人在等着他了。
都是幽州軍的主要将領和城内的官員,陰世師吩咐他們中的大部分都先離去,留下幾個重要的人。
對方非常着急的問:“将軍,這位晉王殿下到底什麼路數啊?怎麼一來就當着咱們的面将太子的部下全部都處理了?這是打了太子的臉,也是給我等一個下馬威啊,連太子的部下他們不放在眼中,咱們算幾根蔥啊。
” “不得胡言,晉王殿下做事自有其道理。
” 之前說話的人噤聲,邊上另外一人小聲的問:“晉王殿下敢如此做,這是不是說明太子殿下真的回不來了?” 衆人面面相觑,後面的話不敢說了。
陰世師打斷了他們的猜測:“我等坐守幽州,朝堂之上的消息傳過來的慢,但是也别胡亂猜測,朝廷既然派了晉王殿下過來,那麼自然有其深意,我等隻管做事就好了。
” 衆人聽到陰世師這麼說話,也就不再往這方面去說。
“将軍,晉王殿下這剛到幽州給封你代管營州軍事,這是刻意的拉攏你啊。
” “你瞧的出來難道将軍自己瞧不出來嗎?” 陰世師則是輕抿一口茶:“刻意拉攏也好,真心實意也好,至少晉王殿下現在的态度遠比之前太子殿下要好的多,還給了我們幽州軍很多自理權,這對于大家來說都是好事情。
” “我們大家夥自己也得想想,國事當前,晉王殿下這樣的人來做指揮,總好過朝廷再派個不懂軍務的人來,晉王殿下畢竟是打過仗的,知道當兵的辛苦,也知道咱們拼死拼活為國
這些人當然不願意,但是他們發現找不到他們的長官了,沒有上級的命令,他們怎麼敢違抗晉王的命令,再說領頭的那黑大漢扛着一杆漆黑的長槍,眼瞅着就不好惹。
高壓政策最怕的就是引起反抗,但是太子幽禁許久,其實太子一黨的人心裡也清楚,他們如果抵抗隻是負隅頑抗,現在主事的幾個人都被調走了,下面的人沒主心骨,隻是調動到外地,比直接清算要好吧。
就算是有些許不服,言之者甚少。
刺史府内,楊廣驅散了衆人,唯獨将陰世師留下。
陰世師不解的再問:“殿下,現在四下無人了,微臣還是疑惑為何殿下要我去江邊放炮,這不是在給高句麗人提醒了嗎?” “你覺得我是純為了壯聲威還是另有目的?” “我自然覺得殿下不可能為了耀武揚威而贻誤戰機,雖然和殿下相見時間不長,但是從以往的聽聞和短暫的接觸來看,微臣并不覺得殿下是一個喜歡耀武揚威的人,相反殿下遠比我預想的沉穩的多,隻是實在想不明白殿下如此做的目的是什麼?” 陰世師是楊廣目前在幽州軍中最信任的人。
“也是剛剛看你的堪輿地圖想到的辦法。
” 楊廣走下來,單獨和陰世師到堪輿地圖的面前,伸手指着遼東半島最尖頭的位置問:“此處,距離我大隋最近的地方有多遠?” 陰世師仔細的看:“約莫有三四百裡的路吧。
” 一說完,陰世師瞬間反應了過來:“殿下,您不會是……” “但是殿下,如此遙遠的水路,我軍從未打過這樣的水戰啊。
” 楊廣反問:“我軍沒打過,難道高句麗軍就打過嗎?” 楊廣這一反問讓陰世師愣住了,這個思考問題的角度他是沒想到的,既然沒打過那就一定沒防備,甚至對方連想都沒想過,大隋軍隊會從海上來。
所以他的軍隊都壓在邊境線上,一是避免和之前一樣被隋軍奇襲奪取了城池,二是現在他們擁有了火器,就似乎有了和隋軍叫嚣的底氣,這麼多的軍隊囤積着,也是為了伺機而動。
楊廣估摸着他們和北方的契丹應該有些小動作在預謀中,至于具體的計劃,不得而知。
