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代天巡查,專稽不法

關燈
    馬逾韓、李鶴、許破奴等人并未歇在晉縣,而是連夜趕去了晉陽城。

     晉陽城距晉縣不算太遠,此城是太原郡治、也是并州州治所在,為并州第一大城。

     環繞此城的晉縣、榆次、陽邑等縣,都是并州地區數一數二的大縣、富縣。

     并州雖大,但精華和重心,就在這一圈當中。

     同樣趕往晉陽城的,還有晉縣縣令李朗,以及幾個晉縣的大戶代表。

     他們直接來到了州府之中。

     “方伯!” “郡君!” “王公!” 一進門,李朗便對着端坐其中的三道人影行禮。

     坐中央的老者約有六十餘歲,胡須略蒼,但面容有神,頗有些慈眉善目的意思。

     ——并州刺史韓問渠,一州方伯之尊。

     刺史一職,屢經變動,當其名為‘刺史’時,隻行監察之權,品級隻有五品,比起郡守還要低許多。

     當其名‘州牧’時,那他就統管一方,為二品顯職,位同九卿。

     不過,無論其是短暫存在過的‘州牧’還是長期監察的‘刺史’,他們都是代天巡牧地方、坐鎮州府的,地方官無論品級大小,都必須持下官之禮。

     沒有哪個傻子郡守,敢在刺史面前端起架子來。

     每一個刺史,都是從郡守中遴選拔擢而出的。

     隻要不犯錯,在離開刺史這個崗位後,他們下一步就是往九卿邁進了。

     另一人年輕十餘歲,身材魁梧,有武人之姿——太原郡守楊松。

     楊松原是武人,後因司空王宸舉薦,來邊郡任郡守之職。

     一般來說,同品級的将軍調任同級郡守,都被視為高升。

     畢竟将軍不打仗,權力很難變現,跟郡守沒法比。

     陳知兵那種從中郎将繞過正職将軍,直接跳到大郡郡守的,是因為河東情況特殊、立有大功傍身、背後有靠山——三者缺一不可。

     最後一人年紀最大,須發皆白,雖不為官,卻面容威嚴,讓人不敢直視——王氏王聶。

     王宸身在廟堂,不能持家,這位便是代王宸主掌王氏大小事的族兄。

     王宸不來,他便是宗主。

     “事情我已粗略知悉,你們慢慢說,講清楚。

    ”韓問渠開口。

     “是!”李朗一揖,将事情從頭到尾,一點不落的說了一遍。

     随後,又是齊氏來人。

     當聽到許破奴奮刀,連帶齊氏公子在内,共殺十五人時,場中三人都是眉頭一皺。

     “哼!” 楊松武人出身,顯然脾氣也不甚好,氣的一拍桌案:“早知道善者不來,可未想到他們第一天便敢殺人。

    如此看,斷無半點緩和之可能,直接動手吧!” 韓問渠皺着眉頭,半晌不語。

     沉思後,他方看向王聶:“王公認為呢?” “來的太快了。

    ”王聶歎了一口氣,道:“送去雒京的消息才剛上路,更不要提何時回傳了……既然司空尚未發話,依我之見,不妨穩妥一些,以免事無轉圜之機?” 韓問渠微微點頭,又重新看回楊松:“楊郡守認為如何?” 楊松收起了脾氣,道:“既然王公這般說,還是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