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雁門關

關燈
    的是中原,朔州城不在此範圍内。

     楊廣問:“張向仁,雁門關現有守軍多少人,朔州城多少人?” “原本守軍三千餘人,衛王殿下與晉王殿下的部隊到之前,抽調了太原一部分兵力,現在合共一萬五千有餘,原來守軍多在左右雁門寨中,但是地方不夠大,一大部分安置到了朔州城,朔州城多年來積攢下來的軍屬,各地百姓加一起得有六萬餘人。

    ” “衛王叔現在何處?” “衛王殿下,現在在朔州城内。

    ” 楊廣點點頭,四處看了一下雁門關的局勢,感歎守住雁門關則中原無虞,但是關外百姓那平坦的地勢,最是适合突厥騎兵突擊。

     這才剛到雁門關,楊廣就對張向仁說:“随我去朔州城吧,我得先去見見我衛王叔。

    ” 一行人輕裝上陣,這就前往朔州城。

     雁門關上,守将于德懷不忿的說:“嚣張跋扈少年郎,以為邊關是什麼遊戲之地嗎?來邊關裝模作樣,哼,不自量力。

    ” 于德懷邊上的人說:“将軍,衛王和晉王都過來雁門關,會不會是有什麼事情啊。

    ” “能有什麼事情,衛王常年巡防邊關,到了雁門關也是正常的,至于晉王,個什麼天下大司馬,陛下是昏了頭了吧,讓一個錦衣貂裘的小晉王當大司馬,這就是讓他來玩玩的,你瞧瞧他身邊那白面的兵士,一瞧就是個女娃娃,上戰場還帶個女的,以後還指不定做出些什麼荒唐事來。

    ” 看着于德懷滿不在乎的樣子,根本就沒有将晉王放在眼中,邊上的人出言提醒:“将軍,還請不要在殿下面前表現的不尊重,不管他是不是來玩的,但是那畢竟是晉王殿下,您這脾氣得改改,不然定是要吃虧的。

    ” “小高,你别給我扯這些,老子是大頭兵打上來的,就是看不慣這些眼睛長頭頂上的人,他們來過一段時間就走了,這守邊關的苦差事還不是得我們來做。

    ” 被稱為小高的副将無奈的苦笑:“将軍,您性子太直了,别什麼都寫臉上,好生待着,到時候給人家送回去就好了,得罪他做什麼。

    ” “高懷榮,你小子膽子大了,老子的事情都敢說三道四。

    ” “将軍息怒,不敢了,不敢了。

    ” 副将高懷榮隻得偃旗息鼓,對于自己這脾氣火爆的上司他也沒什麼辦法。

     于德懷的另外一個副将張向榮則帶着楊廣快馬趕往朔州城。

     平原地段的朔州城并無高城牆守衛,四周高山,往北去可到大同。

     朔州以前也叫馬邑,在此地發生過著名的馬邑之謀,漢武帝伏兵馬邑,策劃對對匈奴的一場誘敵殲滅戰,但是因為軍臣單于進軍至距馬邑百餘裡處時,發現牲畜遍野而無人放牧,頓生疑心,旋俘獲漢巡邊之雁門尉史,得知漢在馬邑附近埋伏重兵,遂引兵撒退。

     馬邑之謀失敗了,漢武帝對匈奴沒有造成實質性的打擊,匈奴斷絕與漢朝的和親,頻繁襲擊漢朝邊郡,同時也拉開了漢匈大規模戰争的序幕。

     楊廣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這個馬邑之圍在我們中原有曆史記載,兵書上有詳盡的講述,所以我們知道這件事情,但是在塞北的遊牧民族中,這幾百年前的事情他們還記得嗎? 雖然當初的馬邑之謀失敗了,但并不是說這個部署是錯誤的,隻是因為謀劃之外的因素影響,這要是自己再來一次,是不是也可以? 懷着這樣的想法,楊廣騎馬入城,不高的城牆現在可見還有工人在建造加固,這是楊爽入城之後命人建造的。

     楊爽得知楊廣到了,便帶人來迎,而迎接的隊伍中楊廣發現了一個非常熟悉的身影。

     張須陀。

     張須陀當即行禮:“末将見過晉王殿下。

    ” 他在此也就意味着楊秀答應了自己的請求,當即問清了來龍去脈。

     楊廣的信件到了之後,楊秀就讓張須陀帶着小股人馬前往雁門關,因為他們人少馬快,反而比楊廣先到了此處,楊廣行軍途中沒收到楊秀的回信,所以不知道此事。

     這可真是意外之喜啊。

     楊爽拍了拍張須陀的肩膀:“他比你還要先到好幾天,這家夥我試了試他的身手,确實不同凡響,可惜了不願意跟着我。

    ” “王叔,你咋還和我搶人?” “你身邊的精兵猛将還不夠嗎?” 在校場看過楊廣部下操練後他都驚了,楊廣哪裡找來這麼多的猛将,一個比一個勇猛。

     “王叔,我為人曆來小心,不得多點人幫襯着才行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