“陰世師,我這個計劃可能有點冒險,但是打仗這件事情本身就是冒險的,大船要行過如此長遠的距離發動襲擊的事情,我得與我的海軍好好協商一下,所以這件事情必須秘而不宣。
” “微臣明白,此事,除了微臣,絕無第二人知道。
” “我信得過你所以和你說這件事情,接下來還有幾件事情需要你去辦。
” 得知楊廣有如此計劃,陰世師反而是更加的堅定了,當即回:“晉王殿下,您吩咐。
” “第一,派遣探子,幫我搞清楚,高句麗是否真的具有火器的制造能力,還是說他們現在擁有的火器是從我們這邊的奸細手上買走的,如果真的具有火器制造能力,幫我搞清楚他們的火器兵工廠在哪。
” 這是楊廣最關心的事情,如果朝鮮真的具有了火器制造能力,那麼也就意味着他們搞懂了火藥的原理,有了後續的補給能力,雖然大隋現在的火器制作精良程度肯定是要優于高句麗,但是差距在縮減。
“第二,派遣探子去契丹,契丹在我們的北邊,突厥勢弱之後契丹乘勢做大,雖然我們現在并不打算對契丹動手,但是也得防着,多打探些消息回來。
” “第三,在邊境制造緊張的對立氛圍,我們大隋強盛,高句麗絕對不敢貿然的進犯,制造緊張的氛圍,可以将他們的注意力都吸引到這邊來,為我們的戰船争取時間。
” “第四,幫我送信給高句麗的王,我要和他在邊境見面。
” 聽到最後一件事情,陰世師慌忙說:“殿下,這樣怕是不妥,您萬金之軀,與他們的王見面太危險了。
” “先按照這樣去說,你覺得他們的王真的敢和我見面嗎?” 陰世師一愣:“應……應是不敢的。
” “這就對了啊,但是他會不斷的想為什麼我要和他見面,讓對方疑慮的小手段而已。
” 陰世師不知道眼前的殿下心裡到底裝着什麼心思。
吩咐完了之後陰世師就先退下了,剛回到自家府上,就有一群人在等着他了。
都是幽州軍的主要将領和城内的官員,陰世師吩咐他們中的大部分都先離去,留下幾個重要的人。
對方非常着急的問:“将軍,這位晉王殿下到底什麼路數啊?怎麼一來就當着咱們的面将太子的部下全部都處理了?這是打了太子的臉,也是給我等一個下馬威啊,連太子的部下他們不放在眼中,咱們算幾根蔥啊。
” “不得胡言,晉王殿下做事自有其道理。
” 之前說話的人噤聲,邊上另外一人小聲的問:“晉王殿下敢如此做,這是不是說明太子殿下真的回不來了?” 衆人面面相觑,後面的話不敢說了。
陰世師打斷了他們的猜測:“我等坐守幽州,朝堂之上的消息傳過來的慢,但是也别胡亂猜測,朝廷既然派了晉王殿下過來,那麼自然有其深意,我等隻管做事就好了。
” 衆人聽到陰世師這麼說話,也就不再往這方面去說。
“将軍,晉王殿下這剛到幽州給封你代管營州軍事,這是刻意的拉攏你啊。
” “你瞧的出來難道将軍自己瞧不出來嗎?” 陰世師則是輕抿一口茶:“刻意拉攏也好,真心實意也好,至少晉王殿下現在的态度遠比之前太子殿下要好的多,還給了我們幽州軍很多自理權,這對于大家來說都是好事情。
” “我們大家夥自己也得想想,國事當前,晉王殿下這樣的人來做指揮,總好過朝廷再派個不懂軍務的人來,晉王殿下畢竟是打過仗的,知道當兵的辛苦,也知道咱們拼死拼活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