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nb;多事之秋,趕回京師

關燈
    嗡! 腦海中,虛影開始凝實。

     一個小合金箱子噗通掉了下來。

     蔣慶之拿着萬民傘,被衆人簇擁着出了蘇州城。

     山一重,水一重,不及情義萬千重。

     直至出城五裡,蔣慶之苦勸,這才把送行的人攔住。

     走出很遠後,蔣慶之這才把神思轉向腦海中。

     合金箱子上面寫的有幾個大字。

     ——防刺服! 卧槽! 蔣慶之不禁狂喜。

     來到這個時代,若說什麼讓蔣慶之最為不安,那便是個人安危。

     他乃是士大夫的死敵,儒家死對頭,武勳的掘墓者…… 說實話,蔣慶之覺得自己在街上吆喝一嗓子,自報身份,弄不好馬上就會飛來幾塊磚頭。

     敵人太多,防不勝防。

    蔣慶之雖說有手槍防身,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啊! 鋼闆雖說好用,但那重量讓人無語。

     防刺服的出現正當其時,讓蔣某人和儒家大戰時少了許多顧忌。

     “送萬民傘還不如送一身好甲衣。

    ”孫重樓在抱怨,“少爺此次在蘇州遇刺,若是有一身那等薄甲衣貼身穿着,也不至于這般兇險。

    ” “你懂什麼?”徐渭沒好氣的道:“你可知甲衣有幾種?” “當然知曉。

    ”孫重樓說着自己知曉的甲衣種類,引來徐渭嘲笑,“那是有形之物。

    ” “難道你還有無形的?”孫重樓不忿。

     徐渭點頭,“這萬民傘看似單薄,卻有萬民之名依附在其上。

    這萬民之名便如同一件無形甲衣,能護佑伯爺萬事順遂,遇難成祥……” 蔣慶之的身體一震。

     “防刺服,萬民傘……” “國祚!” “這是……民心!” 蔣慶之突然生出了一種明悟,此次增加的國祚不是來自于強沼氣池,也不是來自于鏟除了貪官和豪強。

     “是來自于民心!” 而鼎爺獎勵了防刺服,便是和萬民傘交相輝映。

     一個有形,一個無形。

     “民心才是國祚的根本!” “民心才是我墨家的最大倚仗!” …… 深秋的京師落葉頗多,清掃的民夫前腳掃幹淨,回頭一看,卧槽,又是一片。

     “這特娘的沒完沒了了!” 一個民夫杵着掃帚罵道。

     “一二一!” 這時有整齊的腳步聲傳來。

     “讓讓!”帶隊的小吏喊道。

     民夫們趕緊避讓開,就見數百人整齊小跑過來。

     “是武學的那些人。

    ”一個民夫笑道:“也不知他們發什麼颠,每日都出來跑。

    ” “說是長威伯讓他們跑的,最後十人沒早飯。

    ”有人笑道。

     “一二一!” 數百人從民夫們前方跑過,呼出的白氣瞬間消散。

     沒多久,上衙的官吏們陸陸續續出現了。

     徐階也在其中,他騎着馬,看似在沉思着。

     “徐閣老。

    ” 徐階聞聲擡頭,見是工部右侍郎藍臻,便微笑颔首,“藍侍郎。

    ” 天色有些昏暗,藍臻的臉在昏暗中有些模糊,他策馬過來,輕聲道:“徐閣老,下官聽聞……吏部那位老天官身子骨……不妥。

    吏部可不能亂,不少人都說,徐閣老執掌吏部……正當其時。

    ” 自從儒墨大戰開始,儒家就盯上了徐階這位南方系在朝中的大佬。

    按照他們的說法,徐階兩位弟子皆叛出門下,轉投蔣慶之和墨家門牆,這是奇恥大辱。

     徐階但凡還有口活氣,就該和蔣慶之不共戴天。

     但徐階擅隐忍,不露聲色。

     所以儒家那邊也不斷拉攏,希望能把這位閣老拉過來,一起對付墨家和蔣慶之。

     吏部尚書……徐階看了藍臻一眼,淡淡的道:“老夫尚不知此事,一切等朝中決斷。

    ” 藍臻笑了笑,“今日想來消息就會傳遍朝中。

    有人托我帶話,吏部乃六部之首,誰掌控吏部,十年後,門生遍天下……” 十年後,一個個經你手提拔起來的官員遍及天下,你徐閣老還擔心什麼嚴黨? 徐階笑了笑,“老夫先走一步!” 藍臻看着他策馬過去,輕笑道:“本官就不信你不動心。

    ” 徐階是動心了。

     若是能執掌吏部,他就有了和嚴黨叫闆的底氣。

     你敢給老夫小鞋穿,老夫就敢給你嚴嵩的黨羽挖坑! 吏部挖坑埋人……誰特麼躲得過? …… “早上沒石頭叫嚷,還真是不習慣。

    ” 夏言睜開眼睛,發現自己又起遲了。

     他披衣拿着夜壺出去,開門就打個冷顫。

     早飯時,看着空蕩蕩的飯堂,夏言說道:“老富,坐下一起吧!” “哪有這規矩!”富城搖頭。

     “規矩算個屁!”夏言強行讓他坐下,“就算是帝王也得有個伴不是。

    老夫老了,吃飯喜歡熱鬧,一個人……胡宗憲呢?” 富城說道:“說是外面有事,急匆匆出去打探消息。

    ” “能有什麼事兒?”夏言咬了一口肉餅,覺得沒滋沒味的。

     一陣冷風随着胡宗憲卷入飯堂,他搓着手,“不拘什麼湯,來碗熱的。

    ” 有仆役去廚房弄了一碗伯府名湯:胡辣湯。

     胡宗憲一口氣吸溜了半碗,這才緩了一口氣。

     “是何事